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想的葡萄酒酒莊,應該是什麼模樣?
一個獲獎無數的酒莊,建築肯定很恢宏嗎?
一個莊主自己設計的酒莊,圖紙需要改幾稿?
十年前,新聞中被買下的法國葡萄酒名莊,構成了很多人對酒莊的刻板印象。
十年後,中國開始有了自己的葡萄酒名莊,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當大眾對中國葡萄酒,經歷了從好奇到認可之後,開始有更多人對酒莊好奇。
這些疑問,賀蘭山下,亦有答案。
對外是無表情的灰牆,內裡別有洞天。
迦南美地酒莊,可以說是莊主王方的真實寫照。套用庫哈斯的話來說,這種割裂無疑是健康的。
迦南美地
迦南美地酒莊地上三層+地下二層的空間設計成三種空間:商務接待、酒窖和私人居所。
自熱鬧至寧靜,三重空間層次漸進,銜接自然,得益於軟裝設計。
馬的元素貫穿酒莊各個角落,使不同功能、氣場的空間互為呼應,既聯通,又獨立。
「我希望在寧夏酒莊的生活,和我在德國的生活能有相似點。所以佈置就按照我在德國的家來做。」
客廳、臥室裡有自歐洲帶回的古董傢俱,置物櫃裡藏著數千件中古酒具——這些都來自王方生活裡的某個片段。美好的、糟糕的,落落大方,開誠佈公,一如主人的聊天風格。
空間裡的舊物鋪設出一條捷徑:陌生人在這裡讀懂迦南美地,王方在這裡標記往昔。
「有一天早上起來,窗外有鳥兒在啄我的窗戶,聽著鳥兒叫,真的有點兒恍惚,感覺好像又回到德國了。」
博納佰馥佔地面積不大,第一個照面,就能把整個酒莊一眼看遍:
一個鋼板房,一排低矮的平房,像本地村落裡常見的自建房那樣。
酒莊入口藏得匠心別具,歷經周折的真愛粉們每每踏進酒莊,都會失去一部分表情管理:什麼?這就是?我以為……
博納佰馥
以為會有古堡,以為會有莊園——盛名在外的博納佰馥,常被賦予更多期待。
「2013年動手建的酒窖,只用了2個月時間。」
酒窖裡的燈,還有最初的幾面單牆,都是莊主夫婦孫淼和彭帥自己動手,「砌牆就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
那時,酒莊裡除了這個還未成形的酒窖,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小房子以及一棵沙棗樹。
兩人決定:必須在酒窖裡建一個豪華的大理石地面。
彭帥說,「這是裝修時唯一花錢的地方,雖然不過就是幾千元,但已經是我們在裝修上花的最高費用了。」
先把酒釀好了,有了一筆收入,再蓋一點房子,博納佰馥酒莊就是這樣一點點攢起來的。
其餘的活兒,包括種地、釀酒等,在孫淼看來不過是農民的日常、小手工業者的營生,都可以自己幹。
從一個最普通但自信的鋼板平房開始,法國歸來的孫淼、彭帥夫婦,和幾個心懷理想的年輕人,胼手胝足打造出一個簡陋卻滿懷理想主義的酒莊。
望月石酒莊
「在戈壁灘上,房子還是得厚實一些。」
設計之初,望月石酒莊的莊主就和設計師達成共識。
「在寧夏這個地方,我們不追求輕巧纖細的感覺,不追求平滑細膩的材料,因為西北風夾著小石子和沙礫迎面拍過來的時候,人會扛不住,房子也扛不住。」
望月石酒莊位於賀蘭山東麓的戈壁灘上,視野開闊。
腳下是橙紅色的土壤和沙礫形成的凝結物。除了駱駝刺這樣耐旱植物,少有綠植,遠處的賀蘭山是一道暗沉堅硬的背景。
最終,酒莊建起了一座很夯實的房子。
整個建築從結構到外牆都是清水混凝土現澆的,用樟子松木作為模板,裡面加氧化鐵的顏料給混凝土調色,貼近環境色彩和粗糲質感。
酒莊建築沒有單片的牆體或者杆件,厚重、紮實。
「我希望這個房子能傳達出一種和戈壁灘匹配的力量感,以及足夠的耐久性,能和惡劣的環境長期共存。」
望月石所在的山頂,視野開闊,青銅峽美景盡收眼底。酒莊建築建在山腰。
曾有人問:山頂風景更好,為什麼酒莊不建在山頂?
