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32天就結束的邊境戰爭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但幾乎在每年的10~11月份,印度的報紙上總會出現一些零星的戰爭回憶或者總結教訓之類。這些報道一遍遍的提醒印度人:要反思!回到1962年那場戰火紛飛的邊境戰爭,雙方在開戰之前分別對對方的實力進行了評估。當時印度陸軍曾跟著英國參加過二戰,在三大洲都打過仗,自認為打過各種惡仗,將自己吹噓成“打遍歐亞非的勁旅”。當時印軍還有專門經過山地戰訓練的第四步兵師,在其內部號稱“王牌部隊”。
而當時我國確實正經歷最困難的經濟時期,缺糧缺錢缺裝備,與蘇聯的關係也惡化,正砸鍋賣鐵的歸還蘇聯債務。在邊境與印軍對峙的解放軍,不管在吃上還是在穿上都比不上印度軍隊。我軍那時候還穿著朝鮮戰爭時期的棉衣,在山地行軍時經常被刮破,棉花都能跑出來;而印軍穿上了毛呢料子,又厚又保暖而且還不怕剮蹭。印軍見到我們這樣,更加狂妄,有些印度將領甚至稱他們計程車兵能夠1打10。典型的代表是印軍迪隆少將,他叫囂:向中國人開幾槍他們就會逃跑。
我軍戰前認為印軍確實是一支精銳,有西方跟蘇聯的支援,各種先進武器都不缺,而且還有專門的山地戰部隊,他們在克什米爾的惡劣環境中與巴基斯坦經過了長期作戰,有著豐富的高原山地戰經驗。戰前我們謹慎又謹慎,決不能大意,必須要打好,爭取勝利,要打出一場30年的和平。
雙方對對方實力的誤判在戰術上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我軍的戰術經常超出印軍的想象,印軍打破頭都想不到我軍會不走尋常路。比如在第一階段的東線戰場上,我軍向南卡楚河南岸的印軍發起反擊。
當時河上有五座橋,印軍認為我軍會選擇某一座橋過河,因此在這些橋上部署重兵。結果我軍根本就沒從橋上過河,而是選擇了涉水渡河,因為我軍發現那個季節的河水很淺,就在凌晨的夜色掩護下悄悄過河,然後在印度控制的河岸密林中編成多個營,分別穿插並抵近不同陣地的印軍。凌晨5點14分,我軍發起進攻,先用迫擊炮轟擊印軍陣地,同時切斷印軍電話線,使之無法呼叫支援。在持續一個多小時的炮擊後,6時30分左右,我軍步兵突然從印軍陣地後方殺出,印軍一下被打懵了,基本上沒做出什麼像樣的抵抗就從戰壕中逃離了。由於害怕我軍的追擊,印軍甚至都跑到了不丹境內,而我軍尊重邊界,沒有越境追擊。
再比如第二階段,還是東線戰場。印軍已經抵達了色拉山口到邦迪拉一線,並在這裡構築了防禦陣地,而且主要由印度最精銳的第4步兵師負責防守,就是印軍的那支王牌山地師部隊。從色拉到邦迪拉有一條公路,兩側全是高山密林,印軍原本以為我軍會從這裡主攻,但我軍卻沒像印軍預料的那樣全部透過公路強攻,而是選擇了從山間小路穿插進攻,並切斷了這裡的主幹道,瞬間孤立了1萬名印軍。
印軍原本倚仗色拉高地,想居高臨下的對付我軍,他們原本以為我軍會強攻這個制高點,但我軍並沒有去強攻,而是先佔領了通邦,這是通往色拉的補給路線......諸如此類的戰例有很多。
在南卡楚河戰鬥中還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事情,10月16日,當時印軍精銳第17傘兵野戰團的塔爾瓦上尉奉命帶領F連增援南卡楚以北的一個印軍前哨陣地。因為沒有詳細而精確的地圖,他和他的部下在雪地裡閒逛了兩天,最終在東邊幾公里處找到了指定目標,但在10月21日,他們就被俘虜了。其中的一個士兵在後來寫了回憶錄,裡面指出他們被要求透過走路前往支援,但他們並未接受過穿越雪山的訓練也沒有相應的裝備,最重要的是隻有一份手繪的粗略草圖,但由於大雪掩蓋了所有的特徵導致他們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