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寺
“梓”有文物,“潼”心守護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地方以其獨特的魅力,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本期,讓我們一同走進位於金龍鎮青光村四社的聖水寺。
這座承載著無數歷史故事的古建築,以其特色和價值,成為了我們探尋文物之美的絕佳去處。
古寺印象·
歲月的低語
聖水寺坐東朝西,以四合院的佈局靜靜佇立,彷彿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訴說著過往的輝煌。它長40米,寬30米,佔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每一磚一瓦都透露著歷史的厚重。
步入寺內,明崇禎七年、清嘉慶三年及民國的碑記映入眼簾,它們如同時間的刻度,記錄著聖水寺的興衰變遷。
殿堂之美·
藝術與信仰的交融
東側,十間殿堂錯落有致,每一間都承載著不同的信仰與故事。第三、四、五間為釋迦牟尼殿,抬梁穿鬥式樑架,八架椽袱用五柱,結構精巧,前簷柱上施丁字拱,小青瓦覆蓋,顯得古樸而莊重。
第六、七、八間則是牛王殿,同樣採用抬梁式樑架,四方石柱礎穩穩支撐,小青瓦屋頂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杜康殿面闊八間,抬梁式木結構,氣勢恢宏,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左右廂房與正殿對面的前殿,均以抬梁式樑架構建,六架椽袱用四柱或三柱,簡潔而不失莊重。前殿前的一步廊,更是為信徒提供了一個靜心祈禱的空間。
天井位於中央,正方形,長寬分別為18.8米和9.9米,它不僅是寺廟內的採光通風之處,更是連線各個殿堂的重要紐帶。
歷史價值·
不可多見的古建築瑰寶
OLYMPICS
聖水寺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年代久遠,其樑架結構儲存完整,這在當地乃至全省都是難得一見的。這些古建築不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技藝,更是研究當地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的重要實物資料。
每一根樑柱、每一塊石板,都彷彿在訴說著那個時代的故事,讓我們得以窺見歷史的真實面貌。
守護與傳承·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聖水寺的每一磚一瓦、每一梁一柱之間,我們彷彿能聽到歷史的低語,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而來的寧靜與莊嚴。它不僅是當地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生動寫照。
讓我們共同珍惜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用心守護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記憶,讓聖水寺的古韻遺風永遠流傳。
(來源:梓潼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