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有想到,中國居然敢還手了,面臨50億美元罰款,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
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依仗著自身在高技術晶片領域的領先優勢,對中國連續發起多輪“晶片戰”,以前我們晶片技術差,晶片產業也弱小,確實沒有什麼反擊的手段,不過這一次情況不同了,就在美國第三次宣佈對華晶片禁運後僅僅一週,中方不但扛住了美國人的威脅,甚至現在還能還手了。
(英偉達和它的老闆)
12月9日晚間,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釋出訊息稱,近日,因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訊息一出,英偉達的股票價格應聲下挫3%,市值蒸發高達6400億美元,而且由於英偉達股票價格下跌,英特爾、AMD、阿斯麥、臺積電、Arm等美股大型半導體公司也普遍收跌,其中AMD最高跌幅接近6%。
(圖形處理器,英文縮寫為GPU)
雖然國外主流媒體普遍認為,中國政府在這個時候發起對英偉達公司的反壟斷調查,是報復美國12月2日宣佈的第三輪對華晶片禁令,但事實上英偉達自己存在壟斷問題才是關鍵。2019年3月,英偉達宣佈以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億元)的價格,收購美股上市公司邁絡思,但考慮到交易金額、在華收入等因素,該收購需要中國反壟斷機構的批准。
(英偉達在GPU領域佔有壟斷地位)
經過一年多的審查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了這筆收購案,但同時也提出了五條限制性約定,其中明確提到:“向中國市場銷售英偉達GPU加速器與邁絡思高速網路互聯裝置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進行搭售,或者附加任何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阻礙或限制客戶單獨購買或使用上述產品;不得在服務水平、價格、軟體功能等方面歧視單獨購買上述產品的客戶”。以及“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向中國市場繼續供應英偉達GPU加速器、邁絡思高速網路互聯裝置和相關軟體、配件。”這些限制條款有效期為6年,到期後將會視情況決定條款是終止還是延續。
但是自2020年以來,英偉達高階GPU已宣佈對中國市場斷供,轉而對華銷售“閹割版”的GPU,顯然這違背了“不得阻礙或限制客戶單獨購買或使用上述產品”“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向中國市場繼續供應英偉達GPU加速器”等承諾。所以說,這一次中國政府對英偉達進行“反壟斷調查”有理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下稱:《反壟斷法》)第五十八條等條款規定,英偉達公司在華壟斷行為一旦確認,將會被給予1.03億~10.3億美元不等的罰款,不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情節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將會處以原罰款金額2~5倍的罰款,也就是說,英偉達公司最高可能被罰款51.5億美元,也就是摺合超過350多億元人民幣的天價罰款!
(高通是捱過錘的,可惜英偉達並未吸取教訓)
對於可能遭到的天價罰款,英偉達公司還是別抱有僥倖心理,因為早在2015年2月,中國政府就曾經調查過美國高通公司,並開出了61億元人民幣的鉅額罰單,當時曾經震動全球,也是中國政府曾經開出的最大一筆罰款。不過現在看來,英偉達很有可能要打破高通的這個紀錄。
其實英偉達最近並不僅僅是遭到中國政府的調查,根據報道,今年7月,法國反壟斷機構宣佈正對英偉達進行反壟斷調查。近期,歐盟委員會也開始向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和客戶發出調查問卷,以調查英偉達是否在合同中將其圖形處理器(GPU)與網路裝置等其他產品捆綁銷售。而且就是英偉達所在美國本土,美國政府自己也啟動了對英偉達公司的反傾銷調查,目前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英偉達是否強迫雲計算供應商購買多款英偉達產品。不得不說,英偉達這次算是撞到槍口上了,東西方一起調查它。
(我們的晶片和美國確實還有差距,但並非不可接受,何況透過快速迭代,我們超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對於我們而言,敢於正面出手調查全球頂級的晶片壟斷企業,其中透露出的最重要的資訊,並不是中國隨大流,跟著歐洲和美國一起狠踩英偉達公司,而是說明了,中國目前在包括CPU、GPU、NPU和DPU等一系列高階技術領域已經獲得了突破性的成績,雖然目前我們的晶片工藝和水平與美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於AI雲計算和大資料技術的普及,單塊晶片技術性能不足的問題已經越來越不重要,而基於大資料的演算法快速迭代,以及資料積累,才是發展新型AI技術的最關鍵要素,而在這方面,中國對比美國顯然有著無以倫比的重大優勢。
最後還要說一句,英偉達的CEO黃仁勳曾經在接受採訪時,公然把臺灣地區稱為“國家”,而且在英偉達的年報裡,“中國”“臺灣地區”和“美國”居然是分列的,過去我們晶片技術差,確實害怕被人卡脖子,如今我們也有自己的晶片產業了,出手收拾英偉達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