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若林
本系列釋出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首發於“潯陽敘話”公眾號,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歡迎投稿,相關要求及聯絡方式見自動回覆。
四季春為首,數節年為新。九江人說的“年”,即春節的俗稱,是中華民族最隆重、內涵最豐富的傳統佳節。《說文解字》雲:“年,谷熟也”。“年”在古時是莊稼成熟豐稔之意。禾穀果實一年一熟,於是,表示豐收的“年”字便與時間有了某種聯絡,逐漸演變發展,人們就把“年”作為時間單位。自漢武帝太初元年開始,以夏曆(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的日期由此固定來,並一直延續2000多年,代代相傳,習習相因。“年”亦舊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一元復始,永珍更新。年是推陳佈新的節。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其活動卻不止於正月初一這天。九江各地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刷牆壁、置辦年貨、剪窗花、添制新衣、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言談、辦事討口彩、圖吉利,給節日增添情趣。所有這些活動的一個共同主題,即“辭舊迎新”,以盛大的熱情和儀式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瑞昌新年剪紙
九江籍著名作家蔣彝《兒時瑣憶》中描述:“新年是要穿新衣服的。裁縫師在我家做半個月或半個月以上的工夫。我的伯母、嬸母和年長的堂兄弟,便挑好絲綢衣料,同裁縫談論服裝式樣……清晨,我們年輕人都得著意梳妝打扮,穿上新衣服。年齡最小的的女孩子,還要在雙眉之間的鼻樑上方,塗上一個紅點。家裡的整個氣氛都變了。每個人都精神起來”。
他還在《過年》一文中講到:“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臘味與醃菜”,“醃製肉類,主要是臘肉、臘魚、臘雞和臘鴨”,“每當醃肉已經晾曬出去以後,家裡年長的婦女,便忙著做各種各樣的米糕、桂花糯米糖糕等等。姑幫著將這些食品裝進罈罈罐罐裡面,分別放在各間房子裡。在十二月(臘月)二十三日以前,一切準備工作必須完成”。
娘們
共青板鴨
九江各地的人在年底要進行大掃除,將樓上樓下、屋裡屋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樣除有利於清清爽爽過年外,還有滅病防害的作用,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也反映了九江人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觀念。
過年有祭祝祈年、驅惡納吉的遺風。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節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如祭灶神,九江地方舊志記載:“是日,掃舍宇祀灶焉,以糖餅謂甜神之口”,意可讓灶神上天不亂稟報,多說好話。永修各地臘月二十三日,夜備酒菜,果豆祭灶,焚香拜送灶神。星子(今廬山市)當夜鳴爆送司命(灶神)上天。德安各地二十四日家中鍋內放盞菜油燈,裝香敬灶神,禱告神上天奏善事,保清潔(平安)。
柴桑、潯陽、濂溪區等地,在廚房點燃香紙、爆燭,擺上供品為其錢行,以祈“上天奏善事,人入戶降吉祥”。除夕夜,各地民間俗信諸神下界,於是,燃爆竹、點旺火,迎神"燎崇",擊鼓驅儺。在]“一夜連兩歲,五更分二年”的時刻,還多有佔歲之舉。
湖口大壠板糖
“春聯者,即桃符也”,九江人又叫對子。進入臘月,九江各地“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這便是北宋王安石《元日日》詩中:“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所指的張貼春聯年節文化之一。
此時,九江城鄉各家各戶都將會用紅紙寫上的吉祥語,貼於大小門兩側。左右聯語,諧偶對仗,以其嚴謹的格律、雅緻的韻味、深邃的寓意、喜慶的情趣等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作為年節喜慶表達和渲染的文字元號,深為民眾所青睞。九江俗語“有錢無錢,貼副春聯。”“有吃無吃,買張紅紙貼壁”,以期待新的一年平安幸福、興旺發達。
