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紅書上有一個很火的話題,講的是有人聚會發現,40 歲左右的媽媽,一半以上都已經不上班了。
這個帖子立刻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獵奇:這些不上班的媽媽,她們都在幹嘛呢?
她們之中不乏高知人群,還有過光鮮的工作,為什麼選擇放棄耕耘多年的職業生涯?是甘當家庭主婦,是為雞娃,還是追求更自由的生活?
離開職場後,她們過得好嗎?可曾後悔?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找到了幾位正在經歷這樣人生階段的媽媽聊了聊,發現了很多關於生活不一樣的想象——
決定辭職回家那年,我正值職場中的「上升黃金期」,工作帶娃兩頭顧,讓我心力交瘁。
白天讓我媽過來幫忙帶孩子,晚飯後我來「接班」。
時間一久,曾經那個省心的孩子變得越來越黏人。
無數個夜晚,我一邊催促娃刷牙洗漱,一邊應付釘釘群的工作訊息。
好不容易把娃哄上床,娃瞪著眼睛不肯睡,一會要聽故事、一會要坐起來喝水,而我腦子裡全是老闆交代的 PPT。
數不清有多少次,我的心中升騰起一股無明業火,粗暴地將娃塞進被窩,對著他怒吼:「你愛睡不睡!」
圖源網路
在孩子的爆哭聲中,我又深深地痛恨起自己。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尋求關注,需要確認媽媽的愛。可是一個被工作折騰得精疲力竭的媽媽,怎麼可能有耐心陪他「磨蹭」?
我意識到溫柔的底色是耐心,而耐心最需要的是時間。
「錢可以再賺,但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向公司提出了離職。
回家頭兩年,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照顧和教育上。
每一天都是從溫暖的抱抱開始,精心給他準備早飯,手拉手送他去幼兒園,接他放學後我們在小區裡看蜜蜂蝴蝶、回家讀繪本、過家家……
圖源網路
孩子壞脾氣也越來越少,很多好的習慣也開始養成。
之前想要分房,怎麼都實現不了。趁姥姥不在,我們把她房間重新佈置後,3 個星期很順利就成功了。
上小學後,孩子的成績很不穩定,但我堅持每晚陪他學習,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
但這些美好的背後,也藏著很多心酸,偶爾也會覺得撐不下去。
「不用上班」的背面也意味著沒有下班。
有段時間老人生病,家裡醫院兩頭跑的我忙到連哭都沒有力氣。
隨著孩子長大,沒有收入、沒有成就感,焦慮像烏雲籠罩著我。
之前看婚姻綜藝《再見愛人》,我就對傅首爾的老公老劉深深共情了——不上班就是這樣,孩子帶的再好,也不會有人給你鼓掌。
我之前是程式設計師,加班很多,工作壓力也大,自懷孕起我的身體狀況就不穩定,於是就辭職回家休養了。
老公天天加班,孩子一出生,我就更難去工作了,就這樣熬到孩子上幼兒園,剛冒出要上班的想法,就因為意外二胎而掐滅了。
帶兩個孩子,比在公司解決技術問題難多了。在公司產品出 BUG,被領導說幾句就算了,起碼每月的工資按時到手。在家裡,一旦孩子生個病或者哪裡沒帶好,就要遭受全家人的抱怨,還沒有分文的勞動報酬。
不賺錢的日子,我的尊嚴也碎了一地。
記得大寶兩三歲時,推車壞了,我跟老公要錢新買一輛,他直翻白眼:這麼大了還要買嬰兒車,當我賺錢很容易是嗎?
