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做早點賣包子的,可以肯定有一大半是來自於安徽安慶,但凡安慶人走出家門去外地做早點店,基本圍繞著早點中的兩大主力:包子、小餛燉,如果你去南京吃小餛燉,十有八九也是安慶人開的。
開在杭州保椒路的紅帽叔叔包子店,老闆姓汪,來自安徽安慶,在杭州市開包子店開30多年,原來店名是紅帽小吃店,老闆說:現在我老了,大家叫我紅帽叔叔,所以店名改成了紅帽叔叔包子。
杭州市有很多這樣的深夜食堂,這些守住夜歸人胃的食堂,藏在街角或是巷尾某個不經意的地方,專門用食物來治癒和撫慰夜歸人。準點在十點上線的紅帽叔叔就是這樣一家深夜食堂;
去紅帽叔叔家吃包子,只有四種口味可以選擇:豆腐、鮮肉、韭菜雞蛋、粉絲,搭配包子的是一碗白粥,人工揉麵發麵做包子,麵皮鬆軟又Q彈,白粥又可配鹹鴨蛋、秘製醬菜,5元一份。
包子的功夫就是麵皮的醒發,餡料的製作,紅帽叔叔家的包子都是老汪自己去菜場買肉又自己剁肉成餡,這樣做出來的肉餡會比用機器做出來的餡料要好吃得多,肥瘦剛好的肉餡不肥不膩。
不管在哪座城市,能把一家小吃店做起來還能撐幾十年,幾乎都有相同的共性,不欺客,用料新鮮實在,他家的韭菜的包子咬一口可以看到韭菜。
很多年前,他們家的店就掛滿了食客送來的錦旗:大多是表揚店主拾金不昧,品德高尚。
他家的包子鋪只在深夜10點鐘後上線,8、9點鐘,老闆就開始在店裡忙碌了,到了9點第一籠包子出來,已經有人來買包子打包帶走了;
老汪逢人就會說起的買包子的傳奇故事是多年前一個有著北方口音、寸頭很強準壯的小夥子一下買了2700個包子,到今天這個歷史一直儲存著再也沒有人打破,這個買包子的小夥子,老闆也沒有再見過了。
每一個深夜食堂裡都會有些故事,保椒路的紅帽叔叔包子店開了三十多年的店,蒐集了不少的故事:
凌晨剛剛從工地下班的三位師傅,60個肉包、3碗粥,這一單汪國紅收了三位師傅40塊錢,
從臺灣來杭州工作的小夥子,下班後會在保椒路找間灑吧喝一杯,然後再到紅帽小吃店要上一碟肉包。
開網約車的司機每天晚上都要在紅帽叔叔的包子打包十個肉包,十個韭菜雞蛋包;
老汪在那些在深夜疲憊打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樣子,有時他會給這些人打個折或者多送出幾個包子;
這家開了三十多年的包子店,每天到了夜晚,就停滿了車,外地牌照的車也不少,不管多晚進去,店裡從不缺深夜食客的身影;
老闆的速度也快,8分鐘的等待時間就能吃到熱氣騰騰新出籠的包子,價位5元以內,包子一元一個,雖然沒有小籠湯包那麼講究要18個褶子,但他們家的包子也很好看了;
剛出籠的包子看起來鬆軟有彈性,有些包子的湯汁已經浸到麵皮上了,看著特別誘人,吃包子要配蘸料的話,可以用桌上自配的辣子、醋。
肉包:肉餡兒調得很好吃,餡兒不多、很新鮮、比較松。
發麵包子皮略厚,鬆軟有勁道。油很多(很清亮),可以淌出來,不影響口感,一口包圓或者把油倒在盤子裡再吃都很好吃蘸醋、蘸辣醬可以解膩。
韭菜雞蛋包:韭菜軟軟的、很鮮甜,雞蛋炒得比較老,增添了些許油香、焦香味。味道不錯,一點都不膩。
豆腐包:豆腐包的做法有點像建德豆腐包,用的是老豆腐,還放了辣油粉絲包:還挺特別的,細碎的、有點硬。這個我不太喜歡吃;
已經升級為全國第10個超大城市的杭州,離不開那些離開家鄉來杭州打拼的人,還有像老汪開的這樣的小吃店,有點普通,但卻異鄉的無數個深夜,為無數個疲憊的異鄉人送去食物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