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雙尾貓
字數:2991,閱讀時間:約8分鐘
編者按:山東臨沂有個地方叫鳳凰嶺,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個偏遠山區。但是在一次考古發現卻發現一件國寶鳳頭斤,也讓一個不為人知的古國重現在世人眼中。本文就來說說這個神秘古國和被發現的國家寶藏鳳頭斤。
沂河古稱沂水,古代為泗水支流,而臨沂以靠近沂水而得名。早在1981年的時候,臨沂河東區一帶就進行過文物普查。
到了1982年5月,中鐵十四局在修築兗(州)石(臼)鐵路沂河東段路基時,發現墓葬。臨沂地、縣文物管理部門及時組織人員對其進行發掘清理。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座東周大墓,雖然發現被盜跡象但還是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出土銅禮器30件,銅樂器19件,兵器172件以及玉石器26件在內的大量珍貴文物。
其中出土一件通長20.7釐米,高11.6釐米的斧形青銅器引起專家們的注意。這件青銅器形制奇特,鑄造精緻。斧頭中部是鳳首圖案、斧帽是鼠形冠裝飾、尾部則是鳥尾形狀,刃部圓鈍。
因為有鳳鳥花紋,專家們把這件文物叫做鳳頭斤。那麼明明是件青銅斧,為何叫鳳頭斤不叫鳳頭斧呢?
關於斧頭分類,冷研之前的《商周時代解決的冷兵器難題:砍人和砍木頭的斧頭有啥區別?》提到過,之所以叫鳳頭斤而不是鳳頭斧或者鳳頭鉞還是和形制有關。從平直的斧身還有斧頭的較厚的刃部來看更接近工具斧也就是所謂的“斤”,又因為有鳳鳥紋樣所以叫鳳頭斤。
上圖就是筆者請朋友做的復原,從外觀來看這件鳳頭斤的斧身是呈金黃色,木柄是紅色。之所以在如此復原,是因為青銅本身並不是青色,而木板殘留紅色大漆成分所以將木柄復原成紅色。在當時鑄造這樣已經擁有鳳鳥紋的管銎斧對鑄造技術也是有要求的。
但是從安裝方式來說相對於傳統的內接式斧鉞青銅器,這件鳳頭斤這屬於管銎斧,關於管銎斧頭冷研之前提到,在新石器時代斧頭是內接捆紮固定到木柄上的。到了青銅時代像銅戈和銅鉞也是內接捆紮固定,而工具斧則開始以銎裝為主。有銎斧包括三種類型:直銎斧,橫銎斧,管銎斧。
相對於傳統的內接式斧鉞。這種銎裝斧頭相比內接式優點安裝方便,對木柄的影響小但是在鑄造時需要特殊模具。
管銎斧在商周時期也曾遍佈北方,這種形制的器物在山東出現也是正常的。
根據一些學者的考證認為,這件鳳頭銅斤屬於鄅國國君所有。這個國家許多讀者沒聽過,為何認為是屬於鄅國國君的器物?
這裡要說下鄅國大致資料:鄅國公族據說是陸終的後代,屬於妘姓國。鄅國的國都位於今天山東臨沂一帶,相對於齊魯這樣的大諸侯國來說,鄅國是一個東夷小國。
史書上關於鄅國大事,主要發生在周景王二十一年也就是魯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夏六月,事件起因是鄅國國君鄅子巡視藉田。《左傳》說的是:六月,鄅人藉稻。雖然臨沂在北方,但是當地氣候潮溼也適宜種水稻。
結果鄅國國君種帶著國人種水稻時,邾國軍隊來了,鄅國城裡的人將剛要關門,一個叫羊羅的邾人武士迅速幹掉守門人,然後邾人大部隊攻入城內。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是鄅君家屬全部被俘虜,城內一片狼藉。
那位悲催的鄅子回來後發現自己全家被搬空了,成為光桿司令後的鄅子,只能跟著去邾國,邾莊公看鄅子可憐,就把鄅子的妻子送回去了但是女兒還是被扣留。
但是鄅國還是有後臺的,鄅國君主是宋國權臣向戌的女婿,所以宋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藉口。之後宋國打下邾國的蟲邑迫使邾國歸還邾國的國人和財物。