春聯的內容常常能反映出主人家的職業特點及主人的人生價值取向。舊時做官的人家,興貼“皇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表現出不同凡俗和力求光宗耀祖且,顯赫於人的意願;讀書人家多貼“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強調書香傳統,以期才學並茂;經商做生意的人家,愛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希望財源茂盛、發財致富;搞交通運輸、駕船跑車的人家多貼“東西往來滿載春風行千里,南北馳騁運送笑顏進萬家”,祈求生意興旺,出入平安;藥店則貼“架上丹丸能濟世,壺中日月可回春”,“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表明中國傳統醫學濟世救民的心願;酒店用“香聞十里春無價,醉賣三杯夢亦甜”;農民喜貼“五穀豐登年年有餘,六畜興旺歲歲平安”,祈求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全家安康。
2024年1月29日,九江書法家舉辦向市民免費送春聯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聯語內容發生了根本變化,如“勵精圖治搞四化,雄姿英發繪宏圖”等等。欣賞文質俱佳的好聯,如含英咀華,齒頰留香。同時,人們還會在門楣、窗戶、箱櫃上貼"福"字。“福者,備也”,這是《禮記·祭統》和《尚書·洪範》中的註釋,意思是什麼都齊備。不少人倒貼福字,取意“福到(倒)”了,寄託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通宵爆竹響,歲序又更新”,“爆竹聲中一歲除”。放爆竹是九江人在過年時藉以助興的習俗。每當除夕之夜,無論是繁華城鎮,還是僻靜的鄉村,噼噼叭叭的爆竹聲此起彼伏,一道道虹劃破夜空,這聲聲炮響和道道彩虹給人們帶來喜慶,興奮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如《瑞昌縣誌》載:“除夕之夜,孩子們玩燈籠,放鞭炮,燈火通明,通宵達旦”。湖口,午夜後喝歲酒,鞭炮齊鳴氣氛熱烈。武寧,直至午夜,交子時後鳴放鞭炮,送舊迎新。德安除夕夜燈火輝煌,鞭炮聲長夜不斷。星子(今廬山市)除半夜子時,接(新年)年,家家鳴爆,前後封門,只走側門進去。都昌,是夜爆竹聲從黃昏始至初一凌晨,連綿不斷,此伏彼起,尤其還年福、關財門時激烈。如今,燃放的爆竹一般都是用紅紙包裹的,燃放後紅紙鋪滿地面,叫做“滿地紅”,是喜慶和吉利的象徵。
過年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吉日。“有錢沒錢,回來過年”。九江人每到過年時,不管離家千里萬里,人們都要盡一切努力擠車乘船往家裡趕,而如此急切地回家過年的動因,往往是希望全家團聚,吃上團年飯。吃團年飯寓意著閤家團圓,故又稱“閤家歡”。如果有的家人未能按時趕回,都會在餐桌上留下位置,擺上一副碗、筷,以象徵此人已與家人團圓。團年飯上人們盡情歆享豐盛的美味佳餚,但是魚就彆著急吃掉。“魚”同“餘”諧音,年年有魚喻示著“年年有餘”、“喜慶有餘”。
在瑞昌各地,這頓團年飯既豐盛又隆重,家人大團聚,嫁出去的女兒,連同女婿、外孫們, 有條件的都要前來陪同老人們吃團年飯,按輩份序年齡排座次;不要說不吉利的話,菜、飯一般不吃完,謂之“有吃有餘”。修水的習俗是二十九日過年,年飯則在三十早上吃,早上的年飯吃的時間越長越好,有的人家要吃上2-3個小時;青菜、魚哨子、豬頭肉等是必備的菜。彭澤的團年飯基本上在三十晚上吃,桌上的雞和魚兩道菜,一般都原封不動地擺放著留到初一以後吃。湖口一些鄉村,除了各家各戶要吃團年飯外,一般一個姓氏村莊的人在三十晚上還要到祠堂聚會吃年飯,一直聚到凌晨,叫做“完年”。
有的地方吃團年飯時,興給狗餵食,讓其飽食呼呼安睡,以免狂吠亂叫,嚇著來家送福之神,保得春滿乾坤福滿門。“水源木本承先澤,春露秋霜啟後恩”,除夕夜一些地方家家戶戶還要祭祀和迎接神明,以示不忘祖宗先德,慎終追遠,緬懷先輩之意。子時至天明,要舉行一系列祭祖、拜神的儀式,以祈求天地神靈與祖先們在新年裡賜福。
都昌人在祠堂中祭祖
崔若林(作者像)
【讀後記】崔老師對九江文化的研究極為廣泛,節慶習俗方面,本系列已釋出過他的《九江元宵文化》《九江端午文化》《九江清明文化》《九江重陽文化》,本篇是崔老師這個系列的最後篇,當然也是分量最重的一篇。全文較長,分上下兩篇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