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豪宅中,貴族們安然度日,卻看不到陰影之中的暗流洶湧。諜影重重鹿死誰手?
地下防空洞裡,權貴有心高談闊論,平民無奈忍飢挨餓。命運的考驗臨頭,究竟誰能倖免?
深夜街巷上,不屑日常巡邏工作的小兵突然身陷追殺,重要情報在手,如何逃出昇天?
現在我們繼續用漫畫圖解“閃電戰名詞”,走進20世紀40年代的倫敦生活……
閃電戰(BLITZ):從 B 到 Z(下)
N
飲食(NOURRITURE)
糧食部對食物的定量配給迫使英國人表現出了革新的精神。蘿蔔餡餅、四季豆濃湯,抑或是被人們誇張地稱為“戰爭與和平”的布丁佔領了渴望膳食平衡的消費者們的餐桌。
園藝愛好者們被鼓勵為勝利播種糧食,新加入者可以翻閱一本名為《一方菜園讓戰爭滾蛋》的手冊。在《伊妮德·布萊頓的雜誌》上,這位女小說家建議她年輕的讀者們經營自己的菜園。胡蘿蔔大夫對維生素A 的好處讚不絕口,土豆皮特則是能量的化身。
O
勞倫斯·奧利維爾(OLIVIER Laurence)
向閃電戰期間,勞倫斯·奧利維爾和他年輕的妻子費雯·麗從好萊塢回到了英國。經過飛行訓練,他獲得了戰時飛行員駕駛證,開始聽從當局的徵調。
幸運(或不幸)的是他從來沒有參與任何實戰任務,相反,他參與了許多部電影的拍攝。在炮彈的轟炸聲中,他在老維克劇院出演了莎士比亞的戲劇。1943 年,經英國海軍部的許可,他在愛爾蘭自導自演了個人版本的《亨利五世》。這部電影在英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P
保護(PROTECTION)
倫敦變成了“沙袋之城”。英國海灘上的沙裝滿了 100 多萬隻沙袋,用來保護倫敦主要的文物古蹟。在倫敦西區的中心,人們用保護殼把皮卡迪利廣場上的標誌性雕像愛神厄洛斯遮蓋了起來,保護殼上還貼滿了推銷戰爭儲蓄的海報。
招貼畫(POSTERS)
官方佈告用文字遊戲說明市民們應如何應對敵方特務。“言多必失。”“閉嘴,她或許傻,但不是啞巴。”“像爸爸那樣,別說話。”
消防水泵與消防員(POMPES et POMPIERS)
火是倫敦人民的死敵。每個家庭都配備了一個手壓式消防水泵和一隻水桶,有了它們,火情隨時都能被控制住。
戰火一夜又一夜地蹂躪著這座城市。倫敦消防大隊隊員們的勇敢行動使他們成為真正的戰爭英雄。每次空襲過後,他們都爭先投身於那人間地獄。
Q R
等候隊伍與定量配給(QUEUE et RATIONNEMENT)
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排隊時遵守秩序都是英國人重要的行為準則。1940 年 1 月,正值 20 世紀最寒冷的冬天之一,英國政府宣佈實行定量配給。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一本配給票證簿,封面上寫著所有者的身份資訊(在戰時,出於英國政府對間諜的防備,每個英國人都有一張身份證)以及序列號。簿子裡有一張張配給票證,人們可以使用它們在商店裡兌換肉類、雞蛋、培根、黃油、乳酪、糖和茶葉等食品。
無線電廣播(RADIO)
撤離到鄉下的BBC(英國廣播公司)依然鼓舞著全英國人民計程車氣。它推出了多檔喜劇欄目、戲劇演出和古典音樂會,向聽眾播報著國內生活的新情況,為聽眾的健康出謀劃策,還提供烹飪食譜。但最重要的是,它把戰場上那些激動人心的訊息傳遞給了每一個英國家庭。
S
防空洞(SHELTER)
一聽到空襲警報的嘯鳴,倫敦人民便急忙奔向地下防空洞——其入口處立著印有字母“S”的指示牌。人們帶著乾糧、被子和書,準備度過一個漫長的夜晚。政府給市郊居民免費分發了“安德森庇護棚”(得名於內政部長約翰·安德森爵士)的組裝零件,其中包括一包螺栓螺母和一份裝配指南。這些瓦楞鐵皮搭成的拱券必須深深扎進地下,並用泥土覆蓋。這樣的防空洞能容納一個六口之家。
T
戲劇(THÉÂTRES)
1940 年初,一家家劇院陸續倉促地閉門歇業,這激起了蕭伯納的憤怒。為了照顧倫敦人民的精神狀態,劇院又漸漸恢復了營業。
在座右銘為“我們從不打烊”的風車劇院,歌舞表演一場接著一場。藝術劇院應景地上演著科克託的《地獄機器》。約翰·吉爾古德和勞倫斯·奧利維爾開始在全國巡演莎士比亞戲劇。在一些劇目單上,人們能讀到這樣的文字:“警報期間,只要不發出任何聲響,您可以離開劇院。”
茶(THÉ)
在防空洞裡,人們用巨大的電熱水壺燒水泡茶,並藉助大茶壺把茶水倒入搪瓷杯中。
U
地下(UNDERGROUND)
每天夜晚,倫敦人盡其所能地適應防空洞裡的生活。為了安置受災民眾,地鐵站都變成了宿舍。著名諷刺畫作者戴維·洛同他畫中的人物布里姆普上校以及內政部長約翰·安德森爵士一齊發聲:“我們必須讓希特勒看到,天空、海洋、地面和地下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團結(UNION)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著名的英國格言前所未有地應景。
V
勝利(VICTOIRE)
“為勝利播種”“勝利是應得的”“勝利之翼”“勝利香菸”……結局證實了方法的合理性,“勝利”一詞被強行用在了各種地方,以至於丘吉爾最愛比的手勢(食指與中指組成字母“V”)也成為不屈不撓的英國人的象徵。
W
空襲警報哨兵(WARDEN)
閃電戰期間,空襲警報哨兵充當了民防的眼睛和耳朵。頭戴一頂防護帽,嘴上銜著一隻哨子,胳膊上綁著一塊臂章,他們騎著單車在街頭巷尾巡邏,處理各類突發事件——這也是官員們面對空襲造成的損失而創造的委婉說法。
X
聖誕節(XMAS)
節日賀卡與時俱進。“我一張配給票證都沒有了,但我要送您許許多多的祝福。”“願您有一滿袋一滿袋的好運,願聖誕節您的眼裡沒有沙。”
Y
基督教青年會(YMCA)
防空洞牆上的這塊牌子表示這裡免費供應提神茶水。
Z
動物園(ZOO)
前來攝政公園參觀倫敦動物園的人流量和戰前不相上下。園區趕在德軍轟炸之前清空了大水族館。空襲期間,爬行動物被裝進了貨物箱。儘管猛獸一直都處於神槍手們的密切監視之下,一些魚兒還是下了它們的肚。
間諜、叛徒、高官、富商、妓女、護士、志願者、孤兒······
從倫敦東區到西區,從權貴到平民,每個人都在努力活下去
為了活下去,每個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戰爭面前,人性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