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夜間,美國陸軍一架“黑鷹”直升機與一架客機在華盛頓特區空中相撞,造成67人喪生。
此次事故導致UH-60直升機上的3名機組,以及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PSA)龐巴迪CRJ700噴氣式支線客機上的64人喪生。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接近21點,當時CRJ700客機正在準備降落在羅納德·里根國家機場,撞機事故發生在波托馬克河上空。
美軍現任和退役的直升機飛行員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華盛頓特區上空是美國民航管制和對空監視最嚴格的區域。所以,在這裡飛行可能非常危險,尤其是在夜間,良好的基本飛行原則可能會被拋棄,直升機和空中管制員可能會不堪重負。
本文為美國“The Drive”網站“戰爭地帶(War Zone)”專欄文章,作者Geoff Ziezulewicz,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羅納德·里根國家機場及其周邊空域圖。藍線表示直升機航線。
這架客機是全美航空公司(PSA是全美航空下屬的廉價航空公司)5342航班,從堪薩斯州威奇托起飛,事發時,正在目視接近羅納德·里根國家機場33號跑道。
美國相關部門已經對此次事件展開多項調查,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月30日表示,美國陸軍正在調查部署於弗吉尼亞州貝爾沃堡的“黑鷹”直升機“存在某種飛行高度問題”,他與特朗普總統的觀點一致。
邁克爾·坎德斯曾是美軍“黑鷹”直升機飛行員。
除此之外,對於如此嚴重的事故是如何發生的,人們仍然一無所知。接受“戰爭地帶”採訪的直升機飛行員分享了他們對此次撞機事件背後複雜空域情況的看法。
邁克爾·坎德斯博士(Dr. Michael Canders)現在是紐約州法明代爾學院的航空學教授。他是一名退役的美國空軍和海軍直升機飛行員,也曾擔任過民航公司的飛行員,服役期間和退役後都曾經在華盛頓特區飛行過。他表示,這架客機即將降落在里根機場,所以“在波托馬克河上空飛行高度只有100多米並不少見。”
1月30日,他對“戰爭地帶”表示,“波托馬克河上有直升機在飛行,我認為(飛行高度限制)是200英尺(60米)。當直升機在機場附近時,他們必須特別警惕。這種交通組合方式並不罕見。”所以,他表示,直升機飛行員注意觀察其他飛機至關重要,應當始終關注朝西北方向飛往33號跑道的客機。目前,官方尚未透露直升機與客機相撞時的高度。
邁克爾·坎德斯說:“如果你要飛越這裡,一定要遠離進近的客機,並且要在其下方,這樣你才不會影響、干擾任何飛機。”
湯姆·隆戈曾經是一名CH-53E直升機飛行員。
噴氣式飛機的飛行方式非常特殊,直升機航線在設計時也會考慮到這一點,這就讓撞機事件的原因更加撲朔迷離。美國海軍陸戰隊CH-53E“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退役飛行員湯姆·隆戈(Tom Longo)對“戰爭地帶”表示,他曾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直升機中隊的一員,幫忙規劃奧巴馬總統的直升機飛行任務。
湯姆·隆戈說:“(直升機)航線設計為從噴氣式飛機下方透過,如果你保持航線並按照規定行事,就會避免碰撞。”
他將此類飛行比作高速公路上開車,補充說明道,“飛機進入機場的下滑道不應該與直升機航線發生干擾。如果你的速度是88千米/小時,另一個人在另一個方向以同樣速度行駛,如果你保持在高速公路正確的方向上,那麼就不會出現什麼危險。如果不放飛自我,那麼一切都會如同計劃得那樣安全。”
飛行在五角大樓附近的“黑鷹”直升機。
雖然邁克爾·坎德斯不願猜測撞機事故原因,但他表示直升機機組可能沒有遵循飛行員的基本準則。
他說:“這叫做‘看見並避讓(See And Avoid)’,聽起來很簡單。”看見並避開基本上意味著要直升機飛行員確保對其周圍空域的態勢感知能力,而這正是為了避免發生1月29日這樣的撞機事件。
他補充道,“示範有其他因素導致無法看清和避讓?這就是調查人員需要確定的,這是關鍵問題,為什麼直升機飛行員沒有遵守看見並避讓的規定?”
