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不一定是絕症,現在許多癌症患者透過科學治療已經能夠改善健康狀況,延長壽命。然而,許多人因為對癌症並沒有很深入的瞭解,聽到“癌”就會本能地感到心理恐慌。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癌症,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為什麼人類會患癌症?如何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什麼樣的人不容易患上癌症?
01
人類為什麼會罹患癌症疾病?
根據相關的醫學調查顯示,一個人一生中患肺部腫瘤的風險約為6.96%,甲狀腺腫瘤為1.08%,神經系統和大腦腫瘤為0.6%,盆骨腫瘤風險為0.003%。事實上,人體內確實存在一些癌細胞,但為什麼它們沒有發展成癌症,這是因為人體具備免疫系統和抗癌細胞的存在。
影響患癌機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酗酒、長期吸菸、環境汙染、感染HPV病毒等。總的來說,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原因:
1.生活習慣:例如長期偏好食用過燙的食物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長期熬夜會削弱免疫力,從而影響疾病的發生。
2.環境因素:在高輻射環境下工作,長期接觸亞硝胺類和芳香胺類物質,都會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3.遺傳因素: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父母曾經患有某些癌症,子女患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02
研究表明,
多進行身體活動與降低癌症風險有關
相關研究顯示,較高的身體活動水平與較低的血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以及較高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IGFBP-3)水平相關聯。
此外,研究發現性激素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有關。較高的身體活動水平可以透過增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的水平來調節性激素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癌風險。
另外,身體活動可能會改變炎症細胞因子或脂肪因子(例如C-反應蛋白、脂聯素和白細胞介素-6)的水平,從而使全身的炎症水平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身體活動鍛鍊還能透過減少氧化應激、增加肺部組織通氣量、增加迷走神經的張力、縮短腸道轉運時間等途徑降低患癌風險。
都說防癌,但怎樣做才能夠“有效”防癌呢?其實2018年世界癌症領域權威機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釋出過一份有關預防癌症的報告指出,有以下習慣的人,不容易被癌細胞“盯上”。
03
有哪些習慣的人,
不容易被癌細胞盯上?
1.保持比較適宜的體重、身高及腰圍:體重超標或患上肥胖症都可能增加癌症的出現機率,所以人們應盡力保持適宜的身體重量及腰圍。
2.減少甜飲料的攝入:每天新增糖分物質的攝入量應控在50克的範圍,能少攝入就少攝入。另外,水才是最好的飲品選擇。
3.選擇健康食物:避免攝入科技加工食品,所以我們應該選擇自然、原始的食物,對於我們的身體更有益處。
4.母乳餵養對嬰兒的健康有益:母乳餵養可降低患白血病的風險,對母親也有好處,可以預防乳腺癌、卵巢癌和糖尿病。
國際權威機構及組織都建議在寶寶出生後的前6個月時間應純母乳餵養,再是逐漸引入適當輔食,母乳餵養甚至可持續至2歲。
5.限制肉類含量的攝入:包括哺乳動物的肉類以及被煙燻後的肉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