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次部署關島,中國周邊又迎來一個巨大威脅,我們看看解放軍如何應對美軍的挑釁。
航母編隊是美國海上霸權的象徵,自從二戰結束至今,一旦世界上發生任何熱點事件,美國總統第一句就是問:“我們的航母在哪裡?”但如今隨著中國海軍各類反航母武器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水域已經難以繼續有效威懾中國,那麼他們會採取什麼策略來維持霸權呢?答:他們在關島部署了更多的攻擊核潛艇。
(“明尼蘇達”號攻擊核潛艇抵達關島)
根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在27日的報道,位於太平洋戰略要地關島的美國阿普拉海軍基地於26日迎來了一位新的重要成員——“明尼蘇達”號攻擊核潛艇(SSN-783)。這艘潛艇在26日順利抵達關島,並且正式加入了美國海軍第15潛艇中隊的行列。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標誌著美國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已經正式部署到了西太平洋水域。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美國航母打擊群對中國的威懾力似乎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有效。在這種情況下,核潛艇成為美國為數不多的依然能夠維持對華威懾的武器之一。核潛艇因其隱蔽性強、打擊力大的特點,成為現代海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此次“明尼蘇達”號攻擊核潛艇的部署,無疑將進一步增強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
“明尼蘇達”號攻擊核潛艇的加入,不僅提升了美國海軍第15潛艇中隊的實力,也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佈局增添了新的籌碼。這艘潛艇的到來,無疑將對地區安全域性勢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將引起周邊國家的高度關注。美國海軍此次行動,顯然是在展示其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決心和能力,試圖透過加強軍事部署來維護其在該地區的利益和影響力。
(正在建造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本次調入關島的“明尼蘇達”號攻擊核潛艇,隸屬於美國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系列。這一系列核潛艇目前仍在持續建造過程中,未來將全面取代已經服役多年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作為美國海軍研發的第四代攻擊核潛艇,“弗吉尼亞”級在設計上繼承了“洛杉磯”級的拉長水滴型外觀,這種設計有助於提高潛艇在水下的機動性和隱蔽性。此外,“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還配備了先進的泵噴推進系統,這一系統顯著降低了潛艇在水下航行時產生的噪聲,從而提高了其隱蔽性。這些改進使得“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在現代海戰中具備了更強的作戰能力和生存能力。
(弗吉尼亞級潛艇在艦首設計了兩個大型導彈發射艙,每個發射艙可以容納6枚“戰斧”導彈)
弗吉尼亞級潛艇的設計理念和特點,是綜合了美軍歷史上兩款著名的核潛艇——“洛杉磯”級和“海狼”級——的獨特優勢。這兩種潛艇各有其鮮明的特色和專長。具體來說,“洛杉磯”級核潛艇是一種多功能的攻擊型核潛艇,它不僅能夠攜帶傳統的魚雷和反艦導彈,還具備攜帶“戰斧”巡航導彈的能力,這使得它能夠執行對地遠端精確打擊任務,從而在戰場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海狼”級核潛艇則是一款專門為反潛作戰而設計的潛艇,其設計目標是獵殺蘇聯的各類核潛艇。因此,在“海狼”級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只有4具魚雷發射管,沒有配備導彈垂直髮射裝置,也無法發射“戰斧”巡航導彈。
弗吉尼亞級潛艇在設計上大體上繼承了“洛杉磯”級的多功能性,使其成為一款多用途的核潛艇。然而,在靜音技術方面,弗吉尼亞級則大量借鑑了“海狼”級的成熟技術。這種技術的應用使得弗吉尼亞級在效能上有了顯著的提升,特別是在隱蔽性和靜音效能方面,相比“洛杉磯”級有了較大的改進。因此,弗吉尼亞級潛艇不僅具備了“洛杉磯”級的多功能性,還擁有了“海狼”級的先進靜音技術,使其成為一款綜合性能優異的核潛艇。
(“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
在2021年之前,位於關島的美軍第15潛艇中隊僅僅部署了兩艘“洛杉磯”級核潛艇。然而,在“明尼蘇達”號加入之前,這個中隊已經擁有了四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儘管如此,這四艘“洛杉磯”級潛艇都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交付給美軍服役的。其中,最新的一艘“斯普林菲爾德”號也是在1993年正式交付給美軍的。這意味著到今年為止,這艘潛艇已經服役超過了30年。因此,這幾艘潛艇實際上都已經處於排隊等待退役的狀態。展望未來,美軍計劃逐步將第15潛艇中隊的核潛艇替換為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潛艇。