邁克爾·坎德斯表示,儘管有了現代技術,夜間飛行仍然比白天飛行“困難得多”。他說:“飛行員(在夜間)很難看清空中目標,因為你通常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一些燈光,你會看到所謂的位置燈和防撞燈,但當它們受到干擾時,或者與地面燈光混在一起時,並不能輕鬆分辨距離,以及對方的速度,所以這就是夜間飛行的難題。這真的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打撈出的5342航班殘骸。
邁克爾·坎德斯表示,空中交通管制可以提供幫助,駕駛艙的儀器也可以,但“你必須觀察飛機外部的情況”。配備多功能顯示屏的駕駛艙導致機組對此類系統的依賴,“(提供的內容)可能比你應該需要的還要多”。此類系統包括客機中的TCAS和直升機駕駛艙顯示屏的自動相關監視廣播(ADS-B)。
邁克爾·坎德斯說:“但是這項技術和電子裝置有點滯後,所以飛行員還需要注意對外觀察,以確定客機是否會與自己相撞。實際上,飛行員在夜間的操作更加困難,注意力經常被吸引到駕駛艙內,他們想看看顯示屏上有什麼資訊。”
美國空軍HH-60G“鋪路鷹”直升機。
邁克爾·坎德斯駕駛的是美國空軍執行救援任務的HH-60G“鋪路鷹”直升機,他回憶起在波托馬克河上空飛行的低空航線。他說:“那裡通常很繁忙,所以要回頭看是否有飛機,並注意避開。飛行員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向外觀察,確保不會撞上另一架飛機。”
不過,邁克爾·坎德斯表示,華盛頓特區的上空並不比紐約等大城市同樣繁忙的空域更難飛越,但保持在200英尺(60米)以下至關重要,否則飛行員可能失去執照。
2012年退休的湯姆·隆戈對“戰爭地帶”表示,“如果你在飛行編隊,編隊中的最後一名飛行員必須非常努力才能保持不超過高度、影響到前面的飛行員,所以,你必須飛得更低。這並不難,只是你會感覺不習慣。通常當你在城市附近飛行時,你會飛得很高,這樣可以避免騷擾人們。這看起來好像你必須做相反的事情。”
UH-60“黑鷹”直升機的殘骸。
與此同時,一些軍方飛行員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儘管直升機在羅納德·里根等主要機場附近飛行很常見,但飛行過程中需要觀察的物體太多,很容易導致飛行員分心。
與“黑鷹”機組遭遇的情況相同,職業直升機飛行員@Thenewarea51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你在複雜環境中操作一架先進直升機,即使有兩名飛行員,任務也可能會飽和。而任務飽和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最有經驗的空中交通管制員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做到“看見並避讓”會變得更加困難,這是可以理解的。
@Thenewarea51表示,“(空中交通管制)可能會呼叫空域內的直升機,當你確認看到了客機,或者你發現了錯誤的飛機。只需發生一件小事,就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儀表板上的訊號燈、坐在你旁邊和後邊的人問你問題,你正在收聽多個無線電廣播,你發現了一隻鳥,等等。”
佩戴雙目夜視儀的直升機飛行員。
迫切的問題包括,當時的UH-60“黑鷹”直升機飛行員是否佩戴了夜視儀(NVG),這種夜視儀提供40°視野。另外還有直升機飛行員是否正確識別了飛機,並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門保證他們已經看到了飛機,並將保持目視避讓。
@Thenewarea51補充道,“當時空中管制員試圖讓多少架飛機保持安全距離,為什麼管制員沒有通知CRJ客機飛行員直升機的資訊。即使擁有數千小時經驗的飛行員或管制員,也難以消化如此多的資料。”
邁克爾·坎德斯指出,如果“黑鷹”直升機的機組早點意識到它擋住了客機的航線,他們就可以採取規避措施,只需要五秒時間就能避開客機。
華盛頓特區上空的“黑鷹”直升機。
事故發生後不到一天,湯姆·隆戈就表示有人犯了錯誤,但他不確定最終責任人是誰。他說:“(直升機)偏離航線了嗎?客機偏離航線了嗎?如果不與(空中交通管制)塔臺溝通,你就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塔臺會放行。至少有三種選擇……我相信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做得多,但其中有一個人犯了錯誤。”
俗話說,軍事法規是用鮮血書寫的。新法規通常是在舊法規導致人員傷亡後才出臺的。隨著美國陸軍、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和其他聯邦機構深入調查1月29日夜間的撞機事故,這場悲劇的起因仍有待查明。同樣值得思考的是,我們本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67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