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得到荊州全境,這還談不上。
蜀漢勢力雖然退出了荊州,但曹魏勢力還在。
東漢荊州的北部,南陽郡、南郡一部以及江夏郡一部,全在曹魏手中。襄樊之戰後,原屬益州的漢中郡,隨同孟達降曹,也劃到了曹魏的勢力範圍。
在此基礎上,曹魏設立了荊州刺史部,先後劃分出了南陽郡、江夏郡、襄陽郡、新城郡、上庸郡、南鄉郡、魏興郡等。
這是曹魏控制的東漢荊州。
那東吳和蜀漢呢?
夷陵之戰後,蜀漢退出荊州。
夷陵戰敗是一個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地理限制。長江三峽與湖北山林,把四川盆地和兩湖盆地天然分開。這就是山河之險。蜀漢只能望荊州而興嘆。
東吳基本控制了曹魏以外的全部荊州。包括南郡一部、江夏郡一部、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以及桂陽郡。在此基礎上,也設定了荊州刺史部,增加了建平郡、宜都郡、臨賀郡、湘東郡、衡陽郡。
在曹、孫、劉三分荊州之時,劉備集團尚能策劃一場襄樊之戰,差一點兒攻入中原。而在曹孫二分荊州之時,孫權集團為什麼沒能策劃一場東吳版的襄樊之戰呢?
不能說沒有策劃過,但動靜太小。
遜嘉禾五年,權北征,使遜與諸葛瑾攻襄陽。
這一年,是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此時,正值吳蜀同盟的親密期。於是,東吳積極響應。
孫權御駕親征,自領中路十萬大軍,沿巢淝通道出擊合肥;陸遜、諸葛瑾為西路,進攻南襄隘道的南端重鎮襄陽;孫韶、張承為東路,自揚州沿邗溝出擊徐州。
可以說,為了配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東吳已經動了血本。從東、中、西三條戰線上,發動了全面進攻。
陸遜是東吳集團繼呂蒙之後的頭號猛將,可以匹敵劉備集團的關羽。而諸葛瑾也不差,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這個虎就是諸葛瑾,相當於孫權的頭號謀臣。
所以,東吳在荊州方向是相當給力的。然而,結果雷聲大、雨點小了,完全沒有打出關羽北伐的威勢。
原因不是陸遜、諸葛瑾無能,而是形勢突變。
諸葛亮五丈原去世,魏明帝御駕東征,孫仲謀倉皇南顧。於是,荊州北伐也就失去了意義。首先是打不下來,其次是打下來也守不住。因為東西兩線已經退軍。
諸葛亮死後,蜀漢北伐,也就那麼回事了。不是國力變弱了,而是缺乏一個有威望的丞相。所以,國力始終無法集中起來。組織十萬大軍,需要超強的政治動員能力。這就需要有一個足夠硬的領導核心。但是,後面的丞相全都不行,皇帝劉禪更不行。
東吳呢?孫權年齡大了,前半生的明君時代結束、後半生的昏君時代開啟。所以,孫權不去騷操作就行了,指望他北伐中原,就是三個字:不可能。
所以,東吳集團,別說從荊州方向北伐中原,就是合肥之戰也不敢輕易折騰了。
第四次合肥之戰是公元234年,第五次合肥之戰是公元253年。而孫權在公元252年就死了。可以說,孫權是徹底慫了。
襄樊之戰結束於公元219年,劉備勢力無法立足荊州;夷陵之戰結束於公元222年,劉備勢力徹底退出荊州。
而孫權死於公元252年、東吳亡於公元280年。所以,自公元222年以後,東吳集團控制荊州大部的時間,超過了半個世紀。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東吳為什麼沒能在荊州方向搞一場像模像樣的北伐?最起碼,對荊州重鎮、南襄隘口的襄陽搞一次攻堅戰,這也可以啊。
東吳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而原因就是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後,蜀漢肯定要退出荊州,也肯定會喪失三峽以東的全部地盤。這些地盤也都讓給了孫權。
但,問題也留給了孫權。
吳魏的博弈焦點,主要是東線的兩個通道:一是合肥、巢湖一帶;二是淮河、揚州一帶。
但是,東吳佔領荊州之後呢?
荊州,成為魏吳之間邊界線最長的一個地方。這時候,東吳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都必須分出兵力防禦荊州。
然而,荊州卻不是東吳的重點,重點一直在江東方向,具體是合肥、巢湖一線。
為什麼是合肥、巢湖一線?
荊州主強弱,東吳荊州出兵則直搗中原、荊州敗北則西門洞開。但是,合肥主生死,曹魏合肥出兵可以直搗長江、渡過長江就是建康。
然後,你讓孫權會怎麼選?
他一定選擇合肥。所以,合肥之戰,從公元208年一直打到公元253年,歷經五場大戰。拿不下合肥,江東就始終處於曹魏的威勢之下。
那麼,蜀漢呢?
