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在全世界都是被公開反對的,早在1972年,聯合國各成員國就達成一致意見通過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然而這個條約並沒有多大約束力,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等一些國家都在私下暗自研究。
特別是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使得生物武器的研製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僅需低廉的成本便能設計出一款針對特定人群的高致病性病原體。事實上,投放自然界中已有的病原體或者毒素已經屬於落後手段了,在基因工程技術和合成生物學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在實驗室中製造出自然界中本不存在、更加高效且有針對性的病原體或者毒素。
近期據國內權威媒體披露,美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制定了用基因武器打擊對手的研發計劃,華人、雅利安人、阿拉伯人的基因資訊均被列入美國蒐集範圍,並且其在華人基因獲取和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
為了獲取亞洲華人以及其他地區人種的基因資訊,美國採取了諸多手段。美國依託生物實驗室、大學這樣的科研教育機構,以及製藥、生物科技等企業,假借實驗調研、疫苗研究、公益醫療援助、學術交流等名義行盜取基因資訊之實。
根據已經曝光的資料來看,美國在全球約30個國家控制著大約336個生物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分佈在東南歐、中亞、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這些生物實驗室表面上是為了科學研究,實際上就是為了收集世界各族群的基因資訊以及各類病原體樣本和基因資料,並且其中某些生物實驗室還儲存了大量高危病毒、細菌、寄生蟲樣本。美國這樣做究竟是什麼目的,想必明眼人都能明白。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盯上了我國。1995年,美國一研究機構就曾在中國北京、成都和杭州3個城市採集了300名老人的血樣,並送到美國。1998年至2003年期間,美國杜克大學在美國政府的資助下,還在我國22個省市採集了大約1萬名高齡老人的血樣,從而對中國老人遺傳基因進行研究。
據安全機構披露,自2010年起,美國輝瑞、艾伯維、默克等製藥公司就以招募藥物體驗志願者為名,大肆收集國人的基因樣本。據悉,這些志願者只要證明自己祖上三代均為純種中國人,便能獲得差旅費前往美國當志願者。
除了親自上場,美國還透過與中國公司合作獲取國人的基因資訊。美國一家公司曾經透過與中國公司合作的方式,盜取了我國大約50萬人的血樣、個體體檢及臨床資料。2016年,中國一家藥企就被發現試圖將5000多份國人生物遺傳樣本以“犬血漿”的名義偷運至國外。
此外,美國還利用知名科學家的名人效應,鼓吹基因資訊公開的言論,呼籲科研人員“以公開基因組資訊為傲”,實際上卻藉著學術交流的名義,暗中收集各族群的基因資訊,然而美國等國家卻並不願意積極公開自己的基因資料。
學術研究機構和個人手中掌握著大量國人的基因資訊,然而國內一些機構或者個人為了謀取學術聲譽,卻忽略了國人基因資訊的安全,將國人遺傳基因圖譜的資料發表在國外權威期刊上,結果被有心之人利用。
美國《自然》雜誌在2023年6月份就曾刊登復旦大學等26家國內研究機構共同釋出的中國人群泛基因組圖譜,該論文中包含了大量中國人的基因資料。這些國內的機構和個人為了外國認可的學術名譽,趕在科技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23年7月1日生效前,將涉及國人基因資訊保安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外期刊上,不是蠢就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