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紅旅遊地層出不窮,潑天的富貴最近剛剛輪到“爾濱”頭上,讓全國的文旅局都跟著眼紅心跳。但要說中國旅遊界的網紅鼻祖,廣西認第二就沒人認第一。早在網際網路都沒有普及的年代裡,廣西就已經是語文課本和風景掛曆上的常客。而長期掛在旅遊熱搜榜的潿洲島和全民狂熱的螺螄粉,讓廣西從視覺、聽覺和味覺,層層俘獲旅遊者的心。
而在廣西的最東邊,卻藏了一座低調、又“稍顯奇怪”的城市——梧州。每一個路過這裡的人,都會懷疑是不是不小心走去了廣東省境內。“粵裡粵氣”“不東不西”是這座城市的標籤,生活在這裡的人吃粵菜、說粵語,甚至連粵語這門語言本身,最初的起源地也來自於此。
如果你不想成為熱門城市的“人從眾”,如果你也是旅行中的復古懷舊派,熱愛品嚐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想要安享靜謐的南方小城時光,那麼梧州,歡迎你的到來。
說起梧州,北方人往往一知半解,這座城市在兩廣地區的歷史地位,其實並不遜於今天的廣州。作為兩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早在西漢年間,漢武帝平南越後就在此處建起了蒼梧郡廣信縣,將其納入中樞管理。中原文化與南越的傳統文化相碰撞,嶺南文化由此誕生。此後幾百年裡,以“廣信”為名的梧州,是中國第一個兩廣總督府,一度是兩廣地區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核心。
開啟一張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圖,你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找到梧州的位置:它位於廣西界的最東端,被賀州、貴港和玉林夾在中間,再往東走一點點就到了廣東茂名。兩廣交界的地理位置和地通東西的文化淵源,讓這座小城舉手投足間兼具廣西的閒適和廣東的精緻。
航拍梧州騎樓城
騎樓城是梧州舊時嶺南風情最集中的體現。最早發源於南亞和東南亞的騎樓,被旅居各地的華僑帶回家鄉,在我國華南各地都不少見。從海口到北海,從廈門到汕頭,處處可見騎樓遺蹟。但只有梧州的騎樓城,才當得起一個“城”字——無論儲存狀態,還是建築規模,在我國都堪稱前列。
民國年間,梧州曾一度是整個廣西最繁華的城市。包容併兼使海外建築和裝飾元素逐漸滲透進了這座城市的肌理,騎樓代替原本的坊式民居,形成梧州獨特的建築風格。值得一逛的不僅是「中國騎樓城」那片景區,整個梧州老城區都有騎樓分佈。南洋式、巴洛克式的建築元素與嶺南傳統牌坊建築相結合,白漆掩不去歷史的斑駁痕跡,行走其間仍可一窺百年前的忙碌與繁榮。
梧州騎樓 @唐先生Vision
一片片騎樓老街連著民居,無數地道小店隱匿其間。這裡最適合的遊覽方式不是景點打卡,而是漫無目的穿街走巷,沉浸在這復古的廣式浪漫之中。在大排檔裡吃一碗牛腩粉,聽著周圍人滿口純正的粵語,廣東人都覺得自己在這裡找到了兒時記憶中的“廣東味道”。
梧州街頭 @唐先生Vision
有人說梧州是廣西的“小香港”,有人說梧州與廣州無比神似。但對於熟悉這裡的人來說,梧州就是梧州,那一份繁華落盡的悠然自得,才是這座嶺南故城的獨特氣韻。
初到梧州,這座城市給人第一印象有點像重慶——街道蜿蜒曲折,地形起伏多變,立體多過平面。許多上世紀80年代風格的房屋在半山腰處拔地而起,朝向也有點凌亂,讓人分不清楚南北東西。另一個與重慶相似的巧合在於,梧州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江城,曾因沿江航運而興盛一時。兩廣丘陵密密麻麻的水系在此相聚匯入美麗的西江,江水穿城而過,為長洲所分,又分而複合,從此一路向東經珠三角入海,成為華南版圖上最重要的航道。
自古以來,梧州就是兩廣咽喉之地、必經之路,來自南北與東西的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內河航運曾經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為這座城市帶來繁忙的貨運與往來的人潮。而今天,公路代替河運,車站取程式碼頭,曾經的西江第一港——梧州,不得不將節奏放慢下來,成為此刻兩廣交界處一座悠然自得的小城。
俯瞰梧州全景
西江曾經為這座城市帶來繁榮興旺,也曾造成十年九澇的災難陰霾。老舊的騎樓上,有時可見二樓位置的牆外固定有銅環,那是在城市內澇時人們停泊小船的地方。但近數十年來國家對當地水利建設不遺餘力的投入,讓奔湧的江水收束在堤壩之內,成為當地人平靜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何時,河堤上總有當地人悠閒自在的身影,年輕人慢跑,老人閒庭信步,釣魚的人則不分年齡,還有人在江中游泳消暑。
繁華褪去的城市裡,人們別有一番自在逍遙,未嘗不令人羨慕。
梧州的市井悠閒 @咯咯。。