秦嶺大山足抵十萬大軍。諸葛亮隔著秦嶺大山打曹魏,非常費勁。但,司馬懿隔著秦嶺打蜀漢,更費勁。所以,司馬懿乾脆就不打了,坐等蜀漢來打。為什麼曹魏不去南征蜀漢?成本太高、風險太高,成功的機率太低。
曹魏不是沒搞過,但全都失敗了。
公元230年,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後(公元229年),曹真舉兵三路,南征蜀漢。
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中路,曹真從子午道和褒斜道出擊漢中;東路,司馬懿沿漢水出擊漢中。另外,還有一個西路,張郃領兵,從祁山道進攻。待攻克漢中之後,魏軍再以漢中為跳板,進攻益州。
但是,一場三十日的大雨,就讓曹子丹無計可施了。
公元244年,曹真的兒子曹爽,子承父業,也搞了一次南征蜀漢。但這一次更慘。這傢伙選擇從儻駱道出擊益州。
儻駱道的北口是駱谷、南口是儻谷,南北谷長四百二十里,全在崇山峻嶺之間;最險峻的山路就有八十里,有八十四盤;中間還有三大險關,即沈嶺、衙嶺和分水嶺;南口的興勢山,更是易守難攻。
諸葛亮北伐曹魏都不敢走的路,曹爽非要走。然後,被蜀漢大將王平給幹廢了,差一點兒讓曹爽有來無回。
所以,守著秦嶺天險的蜀漢,可以任性;而守著長江天險的動物,無法任性。但凡東吳在荊州方向搞事情,曹魏就可以來一個攻西救東,把你老巢建康(建業)給端了,看你還敢不敢在荊州搞事情。
所以,夷陵之戰後,拿下蜀漢荊州的東吳,不僅沒有增加戰略優勢,反而失去了博弈空間。簡單說就是騰不出手來搞進攻、只能搞防守。即便是進攻,也要趁著曹魏或西晉出了內亂。
當然,國力不如曹魏。這是最根本的問題。你就是把蜀漢和東吳捆在一起,也不是曹魏的對手。
但是,博弈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所以,東吳也有自己的戰略設計。如果蜀漢的戰略設計是諸葛丞相的隆中對,那麼東吳的戰略就是張紘的江東戰略。
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陽,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仇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
初創階段,孫策也面臨和劉備一樣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往哪打。張紘給出的建議是向南,圖謀江東。然後呢?溯江而上,吞併江西。再然後,繼續溯江而上,吞併荊州。再往後,就肯定是益州了。
這時候的孫氏集團已經有用了江東平原、贛江盆地、兩湖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然後從四川、荊州以及江東三個方向包抄中原。
但是,張紘的江東戰略,與諸葛亮的隆重對,衝突了。
衝突就衝突了。東吳集團自己去包抄中原,與聯合蜀漢一起包抄中原,對於東吳來說,也是可以的。
而蜀漢呢?蜀漢自己兩路出擊中原,即一路益州、一路荊州,與聯合東吳一起搞事情,也不是不行。
問題是隆重對的前提,即: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天下有變”,才是關鍵。天下九州而曹得其六,關鍵是這九州之六,比東吳和蜀漢還要穩定。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隆中對還是江東戰略,全都白扯。
起碼可以勢均力敵啊,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怎麼就不能從荊州搞一次北伐?
荊州北伐是所有北伐中最有威力的。對比關羽北伐和諸葛亮北伐就清楚了。諸葛亮舉國出擊,連搞五次北伐,而曹魏只是關中緊張。而關羽襄樊之戰呢?曹操都要遷都了。
為什麼荊州北伐的威力這麼大?
因為地理。
秦嶺淮河一線,橫穿了現在的7個省份、130多個縣市。但是,南北之間的通道,卻總共只有三條:
西邊是蜀道。
先翻平均海拔2000米的秦嶺大山。“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好了,你翻吧,連鳥都飛不過去。好不容易翻過去了,卻剛剛走完一般,因為你還要翻越大巴山。等翻越了大巴山,也拿下了四川,卻被封死了。蒙元攻宋,已經進入四川了。然後呢?然後卻被釣魚城給封死在了四川。
東邊是江淮。
現在看是江淮平原,古代則是河網密佈、沼澤遍地。所以,你只能在江淮之間尋找可以通行的孔道。總共就兩條,一條是壽春、合肥、馬鞍山,然後抵達長江;一條是徐州、淮河、揚州,然後抵達長江。
所以,南方政權只要保住江淮之間的幾座堅城,從北掃南,幾無可能。後來的蒙古大軍橫掃了整個歐亞大陸,但江淮平原呢?過不去。後來,乾脆不從這裡走了。從哪走?生猛的蒙古人竟然從甘肅迂迴到了雲南、再從雲南向長江出擊,繞了半個中國。
中間是南襄隘道。
秦嶺東側有一系列的小山脈,即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等。這些山脈從河南西部一直蔓延到江蘇、安徽等地。但是,在山脈之間,卻有一條空隙。這就是南襄隘道,北端是河南省方城縣,當時屬南陽郡;南端是湖北省襄陽市,當時屬襄陽郡。
所以,南襄隘道是一條行軍距離最短的道路。距離短,那麼打擊成本就低、打擊力度就大。蒙元滅國北宋,就是從拔掉襄陽之後開始的。
好處這麼大,東吳為什麼不從荊州北伐?它可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啊。即便是孫權這位雄主,他也有將近三十年的時間。
因為東吳非常尷尬。整條南襄隘道全都控制在曹魏手中。要使用這條通道,南端要攻克襄陽、北端要攻克南陽。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東線。
江淮地區,河網密佈、沼澤邊地,這個不假。控制住江淮間的幾座堅城,曹魏根本打不過來,這個也沒錯。可問題是江淮間的幾座堅城,全在曹魏手中。所以,孫權才會一直死磕合肥,因為合肥主生死。
最後總結一下為什麼東吳無法在荊州方向有所作為:
一個原因是東吳的江東戰略和蜀漢的隆重戰略,發生了衝突。衝突的焦點,就是荊州。所以,荊州的威力始終無法發揮。
一個原因是“天下有變”這個前提一直沒有出現。曹魏以及後來的西晉只要一直穩定,那就一直是北方碾壓南方。
一個原因是荊州不僅沒有提供助力,反而限制了東吳的博弈空間。與其自己捏著荊州啥也幹不了,還不如留給蜀漢,讓劉備、諸葛亮在荊州搞事情,也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