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杭州錢塘江南岸,一座巍峨挺立、晶瑩剔透的琉璃寶塔便會悄然映入眼簾,它就是中國水利博物館——一座承載著人民群眾治水歷史功績與偉大成就的殿堂,一個弘揚水利精神、傳承水利文化、普及水利知識、促進水利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
這座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有3.65萬平方米,主體高度為128.9米,其獨特的塔館合一設計,不僅實現了古典風格與現代材料的完美結合,更彷彿一座“漂在水上”的水晶宮殿,熠熠生輝,引人矚目。據說館綜合了教育、研究、收藏、保護和交流等功能,已開放有“水與人類文明展區”、“水利千秋基本陳列展區”、“龍施雨沛展區”和室外的“鎮水、分水、祈水文化展區”等。
據瞭解,室內的“水與人類文明展區”透過一系列生動的歷史文物、圖片和多媒體展示,向我們講述了人類與水的不解之緣。從遠古時期的逐水而居,到現代社會的科學治水,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無不與水息息相關;“水利千秋基本陳列展區”則以時間為軸,系統展示了中國水利事業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
“龍施雨沛展區”把一系列關於龍與水的傳說故事、民俗活動和藝術作品展現在遊客面前,向每位參觀者展示中華民族深厚的龍文化和水文化。而戶外的鎮水、分水、祈水文化展區則同樣會令人印象深刻。它們透過模擬古代治水場景、展示治水工具和儀式等方式,可以讓參觀者更加直觀地瞭解了古代人民治水的智慧與實踐。不僅豐富了博物館的展示內容,更讓遊客在遊覽過程中感受到了濃郁的水文化氛圍。
不過因為我來的時候天色已晚,就沒有入內參觀,有意思的是接連碰到幾輛小車拖家帶口過來打探,最後跟門口保安核實並確認:“這天晚上會有燈光秀”。於是我也跟他們一起,在馬路邊緩緩翹首以待了半個小時,總算盼來激動人心的亮燈時刻。
可惜雖然燈光璀璨,但只有“寶塔”在不斷地迴圈變色,和杭州其它城區的夜景相比,著實有些遜色,難怪很少看到人在網上或者朋友圈裡“曬”它。其實這個博物館的投用時間是2010年3月,都15年整了,如此優秀的造型,又是國字號的博物館,如此低迷的“知名度”屬實有點暴殄天物。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影片素材可約,謝謝。)
最讓我意外的是,在跟路人聊天時得知,如果想登到塔頂,竟然是需要花20元買門票的。當然,塔頂確實視野開闊,能將整個水博大道附近的錢塘江水域盡收眼底。而錢塘江的波濤洶湧,以及江面的波光粼粼,遠處的山巒與近處的城市交相輝映,都是那裡唾手可得的美麗畫卷。至於這錢花得值不值嘛,那就見仁見智了,我有無人機,自然是覺得貴的。
中國水利博物館的具體位置是“杭州市蕭山區水博大道1號”,隔壁就是杭州師範大學的蕭山校區,自駕前往按導航走即可。最近的車站就在門前,站名“水博大道耕文路口”,當地2098路公交車能直達。需要注意的是,它和杭州大部分博物館一樣,每週一為閉館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