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解放軍最後一款100毫米迫擊炮就是它:末日火炮89式100毫米迫擊炮
89式堪稱末日火炮,是解放軍最後一種100毫米迫擊炮了。作為71式100毫米迫擊炮的替代品,89式本可能成為解放軍支柱火炮。可惜,時代不同了,曾經威風八面的100毫米迫擊炮,已經不符合解放軍對於未來戰爭的需要,必須要淘汰。聽薩沙說一說吧。
解放軍在70年代淘汰了120毫米重型迫擊炮,而換裝了100毫米迫擊炮。
從此,71式100毫米迫擊炮,就成為解放軍步兵團的制式裝備。
在中越戰爭裡,71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這麼說,只要比較大的戰鬥,71式基本都參與在內。100毫米迫擊炮威力較大,不同於無法攻堅的82毫米迫擊炮,無論進攻還是防禦作戰中71式都起到關鍵性作用。
在那個時代,71式是解放軍步兵團,唯一可以自行使用的大口徑支援火炮。
戰爭中,解放軍的步兵師配屬的炮兵團,才會裝備大口徑火炮。
通常師屬炮兵團一般編有4個炮兵營,其中2個榴彈炮營,各裝備12門54式122毫米榴彈炮;1個火箭炮營,裝備18門63式130毫米火箭炮或者63式107毫米火箭炮;剩下的加農炮營裝備18門56式85毫米口徑加農炮。
而步兵師下轄的甲種步兵團,團屬重武器主要是1個迫擊炮連,1個無後坐力炮連和1個高射機槍連。而迫擊炮連,只裝備100毫米迫擊炮!
整個步兵團下轄的火炮是6門100毫米迫擊炮,18門82毫米迫擊炮,9門60毫米迫擊炮。
在重大戰役中,步兵師會將師屬榴彈炮、加農炮部隊配屬步兵團作戰,終究不屬於一個系統,用起來不方便。
步兵團隨時可以得到的炮火支援,也就是71式100毫米迫擊炮了。
實戰中,解放軍炮兵對71式有一些不滿意。
第一,它的射程較近。
71式的射程為4000多米,而越軍手中較為先進的蘇制81毫米迫擊炮,射程接近4000米。
而蘇聯新一代81毫米迫擊炮的射程,應該達到4000多米。
換句話說,71式的作戰不安全,甚至有可能被口徑較小的81/82毫米迫擊炮壓制。
這是71式的最大問題。
第二,它的精度還需要提高。
71式的精度可以滿足實戰,卻還有提高的餘地。
實戰中,71式往往可以達到每3秒鐘1發的高射速。
全力炮擊時,71式是傳統迫擊炮射擊,強大的後坐力直接作用於底板。
這導致底板會向土地深深嵌進去,發射炮彈多了就會導致底座的鬆動,影響炮擊的精度。
在戰時,解決的方法就是重新挖一個坑,將底板埋進去。
這顯然費時費力,不符合實戰的要求。
第三,它不能平射炮擊。
實戰中,10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不亞於105毫米榴彈炮彈,8公斤炮彈可以摧毀輕型野戰工事,必要時候可以直瞄炮擊。
打個比方,我突然發現幾百米外有個高大的敵人碉堡,使用71式就只能採用直瞄方式將其摧毀。
但是,71式沒有直瞄炮擊的功能。
直瞄炮擊需要炮口放低,有時候要達到平射炮的水平。而71式是傳統迫擊炮,需要將炮彈從炮口放入,自由落地到炮管底端後被觸發後進行發射。
也就是說,平射同迫擊炮的結構是矛盾的。
在戰時,平射時候需要將炮口抬得高一些,以保證炮彈的下滑。
這種炮擊方的難度很大,對於炮手的技術要求很高,平時不會這麼練,很多炮手無法勝任。
該炮的問題主要就是這三點。
解放軍對於迫擊炮向來比較重視,70年代下達了研發新一代100毫米迫擊炮的任務。
北約和華約研發了大量先進迫擊炮,技術上想要參考一下根本不困難。
即便如此,新式迫擊炮仍然研發了多年,最終裝備部隊是1989年,這就是赫赫有名的89式100毫米迫擊炮。
89式大量服役時,中越戰爭已經停火。該炮生不逢時,沒有趕上大規模戰爭。
時至今日89式仍然是解放軍主力100毫米迫擊炮,效能相當優秀。
