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同,你無需多慮,因為去過的人都會告訴你,這必定是一座錯過會後悔的寶藏城市。
比起隔壁常年熱度居高不下的西安、洛陽等古都,大同的存在感並不高,但走進大同,你一定會感嘆:
你們大同人嘴是真嚴啊......藏著這麼多好東西?
所謂“地上文物看山西”,大同有矗立上千年的雲岡石窟與眾多佛寺,這是林徽因、梁思成都魂牽夢縈的地方,也是古建築愛好者的精神故鄉。
位於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的雲岡石窟,與大家熟知的高中歷史考點“北魏孝文帝改革”淵源頗深,要看懂雲岡石窟,得先讀懂北魏王朝的興衰史。
公元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將都城從盛樂遷至平城(今大同),而云岡石窟的開鑿是在北魏第四位皇帝拓跋濬的推動下開始的,彼時距離其爺爺拓跋燾頒發消滅佛教和佛教徒的詔令已過去了16年。至此,佛教在北魏才得以重見天日,誦經聲與寺院的鐘聲再次響起。
雲岡石窟外靈巖寺屋簷的驚鳥鈴
走進雲岡石窟的山門之前,你會看到一尊手捻佛珠、身型清瘦的塑像,這是曇曜五窟的主建人曇曜的塑像。
曇曜提出要為帝王祈福、開窟造像,他主持建造的五個石窟正是以從開國皇帝拓跋珪到當時在位的拓跋濬這四位皇帝,以及還未登基便去世的太子拓跋晃的形象為藍本,也就是現在的第16-20窟。
第20窟 相傳是以開國皇帝拓跋珪為藍本 | ©圖蟲:攝影師小獅子
曇曜五窟的佛像鼻子立挺,身著長袍,帶有濃郁的犍陀羅藝術氣息,而石窟背後的開鑿者是在北魏這個多民族的朝代背景下,來自匈奴、鮮卑、羯、氐等不同民族成千上萬的無名工匠。
曇曜五窟佛像 | ©圖蟲:高冷的博哥
雲岡石窟最神奇的是,它有“二佛並坐”造像385處,《法華經》中“二佛”是指多寶佛與釋加牟尼佛,這與當時“二聖”治國的政治背景緊密相關,“二聖”是指當時的執政者馮太后和她的孫子孝文帝。
馮太后是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孝文帝的祖母,不過這祖孫兩實際上並無血緣關係,按照北魏“子貴母死”的制度,為防止外戚干政,立太子前,先賜死其生母。
馮太后垂簾聽政,直到44歲時才讓16歲的孝文帝親政。這一時期的雲岡石窟多為雙窟的營造理念,風格更加多樣化,多了些柔美矯健的線條,5-10窟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二佛並坐像 | ©圖蟲:李森
為深度漢化,公元494年,孝文帝離開鮮卑勢力深耕的大同,遷都洛陽。
可惜孝文帝一腔抱負止於三十三歲,隨著他的離世,北魏王朝日漸衰敗,遠在平城的雲岡石窟也從皇家石窟變為平民也可以雕鑿的石窟。
佛像側面 | ©圖蟲:公眾號心堯九十八談
宗教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個體,它與政治的變化息息相關。那些不悲不喜的佛像,就這樣靜靜地注視著千百年來王朝的起起落落。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選址在北嶽恆山,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
懸崖峭壁上的懸空寺
開始爬懸空寺之前,你會看到寫著“壯觀”兩個大字的石碑,那是詩人李白留下的“觀後感”。
明代旅遊達人徐霞客鼓起勇氣爬上去後,則感嘆懸空寺是“天下巨觀”:入則樓閣高下,檻路屈曲。崖既矗削,為天下巨觀,而寺之點綴,兼能盡勝。
懸空寺徐霞客遺蹟碑
懸空寺上由40多個殿堂、亭臺、樓閣組成,全部用木樑、柱、樁支撐在峭壁上,高達50多米。
寺院呈“一院兩樓”般佈局,總長約32米,以棧道連線起南北兩座雄偉的三簷歇山頂高樓,三面的環廊合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從遠處看,懸空寺地處山體凹陷處,頂部山體突出,使其免受雨雪侵蝕。
雪後懸空寺,雪只覆蓋些許屋簷 | ©圖蟲:城市穿梭客