「爬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山腰上有不一樣的風景。」
賀蘭山似乎天生匹配洛可可式開墾土地的理想——強調人類對自然的尊重。
這片土地上不見森林,只有沙土和岩石。
想要創造些什麼的時候,就得向大自然請教。
釀酒如是,建築亦如是。
嘉地酒園
去過嘉地酒園的人都會留下類似印象:
「莊主是個從北京來的藝術家,酒標是她自己畫的。」
「很特別,白色的建築很乾淨,遠遠看去好像什麼都沒有。」
「酒莊建築像是賀蘭山下的藝術品。」
越靠近賀蘭山,土壤裡的含石量越多。嘉地將開荒時從田裡挖出的石頭,直接用作建築材料。
白色的石塊沒有過多地打磨,呈現天然的肌理,酒莊整體建築與自然渾然一體,彷彿從地下長出來一般。
「我們的建築以一種低伏的姿態來顯示對自然的尊重」
為了控制溫度,通常酒莊的發酵車間不設窗戶,在嘉地的發酵車間,卻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葡萄園。
「工作時懷著愉悅的心情,更能釀造出好酒。所以我們以更高的成本用了大面積的雙層玻璃,保留了窗景,可以看到葡萄園的各個角度。」
像是戈壁灘上的浪漫主義美學館,嘉地酒園試圖由內向外,把對賀蘭山的記憶外延。
嘉地酒園酒窖
與LVHM集團的聲名顯赫相比,夏桐酒莊的建築,既不宏偉也不高大。
即便拐進酒莊的迎賓路,整個建築也隱在綠叢中,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它在社交媒體上,獨佔一片流量高地。
「朋友圈問爆了,以為我在南法的葡萄酒莊園。」
「戶外天幕區和樓頂大logo區都是拍照出片的好地方。」
「優雅而靜謐的法式莊園,妥妥時髦度假風。」
夏桐酒莊
一眾好評之前,是設計師的一籌莫展。
2011年冬天,澳大利亞籍首席設計師帶領的香港設計團隊第一次來到寧夏探訪6300平方米的葡萄莊園。當時埋土才剛完成,一片荒涼景象,只見一大片的黃土,和一根根直立的葡萄樁。
要什麼沒什麼的景觀,給了設計師一個下馬威:如何讓酒莊在冬天一片荒涼的自然景觀下,與自然融為一體,又能體現勃勃生機?
設計師團隊具體經歷了推翻與重構,過程不得而知。
最終呈現在眼前的,是這棟黃土、葡萄樁、原生態、在地文化等元素結合的現代建築。
西北粗獷的沉積岩牆面與波浪形的富有葡萄樁元素的牆面交相輝映,整個建築與環繞的葡萄園和諧呼應。新生的建築,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
「寧夏的石頭,就像是賀蘭山上滾撒的葡萄。」
如果讀懂了寧夏的石頭,也就理解了西鴿酒莊的生成邏輯。
將這些四處散落的「葡萄」,從荒野之中撿拾、收集、聚攏,便有了西鴿酒莊的石砌圓牆。
西鴿酒莊
西鴿酒莊的外形宛若一顆碩大的葡萄切片,俯臥於萬畝葡萄園之中;
生產車間、橡木桶酒窖、辦公區、品鑑區、有機餐廳、戶外花園、酒店客房等,清楚明晰地分佈於「葡萄」的組織結構當中,俯瞰一目瞭然。
「大自然一直是西鴿建築空間的主題。」
而石頭,成了最小單位體的力量之源,變成了可承載、可依賴的建築材料和精神容器。
從倫敦到銀川,從設計師到酒農,故事的開篇聽起來像是一段下坡路。
但沒關係,好故事也總是欲揚先抑。
2016年,建築師李婕和丈夫李景開始種葡萄,「剛開始時並沒有規劃酒莊的位置」。
後來,兩人慢慢有了建酒莊的想法,但留下的可用建設用地只得一座石頭山。
「都是種葡萄時從園子裡篩出來的石頭,堆起來佔地大約4000平米,就是10米高的一座石頭山。」
海悅仁和
「只能順應地形,順勢而為的建一座酒莊,讓建築與周邊環境融合,儘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無論是莊主視角,還是設計師視角,賀蘭山都是寶貝,所以無論是自家酒莊還是其他設計,李婕都十分在意人與自然之間的尺度,以及人在其中的歸屬感。
「建設用地東高西低,我們就藉助地形高差,設計了重力法入罐,也就是讓葡萄依靠重力自由墜落入發酵罐。」
「建築外立面採用真石漆噴塗,顏色選取賀蘭石的深、淺二色,與山融為一體。」
李婕試圖用一座建築給人帶來的地貌體驗,讓人看到她視野裡的賀蘭山。
「這座建築物就是我們想達到的,與自然共棲互利的真實表達。」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最煩甲方改稿的建築師,2年改了6稿,卻還在糾結:是不是還可以改改?