89式的結構同71式基本一致,沒有大幅度減輕重量。
71式不含瞄準鏡為75公斤,89式採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重量仍然為73公斤。
有趣的是,71式的炮管重達28公斤,而89式沒有減輕重量反而增加到29公斤。
可見,設計團隊認為一味降低火炮重量,並不是件好事,必須優先保證火炮優秀的炮擊效能。
針對官兵們提出的3個方面改進要求,89式做出了大幅度的重新設計。
首先,89式的射程提高到6400米,不再是4000多米了。
這一點是89式最大的優勢,至此100毫米迫擊炮相對82毫米有著射程方面的巨大的優勢,也更符合現代化戰爭。
對於解放軍來說,本來100毫米迫擊炮是用於步兵團的前線炮火掩護,火力縱深有三四公里就足夠了,這是團一級的作戰範圍。
時代不同了,隨著現代化戰爭各方面升級,可以實現6公里火力縱深的89式,才能有效進行炮火掩護。
解放軍最先進的201型鈦合金60毫米迫擊炮,用遠端炮彈的射程達到了5000米。單兵就可以操縱的小鋼炮尚且能夠達到5000米射程,100毫米的89式達到6000多米是勉強滿足需要罷了。
解放軍繼續使用射程4000多米的老舊71式,就不能適應現代戰爭,連60毫米迫擊炮都可以碾壓它,這豈不是笑話。
其次,89式的精度有所提高。
設計團隊花費了很多心思,提高炮擊精度。
如火炮使用了類似於87式82毫米迫擊炮的新式緩衝設計。套筒套在火炮身管上,套筒裡面設有緩衝彈簧。開炮時,套筒會沿著身管上下滑動,在壓縮彈簧幫助下進行緩衝,降低底座的受力程度,提高持續炮擊精度。
另外,炮架設有概略水平調整機,使得炮架腿部和高低機結合很牢固,受力均勻,有效提高精度。
所以,相比71式,89式的精度有一定提高。
最後,89式增加了平射功能。
89式炮尾後的轉換機,可以選擇“迫發”或者“拉發”。選擇“拉發”就可以進行平射,將炮管放到水平位置,將炮彈放入炮膛底部,此時撞針被鎖定,是無法發射炮彈的。
炮手瞄準以後,選擇拉動炮尾的拉火手柄,撞針就會解除控制,直接撞擊炮彈底火,從而實現平射。
有了平射能力以後,89式可以直瞄炮擊一些目標,有一定攻堅能力。
其他效能同71式區別不大,炮彈主要是殺傷爆破榴彈,殺傷爆破燃燒彈和照明彈三種。
平時主要使用殺傷爆破榴彈,炮彈重8公斤,最大射程6500米,最小射程215米。
炮彈爆炸以後,密集殺傷範圍高達30米,殺傷面積有2600平方米,相當於4個籃球場大小。炮彈爆炸後的彈片多達3000片,威力不亞於105毫米榴彈炮彈。
殺傷爆破燃燒彈其他效能和上面的榴彈差不多,還可以進行半徑18米的縱火,點燃敵人的彈藥和輜重。
還有就是很少使用的照明彈。發射以後最大射程為5500米,最小射程1100米。炮彈可以拋射一個帶著降落傘的燃燒物,掛在700米高空緩慢下降,持續燃燒50秒,照亮半徑700多米的區域。
89式其他效能比較一般,值得一說的就是增加了一個防噪通話耳罩。
在中越戰爭裡,71式迫擊炮發射時候有很大噪音,有些沒有做好保護的炮兵聽力嚴重受損,有的因此失去了大部分聽力,成為殘疾人。
炮兵們解決的方法是用各種東西塞入耳朵,這就徹底無法對話,炮兵們溝通主要依靠手語,這會大大貽誤戰機。
89式給炮兵提供了這種耳機,戴上以後可以大大減輕噪聲,可以利用耳機裡面的通話器進行通訊。
89式同樣是配屬解放軍步兵團,每個團配備一個89式100毫米迫擊炮連,裝備6門火炮。
作戰時,迫擊炮連直接受團裡指揮,為下屬的各步兵營、步兵連提供及時火力支援。
進入90年代以後,89式就慢慢退出瞭解放軍陸軍步兵團,轉而裝備輕裝步兵,也就是山地部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部隊。
這幾年,解放軍開始裝備停產40年的新一代120毫米重型迫擊炮,似乎要徹底取代89式100毫米。
為什麼會這樣?