對於江城裡的梧州人而言,港口是商貿的樞紐,堤壩是安全的屏障,橋樑則與他們自古至今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關。桂江、西江、潯江……密佈的水網帶來商貿與風光,也讓梧州人的出行格外艱難。很少有人知道,直到新中國成立,梧州人才擁有了歷史上第一座橋樑。而後的幾十年裡陸續建起的數座橋樑,是梧州城裡獨特的風景。
城中橋樑最有名的當屬鴛江大橋。鴛江並不是一條江名,而是對此處江面景觀的描述——潯江一側的江水湍急渾濁,桂江一側的江水碧綠澄澈,兩色江水合而為一,堪稱廣西版“涇渭分明”。
鴛江的兩江交匯
在梧州的珠山公園——與其說是公園,更不如稱其為“梧州檔案館”。晚清時期19世紀末,梧州被迫開埠成為內河口岸,英、美等國資本強行進入本地市場。在公園山頂上的「梧州博物館」和「英國領事署舊址」翻開梧州的歷史,可以看到梧州人民在屈辱中求存圖強、奮起捍衛領土的近代史篇章。而後登頂「鶴崗樓」,即可俯瞰滔滔江水,將半個梧州盡收眼底。
鶴崗樓暮色
梧州傳統飲食風格集兩廣之長:早餐時茶樓座無虛席,夜宵時粉店人聲鼎沸,吃燒臘也吃炒螺,酸嘢糖水都食得,還有豬腳姜、紙包雞、香芋鴨……“食在梧州、味通兩廣”絕非虛言。在這裡,你很難搞清楚今天吃的究竟是廣東美食還是廣西風味,不過你有那個琢磨功夫,還不如再去嘗兩家。
紙包雞 & 豬腳姜
畢竟是廣西,吃粉當然是正經事!但你要是到了梧州找螺螄粉吃,那可就有點放錯重點了。在嗦粉文化無處不在的廣西,梧州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席之地,那就是梧州河粉。
河粉的做法最初源於廣州,但在梧州有了自己的傳承。梧州的街頭巷尾,每隔二十米必有一家粉店,澆頭千變萬化,打底的粉也是花樣百出。圓的扁的厚切的,煮的炒的幹拌的,不一樣的造型,一樣的晶瑩剔透。搭配牛腩、牛展、鵝腸、大蝦、叉燒、豬腰、扣肉……從早餐到宵夜,可以吃上一個月不重樣。
炳記河粉
本地人喜歡的老店,「高妹」、「芳記」、「超記」、「炳記」……基本都在老城區,營業的時間裡總是座無虛席。不過這些小店點菜上菜和翻檯都非常迅速,等不了多久。在老城裡走累了,不妨看看附近有沒有粉店,去和老街坊一起坐在矮腳凳上嗦一碗,哪怕是素粉都不會讓你失望。
作為廣東飲食最大特色的早茶文化,在梧州人的生活中同樣重要。工作日裡的梧州人往往一碗粉結束戰鬥,但到了週末,飲茶才是早餐最好的開啟方式。不過梧州最有名的早茶店並不叫某某茶樓,而是「冰泉豆漿館」——一家歷史近九十年的本地老字號,菜品如腸粉、油條、蝦餃、餈粑等都與一般早茶無異,只是將茶換成了一壺豆漿。
冰泉豆漿
店以豆漿為名,豆漿當然是王牌,據說都是用白雲山(沒錯,梧州也有一座白雲山)的冰井泉水研磨,香甜可口,是梧州不可錯過的美味。
炒田螺是梧州特色風味小吃,有多少人吃不慣這口兒,就有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縈。田螺沒什麼肉,更像是湯汁的媒介,與其說是在嗦螺,還不如說是在嗦那一口帶著紫蘇味道的濃郁湯汁。螺汁加工的各色燙菜小吃也同樣受到食客歡迎。
炒田螺
梧州賣田螺的店非常多,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大多隻是一個門面。人們往往打包帶走,邊走邊吃,至於吃相如何,很少有人顧及。梧州最有名的螺店當屬「醒醒田螺」,它已經是廣西嗦螺界的一張名片。而另外兩家本地小有名氣的老字號——「老伯田螺」和「桃桃田螺」,兩家店彼此毗鄰,同臺競技幾十年,也是難分高下。感興趣的話,每家都可以嘗一嘗。
如果說糖水鋪子裡藏著老廣跨越時空的味覺密碼,那麼梧州的糖水無疑就是這座城市粵裡粵氣的典型象徵。在梧州的街頭巷尾,你隨時能夠品嚐地道不輸老廣的廣式糖水,幾塊錢一碗的感人價格更是讓你一下回到十年前的物價水平。
五福堂龜苓膏 @元裡元氣蛋
說起梧州的糖水,龜苓膏必定榜上有名,這種以清熱去火著稱的傳統甜品,正是梧州流傳千百年的土特產。梧州本地最著名的龜苓膏店鋪是「雙錢」和「五福堂」,不過很多本地人也推薦「捷記糖水」——不僅龜苓膏味道不錯,銀耳桃膠、杏仁豆腐也都值得一嘗。
過去數十年裡的現代化程序和房地產建設讓許多城市千城一面,一些隱藏在城市深處的細節與特質,反而更加難能可貴。梧州,對於不熟悉它的人而言,只是中國293個地級市中平平無奇的一個,但或許只有走過這裡的人,才能品味出那種略帶懷念的舊時光在城市留下的印記。
對於來去匆匆的遊客而言,你大概很難像當地人一樣品讀這座城市字裡行間的千言萬語,但當你漫步在老電影畫面一般的尋常巷陌裡,或在據說很靈驗的龍母廟中許個心願,或在泗洲島看一場如同舊時光裡的日落,你仍能欣慰於它過往輝煌的舊時光和如今悠然的新生活。
泗洲島日落
策劃 / 悅遊編輯部
編輯 / Oliver
撰文 / 活力海兔
圖片提供 / 視覺中國、東方IC、
@唐先生Vision、@咯咯。。、@元裡元氣蛋
版式設計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