賀蘭山脈,有一山名為「臥佛」。
每日夕陽西下,餘暉盡灑山脈,臥佛光影盡顯。佛耳朝向處,有一座正對著子午線方向的金字塔建築,這便是夏木酒莊。
夏木酒莊的莊主張湃,從事建築設計20多年,有過很多作品。
夏木酒莊
遲遲未完工的金字塔下,是建築師張湃自行設計,一個無需空調,全年恆溫「會呼吸的酒窖」。
夏木酒莊建築的神秘與耐人尋味,正是張湃的性格投射。
張湃的葡萄園也與別人不同,保留山地石塊,堅持自然農法。「農業實際上是一門哲學,是對生活的一種反思。」
張湃設計的酒莊遍佈西藏、雲南、四川、新疆、河北,山東等全國各地,從設計到落地建成,最快只需18個月,偏偏夏木酒莊的金字塔,朝著理想的方向,緩慢開啟中……
北緯38度的黃金地帶,不僅要種葡萄,還要「種」酒莊、「種」農場、「種」餐廳、「種」民宿。像迎風招展的駱駝刺和沙蒿,把房子深深紮根在地裡。
當產區的信心進一步升起時,「住」的需求更有增加:大樂之野·夏多蘭酒莊,則是另一個更加融入大地的山野棲居的故事。
大樂之野·夏多蘭酒莊
15間客房,200畝葡萄園,這裡是民宿,是酒莊,還是咖啡廳和餐吧。
大樂之野·夏多蘭酒莊屬於改建專案,原有建築是「前店後坊」佈局的法式酒莊,改建設計的重點在於如何有技巧地回應原有建築,整體的改造由旭可建築主持建築師劉可南完成。
「在建築體量和體驗上,設計都透過酒窖和民宿的並置創造場景快速切換的可能,在動線上提供豐富體驗。這與其說是一種巧思,更多是對現實的回應,原有建築有一半功勞,我們做了剩下的一半,將其空間潛力挖掘了出來」
酒莊後期加建的服務空間位於酒窖空間之上,使用者從服務空間到達客房區,只需要走幾步穿過天橋即可,途中還能透過玻璃看到生產車間。
酒窖部分使用了大量暗色材料,將遠處壯美的賀蘭山引入室內。
在民宿部分,拆除屋頂,保留結構,種植熱帶植物,將原有的大堂變成一個溫室。這種南方式秀麗和賀蘭山的美又形成了一種對偶關係。
「在寧夏銀川產區的酒莊裡開一家民宿,並不是一次冒險。」
大樂之野·夏多蘭酒莊開業後,大樂之野創始人吉曉祥表示,落子中衛黃河宿集之後,大樂把很多人帶到寧夏,而銀川的大樂之野會把更多的人帶到賀蘭山下,帶到西北。
正在動工的賀蘭山宿集和夏多蘭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早在正式開工前,酒圈裡已經傳出訊息:
「賀蘭山宿集要動工了,萬畝葡萄園之間,終於迎來酒旅融合的集大成之作」
賀蘭山宿集動工現場
在這片不缺美酒的戈壁灘上,賀蘭山宿集有一個更艱鉅的挑戰:把賀蘭山東麓打造成中國原創的國際葡萄酒旅行度假勝地。
賀蘭山宿集酒莊負責人張璇透露,「所有建築材料都是在地的,設計師從賀蘭山下的古村落獲取了一些靈感,蒐集了百年以來本地的磚牆結構、土牆結構,石牆結構,把這些元素融入酒莊設計之中。」
全世界的葡萄酒裡,能聞到槐花和沙棗花香氣的,沒有第二個產區。
賀蘭山東麓的風土與文化,滋養獲獎無數的美酒,也孕育出百餘家秉性各異的酒莊。
這些建築,各有靈魂,各有核心。
人與建築的百花齊放,也讓賀蘭山下的葡萄酒百家爭鳴。
差異之所以美妙,不是因為它跟別人「不同」,而是因為「它只想成為它自己」。
圖源:迦南美地、博納佰馥、望月石酒莊、海悅仁和酒莊、夏木酒莊、西鴿酒莊、嘉地酒園、大樂之野·夏多蘭酒莊、老王、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