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真的是印度“悲喜交加”的一年,在年初才完成了首次太空對接實驗任務,可以說令印度非常瘋狂。
並且隨機宣佈了自己月船四號,載人登月計劃的新目標,這不,在2025年的新一輪衛星發射之中,印度“失算”了,又遇到了問題,其衛星沒有進入到預定軌道。
而且這還是印度最為關鍵的“導航衛星”,這是印度建立的“區域化”衛星系統,與全球的四大導航系統不一樣,大家要分開。
印度太空對接實驗後,衛星發射“失算”
上面也給大家說了,印度的太空對接實驗,是印度非常瘋狂的一項任務,雖然這算不上什麼巨型航天器的太空對接,就是兩顆約220公斤左右的小衛星對接。
但對於這一項技術來說,印度成功完成了太空對接,說明了印度已經具備這樣的對接實力,並且也成為了中俄美之後,又一個具備太空對接實力的國家。
當然,這一次任務也是引發了不少人的質疑,印度空間組織在後續進行相關性的影片畫面公佈的時候,也沒有看到主要的對接過程,其大部分都是“動畫”來替代。
所以,印度宣佈成功完成,以至於很多人說根本就沒有成功,加上此前3次嘗試都失敗了,第4次才成功,這更加讓很多人產生懷疑,這裡只能說,大家懷疑歸懷疑,印度宣佈成功就成功了,理性一點就行。
而這一次印度衛星發射失算了,非常不順利,也算是2025年印度首次出現的問題,當然,其發射過程是正常的,火箭是正常的,是在後面進行軌道調控之中,出現了重大問題。
這一次任務是印度首次執行的衛星發射任務,並且在1月底執行的,是利用印度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F-15(GSLV-F15)進行的發射任務。
該火箭是一款中型通訊衛星運載火箭,設計用於將印度本土的INSAT級2.0至2.5噸重的衛星或者國外通訊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它重約415噸,長49米。
而這一次發射的NVS-02導航衛星,也算是一款獨有的火箭針對衛星的發射任務,當然,這也是印度在2025年首次進行的發射任務,只是奇怪的事情,最初印度宣佈“2025年的首次發射已經成功進行,衛星已經進入預定軌道。”,
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現問題了,真的是發射容易,執行難,在最初宣佈的情況之下,任務進行還是非常順利一樣。
沒想到後面就來了一波“么蛾子”,衛星發射又出現了“失算”的情況。
衛星推進系統故障!抬升軌道失敗
這是印度的“導航衛星”系統部分,是為了在印度及其邊界半徑1500公里範圍內提供定位、導航和同步服務的七顆衛星之一,而從實力來看,其實還是不錯。
導航衛星導航中心提供兩種服務:
標準定位服務限制服務。
而在主服務區內,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高於20米,同時,這也是印度五顆第二代導航衛星之一,其包含了NMS-01/02/03/04/05號衛星,在擴大衛星星座之後,將擴大導航基層星座,增強其功能,以確保服務的連續性,NV系列衛星還包括L1波段訊號,以擴大服務。
而在第二代衛星中的第一顆衛星之中,使用了一個本地原子鐘。
按照計劃,在NVS-02號,衛星之中,也進行了更新,使用了除C波段的測距有效載荷外的系統,配置了L1、L5和S波段的導航有效載荷,再次增強了其實力。但沒有想到的是,還是出現了問題。
這也是印度官方宣佈了的訊息,來自SRO官宣,在發射後,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板成功展開,發電情況正常,與地面站的通訊已建立。
但由於用於向推進器注入氧化劑以進行軌道提升的閥門未能開啟,無法執行將衛星定位到指定軌道位置的軌道提升操作,衛星系統執行正常,目前衛星處於橢圓軌道。正在制定利用衛星在橢圓軌道進行導航的替代任務策略。
根據軌道資料的變化情況來看,
原計劃的軌道——將NVS-02送入近地點為170公里、遠地點為36,577公里而現階段的軌道——近地點165公里,遠地點37,582公里。
所以,是比預期的軌道低了一點,這軌道抬升了無法執行。
那該任務可能就可能再次出現後續的變故,如果後續沒有辦法繼續推進的話,其結局就是印度不想看到的。
印度不想看到的結局或出現
的確,現階段印度還在想辦法,但尚不清楚航天器上是否有其他推進系統能夠提高近地點,足以避免在短期內再次進入。如果沒有的話,印度最不想看到的結局就可能到來,是什麼結局?
其實大家從軌道上都可以看到,在如此的軌道點上,受到大氣的影響是存在的,如果不快速進行軌道的抬升,那最終就是墜入大氣層燒燬,這印度的導航衛星系統改變,也就沒有下一步了。
所以,這也將導致印度計劃的——在印度及其周邊地區提供定位、導航和定時服務進行升級計劃的改變。
當然,現階段最為關鍵是,印度不知道如何去處理該問題,如果沒有辦法的話,那就是再入大氣層,因為推進系統沒有辦法工作,那抬升軌道就會失敗,後面就算是可以短暫支援其任務,也不會太長久,就會受到大氣層的影響,緩慢的軌道衰減,進入大氣層,這個是沒得說明的。
這其實也說明了,進行地軌道衛星佈局,其推進系統需要不斷進行軌道調整,這是少不了的,對衛星的要求也是要高很多,這也就是最大的任務難點吧。
所以,印度在2025年真的是悲喜交加,前面太空對接實驗給了印度瘋狂的一面,但沒想到這麼快。
在2025年開年都很不順利,第一次進行衛星發射就失敗了,本來可以提升一下航天的實力,來一波大推進,結果又是“當頭一棒”,這可能是真的很印度,很多航天任務都是存在變故,不確定性吧。
這導致很多人時常對印度拿來當笑話看的原因之一吧,要是印度那天真的很穩定執行任務了,那真的就是“刮目相看”了,但發展路上,磕磕碰碰少不了,理性看待就行,這沒有什麼,做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