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地球人來講,如果有一天能夠站在珠穆朗瑪峰上,那無疑是一件值得炫耀一輩子的事情,畢竟那裡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即使是對於專業的登山人士而言,想要登上珠穆朗瑪峰,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就更不用說我們普通人了。
不過透過人力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似乎並不是唯一的方式,或許我們可以想想其他的辦法,比如說,我們可不可以乘坐直升機,直接飛到珠穆朗瑪峰上去呢? 實際上,雖然這種方法在理論上可行,但其難度和風險比想象中的要高得多。
直升機之所以能夠升空飛行,主要依賴其旋翼在空氣中旋轉時所產生的升力,這種升力就像一隻“無形之手”一樣託舉著直升機,然而隨著高度的增加,“無形之手”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原因就是,海拔越高,空氣也會變得越來越稀薄,就會造成旋翼在相同轉速下產生的升力不斷下降。
另一方面來講,直升機的發動機依靠燃油燃燒來產生動力,而燃燒是需要氧氣的,空氣變得稀薄了,其單位體積中所含的氧氣當然也會變少,這就會造成燃油不能充分燃料,使發動機便無法輸出理想的動力。
正是這些原因制約著直升機的飛行高度,以至於在通常情況下,直升機的升限一般也就是海拔4000米至6000米的樣子,而我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達8848.86米(含積雪層),所以僅僅是這一點,就“勸退”了大多數的直升機。
當然了,經過特殊設計或改造的直升機,也是能飛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的(甚至更高),但即使是我們乘坐這樣的直升機,想要直接飛到珠穆朗瑪峰上去,也會面臨一系列的威脅。
首先來講,珠穆朗瑪峰所在區域的天氣變化非常頻繁和劇烈,常常是前幾分鐘的天空還晴朗湛藍,陽光照耀在雪峰上熠熠生輝,但很快就變成暴風雪肆虐,驟然襲來的風雪在短時間內就將能見度降至極低,給直升機飛行帶來巨大幹擾,與此同時,狂風裹挾著的漫天冰雪,還可能隨著氣流鑽入直升機的縫隙,甚至可能進入到機械內部,進而導致裝置發生不可預見的機械故障。
而對直升機更具威脅的,則是那裡的空氣流動的方向和強度,幾乎隨時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的變化,而這種突如其來的氣流變化所造成的亂流,對直升機平衡造成的衝擊極大,在此基礎上,再加上直升機在高海拔條件下的動力不足,就使得飛行員很難及時應對,或許一次規模並不大的亂流,就足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除此之外,珠穆朗瑪峰上的低溫條件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測量資料顯示,那裡的全年平均溫度約為-29℃,最低氣溫可低至-60℃。
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中,直升機的機體表面可能會迅速結冰,燃油可能變得難以汽化,燃燒效率降低,導致發動機的功率下降,潤滑油的粘度也隨溫度下降而變高,減緩機械運轉,而密封系統中的橡膠製品在低溫下也極易變脆,並因此出現裂紋甚至直接斷裂,從而引發燃油洩漏等危險故障。
進一步講,即使我們能夠順利透過上述的“難關”,如何在珠穆朗瑪峰上安全降落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要知道直升機的降落,是需要一塊平整堅實的地面的,而在珠穆朗瑪峰上,卻極難找到直升機理想的著陸區域,可能有一片區域看上去是“平整堅實的地面”,但實際上,它卻是積雪覆蓋的尖峭岩石,如果貿然降落在這裡,直升機就可能深陷到積雪裡,並因為重心不穩而出現整機傾斜甚至傾覆,再也無法起飛。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5月14日,一位名為迪迪埃·德爾薩爾(Didier Delsalle)的法國飛行員,曾駕駛著一架輕型直升機降落在珠穆朗瑪峰上,但此次降落,其實只是直升機的起落架輕輕地接觸到了那裡的地面,而在這個過程中,直升機的旋翼一直沒有停機,之所以這麼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綜上所述,儘管理論上來講,我們可以乘坐直升機,直接飛到珠穆朗瑪峰上去,但由於這種方法難度和風險太高,因此不值得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