說到底,89式100毫米迫擊炮之所以裝備解放軍,完全是不得已為之。
對於落後的中國,運輸力量奇缺,步兵根本無法攜帶大口徑火炮。
很多人不知道,六七十年代的解放軍,還在鼓吹騾馬化,強呼叫騾子和馬匹而不是士兵來揹負物資。
資料上這麼寫:“騾馬化”的標誌是:步兵仍靠步行作戰,指揮員靠乘馬,重武器裝備靠畜力運載,並擁有相當數量的騎兵部隊。1985年之前,人民解放軍的師、團、營、連都有軍馬和馬廄,並編制有專門的馭手班,當兵趕馬車在當時司空見慣。高高的草垛是軍營的象徵,重武器裝備和給養靠軍馬運輸,營指揮員沒有指揮車,配備乘馬,團裡還有專門為軍馬看病的軍馬所,大軍區後勤部編有軍馬部,總後有培養軍馬醫生的獸醫大學,人民解放軍還建有騎兵學校,全軍在新疆和內蒙古還建有許多繁殖馬匹的軍馬場。
中越戰爭停止以後,解放軍裁軍百萬,開始全面現代化。
尤其後來目睹海灣戰爭中,軍事模式和解放軍類似,同樣裝備大量蘇式武器的伊拉克軍隊一觸即潰,中國軍方更堅定了現代化的步伐。
到1985年,解放軍宣佈實現摩托化。解放軍早在1969年就開始組建摩托化部隊,花費了長達19年才大體實現。
什麼是摩托化?步兵以車代行,運力為汽油發動機、膠輪車,裝備全部由車載。“摩托化”步兵師編有摩托化步兵團、坦克團、炮兵團和工兵、通訊兵等兵種分隊。摩托化步兵團徹底告別了“鐵腳板”,步兵機動全部乘坐車輛。
而89式誕生的1989年,解放軍剛剛實現摩托化4年。
摩托化部隊受到地形的限制,輪式車輛基本只能沿著公路前進,缺乏越野作戰能力。
解放軍又開始立足於機械化,然而2003年解放軍宣佈軍隊半機械化完成,也就是陸軍部隊基本只剩下摩托化部隊和機械化部隊。
到了2020年,解放軍宣佈基本實現機械化,也就是陸軍主要是機械化部隊了。
大量機械化部隊服役以後,解放軍才真正實現了機動運輸能力上的突破,尤其重要的是運輸不再是瓶頸。
嚴格說起來,120毫米迫擊炮除了重量較大以外,其他各方面效能均遠超過100毫米迫擊炮。
以炮彈為例來看,100毫米迫擊炮彈為8公斤,120毫米炮彈則重了一倍,高達16公斤,威力差距可想而知。
120毫米炮彈的威力不亞於155毫米榴彈炮彈,甚至可以用於攻堅,摧毀敵人堅固工事。
120毫米炮彈威力很大,美蘇都大量裝備該炮,還不斷升級。今天的俄烏戰爭中,俄軍和烏軍都用各種120毫米迫擊炮對轟,大量用於城鎮攻堅,可以直接摧毀建築物。
就射程來說,新一代120毫米迫擊炮,射程高達8000米,使用遠端炮彈更是可以達到9000多米甚至更遠,徹底壓倒100毫米迫擊炮。
至於精度方面,由於大量使用智慧彈藥,120毫米和100毫米沒有多大區別。
以120毫米炮彈為例,在極端情況下使用普通榴彈,誤差不過四五十米,大體在殺傷範圍內。如果採用智慧炮彈,誤差只有幾米,可以實現精確打擊。
類似的效能優勢還有很多,簡而言之如果不考慮170公斤的火炮重量,120毫米迫擊炮綜合性能大大強於89式的100毫米。
以上說的是傳統迫擊炮,而解放軍為了解決摩托化、機械化部隊沒自行火炮可用的問題,在90年代山寨了蘇聯多種型號迫榴炮、快速榴彈炮等。
如解放軍陸軍部隊在90年代山寨蘇制迫榴炮2S23式,研發了05式120毫米輪式自行迫榴炮和10式12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榴炮。
這兩種迫榴炮算不上多先進,仍是89式無法企及的自行火炮。
以10式為例,本來就是履帶式裝甲車,除了最大公路速度為每小時90公里以外,也有很強的越野能力,還可以水上浮渡,順利渡過內陸江河。
10式裝備120毫米線膛迫榴炮的自動化程度高,威力大,車載炮彈就有36發,擁有優秀的火控系統和觀瞄系統,可以在各種天氣部分晝夜作戰。
除了傳統的炮擊以外,10式可以直瞄炮擊,直接摧毀敵人堅固工事,更可以發射破甲彈對付敵人輕型坦克裝甲車,算得上一超多能。
更別說,10式是裝甲車,有一定防禦能力,車體裝甲可以抵擋30毫米機關炮彈,全車可以對付輕武器射擊和炮彈破片。
在解放軍已經基本實現摩托化和機械化的時代,顯然120毫米自行迫榴炮比89式100毫米迫擊炮實用的多。
那麼,陸軍似乎沒有必要裝備老式迫擊炮89式,直接轉交山地部隊、海軍陸戰隊、空降部隊。
時代不同了,這些部隊同樣不再嚴重缺乏運輸能力。
以解放軍新一代120毫米迫擊炮威力,重量不過170公斤,還可以拆卸為很多部分。
對於運輸能力最差的空降部隊來說,也裝備大量運輸工具,比如CSK002傘兵突擊車和“山貓”全地形車。
突擊車就是猛士越野車的傘兵班,可以容納4到6人,裝1門火炮更是小意思。
至於山貓全地形車就有4×4、6×6和8×8三種底盤,也早就誕生了兩種型號的山貓120迫榴炮,更別說裝載120毫米迫擊炮了。
隨著解放軍運輸能力的進步,100毫米迫擊炮被淘汰幾乎是必然,它本來就是一種雞肋火炮。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