《左傳》是這樣說的:“十九年春,鄅夫人,宋向戌之女也,故向寧請師。二月,宋公伐邾,圍蟲。三月,取之。乃盡歸鄅俘。”在那個時代弱可能就是原罪,邾國也遭遇到了大魚吃小魚的事。
但是後來宋國向氏倒臺了,《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記載:“宋華亥、向寧、華定自宋南里出奔楚。”在前520年宋國貴族華亥、向寧、華定因政變失敗出逃楚國。
向氏在宋國失勢後,鄅國失去了外部依靠。當然從邾國手中奪取領土已經達到宋國目的,鄅國可能在這時被邾國再次吞併,後來邾國割讓“漷東田及沂西田”,魯國之後修築啟陽城,有人分析此時鄅國土地落到魯國手中。這就是鄅國的歷史記錄和去向猜測。
從文化風格看鳳凰嶺大墓體現的是東夷習俗,比如墓葬東西向,有腰坑還有殉狗的習慣。而姬姓諸侯國一般沒有這些習慣。
然後當地離莒國比較遠,一些文物還有墓葬整體細節風格和莒國還有差別而且最重要一點:出土的一些青銅禮器比如青銅鼎或者青銅鐘被人砸壞過,銘文存在被人故意抹掉的現象。
但是這些被破壞的青銅器又被重新修復過這顯然不能用文化習慣來解釋。並且文物風格解決春秋後半段與邾國閃擊鄅國時間段接近。所以猜測邾國軍隊在歸還財物前把鄅國那些寶器來次破壞,而鄅國國小民弱,所以只能把這些寶器修復後將就用。
說完鄅國再回過頭來說文物本身,雖然這件風頭斤給人感覺獨特,但是這並不是孤品,像薛國故城還有徐樓遺址也發現類似的鳥紋管銎斧,東夷地區崇拜鳥,傳說少昊以鳥為官。但是鳳凰嶺出土的這件做工非常精緻讓人印象深刻,自然也就受到更多的關注。
關於鳳頭斤的用途有人認為覺得是權杖,而斧鉞本身有權力象徵,因為鳳頭斤的刃部很鈍,不像實戰兵器,禮器可能性就大一些。 但是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鳳頭斤當時出土位置是墓中4號殉人足下,並且和一些青銅器放在一起,而不是墓主人身邊。
所以有人不同意權杖的說法,認為有別的作用。一些學者透過對一些同類器物的觀察認為,是大武舞的表演道具。
什麼是大武舞呢?《周禮》有記錄,所說周代六樂中有周樂,又稱武。屬於宗廟之樂,用來祭祀祖先。與其配套的舞蹈被稱為武舞,歌頌武王伐紂的武功。電影《封神》裡質子團的劍盾舞蹈其實也可以看成一種武舞,相比於拿著白色羽毛的文舞,武舞可是拿著兵器進行舞蹈。
在一些考古中發現一些裝飾非常精美的青銅戈,比如湖北發現的帶有圖案的青銅戈,認為是大武舞所用。山西還發現過兩件帶有精美花紋的管銎斧,因為形制和風頭斤類似,所以用途也被認為和鳳頭斤類似。
除了這些華麗的兵器以外,一些考古學家還發現過一些和實戰兵器形制有差別的盾牌,那些盾牌有龍、鳳、捲雲紋等的圖案但是實戰效能不好。所以認為這些兵器組合是給大武舞準備的道具,以此類推認為鳳頭斤是屬於大武舞所用道具。
根據推測那個四號殉人的身份,極有可能是手執鳳頭斤表演“大武舞”的領舞者。而四號殉人因為陪葬品豐富,不光隨身佩戴玉器,而且還有兩個青銅鼎以及青銅矛和青銅戈等兵器。被認為是國君近臣,所以陪葬品這麼豐富。
不過因為配套的盾牌被沒有發現,所以還是有爭論,但是武舞作為一項廟堂舞蹈說明東亞大陸古代也有尚武之風、透過大武舞來表達對祖先勇武精神的一種追憶。從商周到明清武舞依然存在,文廟中依然有武舞。而武舞對戲曲發展也有影響比如京劇裡的武生,還有潮汕地區的英歌舞依然有武舞的影子。
而斧鉞作為從石器時代就伴隨人類發展的一種兵器或者工具,漢字的王最初就是橫置的大鉞。而十二章紋飾中依然有斧鉞,可謂是一種古老傳承。
參考文獻
《臨沂鳳凰嶺東周墓》東省兗石鐵路文物考古工作隊,羅鷺凌
中國北方的管銎斧
《中原文物》 朱永剛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大武舞》道具文物雜考
《考古與文物》何駑;羅明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