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剛被曝出或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彭博社9日又披露稱,拜登政府正考慮利用關稅以外的手段,限制中國“智慧汽車”及相關零部件進口。此前,商務部長雷蒙多、交通部長布蒂吉格等美國官員多次以所謂“資料安全”為藉口,宣稱中國汽車或帶來“國安隱憂”。
多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彭博社,美國官員尤其關注“智慧汽車”,即電動汽車和其他型別的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收集的大量資料。報道稱,不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汽車,如今許多都配備了可以連線到網際網路的智慧化系統,這使它們成為駭客攻擊的潛在目標。
“僅靠關稅並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根據部分訊息人士的說法,美國政府可能會嘗試利用商務部現有的權力來監管一些資訊和通訊技術交易,以解決資料安全問題,但由於官員們正在進行全面的政策研究,因此暫未做出任何決定。
據訊息人士稱,這些措施將適用於所有原產於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零部件,無論它們最終在哪裡組裝,以防止中國製造商透過墨西哥等第三國將汽車和零部件運入美國市場。其中一人說,這些措施還可能適用於美國有“資料隱憂”的其他國家。
除此之外,據報道,一項旨在確保“資料隱私”的單獨行政命令預計最快將於下週釋出。
2023年9月6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2023國際車展觀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中國汽車出口表現越發亮眼。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資料,2021年、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連續邁上200萬輛、300萬輛臺階。2023年更是跨越了兩個百萬級臺階,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在競爭激烈的全球汽車市場中,中國車企脫穎而出,作為曾經的領跑者,西方世界對此也尤為關注。自去年開始,美國陸續出臺《兩黨基礎設施法案》《晶片和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等政策措施,其中都包含了歧視性的電動汽車補貼條款,目的就是刺激美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發展,並遏制中國車企。
報道稱,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已打入歐洲和拉丁美洲,但一直沒有進入美國市場,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時期對中國進口汽車實施的27.5%高關稅。而美國官員最近擔心,中國汽車製造商可能最終選擇自己“吞下”這些成本。由於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零售價還不到美國製造的一半,或顛覆拜登政府電動汽車戰略。
在這一背景下,《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去年12月均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拜登政府正在討論進一步提高對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部分中國清潔能源商品的貿易關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時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中方將密切跟蹤後續情況,必要時採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除了“市場擔憂”以外,美國官員近幾年來同步熱炒所謂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帶來的“資料洩露威脅”。彭博社稱,電動汽車會收集大量有關駕駛員和周圍環境的資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上週聲稱,她擔心這些資料會落入中國政府手中。美國交通部長布蒂吉格去年7月也炒作稱,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憂慮”。
然而美國政府用盡手段,卻沒能帶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2023年以來,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受此影響,不少美國車企紛紛調整生產計劃。通用取消了到2024年中期生產4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福特則推遲了共計120億美元針對電動車的投資。
“坦率而言,如果不建立貿易壁壘,他們幾乎會吃掉(demolish)世界上大多數其他車企。”在1月的財報會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如此評價中國汽車製造商。當被問及是否看到同中國同行合作的機會時,馬斯克坦言:“總的來說,我們的觀察是,中國車企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
“儘管面臨制裁威脅,中國仍誓言幫助其電動汽車冠軍在海外取得成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報道注意到,中國商務部等九部門日前釋出《支援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提到“積極妥善應對國外貿易限制措施”。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多雙邊機制作用。用好世貿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等平臺及審議監督機制,為我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產品創造公開、透明、可預期國際貿易環境,切實維護相關產業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運轉。加大政府間溝通力度。積極妥善應對國外貿易限制措施。引導行業組織和企業積極與國外業界交流與合作,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國外貿易限制措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