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籍三國名人共有四位,其中,蜀漢集團中有一人,東吳集團有二人,還有一人先後效力於蜀漢與東吳兩大集團,曹魏集團中未發現常德市籍官員的記載。按照地域劃分,常德市一人,漢壽縣三人。
第一位:廖立。廖立是蜀漢集團中的常德市籍官員。在介紹廖立之前,先談一個爭議較大的話題。據《三國志》載,廖立是臨沅縣人。關於臨沅縣的具體位置共有五種說法,分別是常德市、常德市西城古址、常德市桃源縣、常德市武陵區丹洲鄉、常德市鼎城區鬥姆湖鎮臨沅村等五處。究竟哪一處才是古臨沅縣的具體位置,迄今為止仍在相關學者們的考證之中。筆者在此引用新編《常德市志》的說法,將廖立歸為漢末三國時期的常德市籍名人。
廖立是漢末荊州地區的名士,早期很受諸葛亮的推崇,也得到了劉備的器重與信任,不到三十歲就被提拔為長沙太守。不過,廖立效力蜀漢初期的經歷不算太光彩。東吳發動荊州三郡之爭時,呂蒙率部兵臨城下,廖立並未率領吏民據城堅守,而是選擇了棄城逃跑。劉備愛惜其才,不僅沒有追責,而且還信任如故,繼續任命其為巴郡太守。劉備平定漢中後,又將廖立召至身邊任侍中。可以說,劉備在世期間,將廖立視為非常重要的心腹重臣之一。
不過,劉備病逝之後,廖立在蜀漢集團中的好運也算是走到了盡頭。廖立本來在蜀漢還不錯,後主登基之後還將其晉升為長水校尉。可是,廖立自認為各方面的才能都不弱於諸葛亮、李嚴等人,但地位卻不如他們。所以,心中很是鬱悶,時間一長就出了大問題。廖立後期在朝中口無遮攔,對當朝重臣橫加指責與批批評,甚至還指責諸葛亮與劉備。結果,諸葛亮的一紙彈劾奏疏,把廖立發配到了邊遠苦寒之地。諸葛亮病逝之後,廖立也沒有被再度啟用,最終病逝於流放地汶山郡。
第二位:潘浚。潘浚是常德市漢壽縣籍名臣,其經歷在常德市籍名人當中比較特殊,先後效力過荊州劉表集團、蜀漢劉備集團和東吳孫權集團。但是,最後的落腳處且最有成就的,還是在東吳集團效力期間。潘浚聰慧機敏,善於洞察細節,作書答辯條理清晰,成年時在地方上很有名氣。潘浚在荊州出仕期間,以不畏權貴、心繫百姓、執法公正而知名,加入蜀漢集團後,被劉備任命為治中從事,協助關羽鎮守荊州。
潘浚在蜀漢集團頗受劉備的器重與信任,但在荊州卻受到了關羽的排擠。即便如此,潘浚在職期間依然對轄內的事務兢兢業業,沒有出現過絲毫的紕漏與怠工的現象。東吳襲取荊州之後,孫權久聞潘浚的事蹟,早有收服之意。但是,無論眾人怎麼勸說,潘浚就是閉門不出、臥床不起,拒不向孫氏稱臣。無奈之下,孫權放下親自登門拜訪,好言撫慰、誠心禮聘,終於感動了潘浚,自此加入了東吳集團,成了孫權身邊一位得力干將。
潘浚效力東吳期間,一心為公、不營私利,受到了朝廷與眾臣們的一致稱讚。潘浚曾跟隨東吳名將呂岱共討五溪蠻夷叛亂,單獨率部鎮守夏口抵禦曹魏,後期又跟隨陸遜共同駐紮武昌。在此期間,潘浚曾擔任過奮威將軍、少府、太常等職。潘浚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功績出現在孫權執政末期,朝中的呂壹操弄權柄、陷害忠良。當時,東吳的名臣顧雍與名將朱據等人都受到了呂壹的構陷。潘浚不顧個人安危冒死直諫,與眾人合力匡扶朝政,剷除了奸邪,為東吳集團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潘浚憂心國事、積勞成疾,最終於赤烏年間病逝於任上。
第三位:潘翥。潘翥是潘浚之子,東吳集團中的漢壽縣籍官員。潘浚病逝之後,東吳朝廷追念其功績,徵召潘翥加入了東吳集團。潘翥在東吳官至騎都尉,主要事蹟不詳。
第四位:潘秘。潘秘是潘浚的幼子,東吳集團中的漢壽縣籍官員。潘秘成年後以父功加入了東吳集團,他與孫氏還有一定的親戚關係,潘秘的妻子是孫權的外甥女。潘秘早期在地方上任縣令,因政績突出被提升為尚書僕射,其它事蹟不詳。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