懸空寺似乎僅靠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子支撐,但其穩定性可不低。在最近的40年內,曾發生過2次6級左右地震,懸空寺依然屹立不倒。
這是因為它以半插橫樑為基礎,藉助岩石的託扶,迴廊欄杆、上下樑柱左右緊密相連形成了一整個木質框架式結構,增加了抗震度。
寺院僅有木柱支撐 | ©圖蟲:城市穿梭客
在懸空寺你可以看到什麼是“儒釋道三教合一”:
純陽宮中,供奉著道教的呂洞賓;雷音殿中,供奉著佛教的釋迦牟尼;三教殿中則同時供奉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
斷指的佛像 | ©圖蟲:bestview
現在我們看到的懸空寺是明清時期重建的,從殿中造像的風格可窺出一二。
只是看著這些失去了手臂、眼睛只剩空洞的神像,那些踩著祥雲卻失去頭顱的仙人,還是不免心有慼慼。
塑造了神像的人類,也在損毀神像,不過肉體凡胎的壽命也終究比不過木胎泥塑的菩薩。
北魏平城,緣何變為今日的“大同”,就要說到遼代了。
大同在公元937年歸遼,“平城”已成往事,時稱雲州,沿襲後唐舊制置大同軍節度使。後來,遼與西夏發生戰爭,大同軍事地位凸顯,公元1044年遼興宗將雲州升為西京大同府,自此“大同”地名沿用至今。
而華嚴寺與善化寺兩座千年古剎與遼代的故事也就此展開。
善化寺三聖殿 | ©圖蟲:channing2013
華嚴寺以《華嚴經》命名,建於遼重熙七年,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該寺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儲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華嚴寺鐘樓 | ©圖蟲:丁乙
薄伽教藏殿被譽為“千年不朽之寶”,是遼代殿堂建築的優秀遺構,應用了獨特的榫卯結構,殿內鬥八藻井等亦是遼代舊物,內槽彩畫中所繪網目紋、三角柿蒂等遼代通行的紋樣尚依稀可辨。
大雄寶殿屋脊正脊兩端的立著中國最大的鴟吻,古人認為蚩尾乃水精,能闢火災,故以為飾。
存於大同市博物館的鴟吻
寺內的華嚴寶塔也不可錯過,地下一層有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宮,採用100噸純銅打造而成,內供元代高僧慧明法師的舍利及千尊佛像。
華嚴寶塔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 | ©圖蟲:秋影隨風
距離華嚴寺1公里開外的地方,坐落著另一座遼金建築——善化寺,這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始建於唐開元年間,金代重新修建,明英宗賜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
林徽因、梁思成在《大同古建築調查報告》中,盛讚善化寺:“其大殿、普賢閣、三聖殿、山門四處均為遼金二代遺構,不意一寺之內,獲若許多珍貴文物,非始所料。”
大吉祥功德天塑像,神情悲憫而溫柔 | ©圖蟲:拍照的小華
從善化寺往代王府方向再走20分鐘,就可以看到九龍壁,這是建於明代,同時也是國內建築最早、規模最大、儲存最好的龍壁。
九龍壁 | ©圖蟲:葛孝通
很長時間,大家提到山西,腦中的第一反應不外乎煤礦和“煤老闆”,但隨著新興產業逐步成長,文旅融合逐漸深入,大同的景色和文化也被越來越多人看到,那些震驚世人的古建築正重新閃耀起來。
大同古城牆的日照金塔 | ©圖蟲:維他命ive
今年去一趟大同吧!
去迎接浩蕩北魏飄來的紛紛飛雪,去靜觀佛像千年不變的悲憫慈悲,去聆聽千年古剎屋簷下的鈴鐺聲響,去感受大同這座古城的未知驚喜……
文/王蕾
圖/王蕾、圖蟲
新媒體編輯/張婷
互動有禮
你還喜歡哪些古建目的地?
歡迎關注《時尚旅遊》影片號
評論區互動有可能獲得“2024旅行臺歷”!
《時尚旅遊》2024旅行臺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