(解放軍已經構築了以反艦彈道導彈和超音速巡航導彈為核心的反艦作戰體系,美國航母對中國的威懾能力已經基本被消除)
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的海軍實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和發展。隨著這一程序的不斷推進,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傳統威懾力已經逐漸減弱,特別是在面對中國時。在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空軍裝備了一系列先進的武器系統,顯著增強了其遠端反艦作戰能力。
具體來說,解放軍在陸基反艦彈道導彈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多種型號的反艦彈道導彈陸續裝備部隊,這些導彈具備精確打擊遠距離海上目標的能力。與此同時,海軍也配備了艦載反艦彈道導彈,進一步增強了海上作戰力量。空軍方面,轟-6K/J型轟炸機經過現代化改造,能夠攜帶鷹擊-12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這種導彈具有極高的速度和機動性,能夠有效突破敵方防禦系統。此外,轟-6K/J型轟炸機還可以攜帶空射版本的鷹擊-21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這種導彈的速度和突防能力更是令人矚目。
透過這些先進武器系統的裝備和部署,解放軍已經構建了一整套完善的遠端反艦作戰體系。這一體系不僅覆蓋了廣闊的海域,而且具備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打擊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航母戰鬥群如果試圖接近中國大陸3000公里以內的海域,將不可避免地處於解放軍反艦火力的綜合打擊之下。這意味著美國航母已經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在西太平洋地區對中國形成有效的威懾。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海軍實力的不斷增強,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傳統優勢已經受到了嚴峻挑戰。解放軍透過裝備先進的反艦武器系統,已經具備了在遠距離海域對敵方航母戰鬥群進行有效打擊的能力,從而在戰略上削弱了美國航母的威懾力。
(美軍核潛艇水下發射“戰斧”導彈)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能夠在水下進行長期潛伏並具備發射“戰斧”巡航導彈能力的核潛艇,成為美軍為數不多的依然能夠保持有效威懾力的武器之一。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美軍已經將全部四艘經過改裝、裝備了巡航導彈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以及五艘攻擊核潛艇,全部部署到了關島附近的水域。這九艘核潛艇一旦齊發,能夠一次性發射多達636枚“戰斧”導彈,其打擊力度相當驚人。這種強大的火力展示,無疑能夠對解放軍構成相當程度的威脅,顯示出美軍在戰略部署上的重視和決心。
(美軍把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改裝成為巡航導彈核潛艇,每艘可搭載144枚“戰斧”導彈)
儘管美軍正在調整其全球部署策略,但解放軍也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目前,我們不僅在加速建造自己的水面艦艇,還在積極推進新式核潛艇的研發和生產。與此同時,海軍航空兵岸基部隊也在不斷裝備先進的運-8反潛巡邏機。這種大型巡邏機具備長時間的續航能力,一次飛行可以持續8到10個小時,能夠對廣闊的海域進行有效的反潛搜尋和巡邏任務。這使得美國的核潛艇在面對我們時,無疑會遇到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發生的一起事件進一步揭示了美國核潛艇的真實能力。當時,美國海軍的“海狼”級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我國南海執行任務時,意外撞上了海底山脈。這一事件不僅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暴露了美國核潛艇在效能上可能並不像,美國媒體所吹噓的那樣強大。這起事故無疑給美國海軍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更加堅信,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裝備升級,解放軍完全有能力應對各種潛在的威脅。
(本屆珠海航展正式亮相的運-8反潛巡邏機)
總之,美國確實在對亞太地區的兵力部署進行戰略調整,並不斷增加核潛艇和轟炸機的比例,試圖建立新的對華威懾體系,只不過隨著我國海空軍建設的不斷發展,美國這些手段如今對我們而言,已經不是大問題,畢竟我們9月份試射了東風-31AG戰略導彈,這就是告訴美國:中國也有能力打擊美國本土,讓美國自己好好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