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洋彼岸的美國(美國其實和俄羅斯離得很近,最近距離僅4公里,尤其是俄羅斯國內一直有聲音要求“收復”阿拉斯加),歐洲對發生在烏克蘭的戰爭十分敏感,尤其是那些與俄羅斯、烏克蘭接壤的歐洲國家,誰也不知道如果烏克蘭被擊敗,克里姆林宮下一次“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哪個國家。即便是北約成員國也不敢掉以輕心。
芬蘭軍事情報局警告稱,隨著俄羅斯軍隊正在進行的大規模軍事改革,芬蘭將受到嚴重威脅,俄羅斯政府計劃擴軍35萬人,其中5萬人將駐紮在靠近芬蘭的列寧格勒軍區,如果結束在烏克蘭的戰爭,列寧格勒軍區將從現在的3萬人增加到8萬人,同時,駐紮在摩爾曼斯克的俄軍第14集團軍也會擴編,還會組建一些新部隊,不分俄軍部隊的駐地距離芬蘭和挪威邊境僅幾公里。
芬蘭在歷史上雖然曾經與蘇聯打過冬季戰爭,並在二戰結束後被迫割讓部分領土,但總的來說,自一戰結束後襬脫俄羅斯帝國奴役後,芬蘭就一直保持著獨立。相比之下,那些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就要更有危機感了,恢復蘇聯帝國版圖的聲音在俄羅斯國內一直甚囂塵上。
據《金融時報》報道,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將成為首批承諾將國防開支增加到本國GDP5%的北約成員國,響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要求,立陶宛國防部長和愛沙尼亞總理已經證實了該訊息,立陶宛甚至可能會增加到6%,目前,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國防開支佔GDP比例分別為2.9%和3.7%。
目前,北約成員國中,國防開支佔本國GDP比例最高的是波蘭,超過4%,愛沙尼亞和美國(約3%,雖然美國軍費不斷增加,但佔GDP的比例近年卻是不斷下降,特朗普要大幅增加軍費開支)緊隨其後。
面對特朗普要求北約成員國將國防開支增加到本國GDP5%的要求,東歐國家的響應比較積極,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歐國家,尤其是德國,則有些困難,這些國家的國防開支普遍較低,國內也存在著不願為了增加國防開支而減少福利開支和經濟刺激開支的較強呼聲,將國防重任更多地寄託在了美國身上,這也是特朗普不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