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什麼你們小時候好像比我們現在要有趣得多?”“我更喜歡在家裡玩,因為只有屋裡才有電源插座。”
十年前,中國引進並出版了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所著的《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該書中文版的序言由著名學者楊東平撰寫。在書的扉頁上,就有如上這段引人深思的對話。
“自然缺失症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在近日山東高密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丹麥幸福教育大會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在發言中直言。
持續封閉內卷的教育競爭
青少年“自然缺失症”影響每況愈下
人類的進化與自然有著內在的聯絡,但現代生活卻常常使人類遠離自然,從而降低了幸福感,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稱為“自然缺失症”。事實上,“自然缺失症”並非醫學診斷,而是一系列城市問題在現代人類行為和心理上的綜合表徵。現代城市中,人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包括部分孩子童受到的戶外限制、自然景觀的缺失以及電子產品的過度干擾。這類干擾在青少年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如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等問題增加,甚至影響視力。
“然而,在過去,我們從未意識到自己患上了這種‘病症’。事實上,如今大量類似的情況出現,這就是過度的教育競爭。”楊東平在發言中稱,“現在的孩子,學習時間太長了,總教學課時過多。我們的中學每週上課33節,外國中學每週上課23節。我們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上課13000節課,外國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上課5800節課。我們的小學每年放假12周,寒暑假兩個半月。外國中學生每年放假四個半月,寒暑假比我們多兩個月。”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
楊東平介紹,有研究認為,中國的過度教育已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城鎮過度教育的比率已然超過了適度範圍,特別是自2010年到2014年間過度教育的平均比例達到了33.34%。與此同時,由於高技術的發展,產業、職業結構的更新迭代清晰可見,如各大銀行的門店,人工越來越少。隨著職場機器人的使用,那種靠“硬知識”就業的員工也將越來越少。
楊東平以江蘇某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舉例,“學生的在校時間基本上從早上7點持續到下午6點,他們絕大部分時間都被限制在學校環境中。”他認為,這種持續的封閉教育,或者“內卷”的教育模式,其後果是導致學生對學業以外的事物喪失了興趣,甚至缺乏感受和思考的能力。對教育產生厭惡,並逃離。
中丹教育論壇中方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談到,現代孩子在視力、聽力、方向感等方面有所退化,他們更多生活在有電源插座的環境中。“八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兒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他一字一頓,“就是要解放頭腦,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強調孩子應在自然中實現全面發展。”李鎮西表示,“雙減”政策的提出,就是直接指向這一問題的核心,希望給孩子們更多學習的體驗和動腦、動手、觀察、思考的時間。
大自然本身就是教育的意義
“當前世界正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氣候變化加劇,生物多樣性缺失,各類地球資源都在日趨匱乏。轉變心態、探索和實踐全新的生活方式勢在必行,這種轉變應從幼兒教育開始。”論壇上,中丹教育論壇丹方主席、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主席、北菲茵民眾學院前院長摩根·戈德鮑爾強調,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非常重要。他呼籲全社會共同開發全新的教育方法,不僅傳授科學知識,也引導社會行為,更對自然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解。“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認識到與自然的緊密聯絡,並將這種理念融入幼兒園和學校的教學中,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李鎮西直言,我們的教育在很多時候強調“有意義”,這當然是必須的。所謂“有意義”,指的是我們的使命、教學目標、課程設定以及教學手段都應具備明確的價值和意義。然而,這種強調往往是從成人的視角出發的。教育工作者還應從兒童的角度來考慮,“教育本就應該是有意思的,是好玩、有趣、浪漫且充滿詩意的。”他說。
中丹教育論壇中方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
與會專家在發言中有一個共識,即自然環境對於兒童的全面發展和感官學習至關重要,是治癒“自然缺失症”的有效途徑。當前教育過於偏重理性發展,忽視了感性基礎,而感官體驗和情感發展正是透過自然接觸得以實現的。自然是最豐富的環境,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感官,促進其全面發展。
研究表明,每週在大自然中呆30分鐘可提升幸福感,預防心理健康問題。論壇上,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秘書長麗莎·約翰森強調了兒童福祉這一議題,呼籲教育應更多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靈成長,而非僅限於物質生活的豐裕。
據悉,本次大會是中國丹麥教育論壇的第五屆活動。自成立以來,中國丹麥教育論壇每屆主題一直以"教育幸福"貫穿,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專家學者、教師、家長和學生從不同維度分享碰撞"教育幸福"的路徑、方法和成功的經驗探索。
採寫:南都記者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