在他眼裡,孩子會走了不需要車了,根本看不見我出門抱娃的辛苦。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每次都是我氣得跟他大吵、甚至賭氣想要離婚,但最後都在他的道歉中妥協了。
今年大寶剛 7 歲,小寶 4 歲。一個送進了小學,一個入了園,聽大家說這個階段就輕鬆了。
前段時間看了很久崗位,想著要不找個離家近的班上上吧。誰知道這一波一波的支原體肺炎、流感,又讓我打消了上班的想法。
大寶抵抗力一直不好,上了小學後,總是第一波被感染生病的。上個月流感剛剛好,緊接著二寶倒下了,低燒了一個星期。
照顧完大寶又照顧二寶,還得注意隔離防止倆娃交叉感染。誰知道這個月的一個晚上,大寶又突然高燒 40 度,我緊張得一夜沒閤眼。
當媽的,就沒有一刻可以喘息下的。這種情況下,也幸虧是我全職帶娃,否則老人根本顧不過來。
這些年不論是孩子打疫苗,還是孩子入園擇校,都是我一手操辦,老公看在眼裡,逐漸理解我的付出,很多事都以我的意見為準。為了讓我安心,他還把工資卡上交了。
離開職場說實話有點遺憾,我之前的工作並不比老公的差,要是一直上班,可能也是個中層管理了。
所以我奉勸那些想要重回家庭的媽媽們,手心朝上的日子不好過,說什麼全職媽媽要找到自己的價值,都是虛的,最重要的是你把經濟大權攥在手裡。
這兩年各大企業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潮,我就是這滾滾大潮中被裁掉的一個。
年紀大、女的、老員工、在生育年齡段,卡滿 bug 的我就這麼回了家。
上班的時候,每天一睜眼就是日報,每天回家天都是黑的,滿腦子都是 OKR、KPI。
春夏秋冬等於 Q1234,陰晴冷暖都是螢幕上變換的數字。
離職後,生活中的一切都開始變得有溫度。
第一個月,孩子去上學,我就每天出去爬山、逛街,回到家做手工、看書、畫畫,去菜市場買一把鮮嫩水靈的小青菜,或者在午後曬著太陽打個盹。
只不過,這樣瀟灑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擺在眼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沒錢。
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減少開銷。
各種沒必要的應酬、社交當然不去;即便和朋友們聚餐,提前說好 AA 也沒啥不好意思的——畢竟我不上班啊!
雙 11 到了,我也不得不避開消費主義的大潮。剛工作的時候也曾經為買包攢幾個月工資,可現在我揹著帆布包,竟然也覺得又輕又方便,一點不比大牌包差。
日子嘛,富有富的過法,窮有窮的開心。
工作日,很多平時想去的地方、出行的費用都可以免費或打折,有的時候甚至能撿到 69 元飛蘭州、上海—鄭州往返 149 元這樣的漏,比起上班賺錢、放假花錢不知道省多少!
隨著在家的時間越來越長,架不住總有來自周圍人、尤其是長輩的「關心」:
聽說我不上班了,就各種勸我都這個年紀了,有份工作就不錯了;還會說女人還是要有自己的工作,否則就看男人的臉色……
這話聽起來真耳熟,和催婚催生的套路一模一樣。
為了讓別人閉嘴,我也開始嘗試做一些兼職和私活。
生活費主要就靠之前的存款和理財;
空的時候做做某魚代發,偶爾也會接一些設計的私活。
曾經做設計不開心的我,現在終於可以去畫自己真正想畫的、喜歡的東西。
我在小紅書發自己的作品,居然很快就有了兩萬多粉絲,幾幅畫還賣了版權。這種快樂和成就感,是之前上班體驗不到的。
收入雖然降低很多,但我發現減少不必要內耗後,反而過得更開心了。
很多人說:你又是玩又是兼職,一點都不像個全職媽媽!
我很想反問一句:為什麼只要是女人,不是「職場女性“就非得是”全職媽媽」?
我是不上班,但也不意味著就必須苦大仇深地圍著家裡和孩子轉;在和不同的人接觸過程中,我反而和這個社會有了更深的連線,孩子也更喜歡現在的媽媽。
沒有人能規定,生活必須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啊。
這些不上班的媽媽的故事,還有很多,有些是主動離開,有些是遭遇了裁員,有些在蓄力重回職場。
人到中年,很難;女人的中年,更難。
即便如此,因為性別和生育狀況而位於職場鄙視鏈底端的她們,也讓我們看到了與之對抗的底氣。
這底氣,是她們這些年的積累,是不放棄的信念,是對家人的愛。
值的一提的是,她們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兩件事很重要:錢和情緒。
錢是自由的底氣:菜菜是本地人,沒有房貸壓力;佳佳媽有老公的工資卡;菲爾有足以支援她一段生活的補償金。
不上班也意味著,需要更強自制力保持生活規律,才不會懶掉、散掉,因為沒有目標而焦慮和消極:菲爾的目標是開自己的工作室;菜菜有著清晰的考證目標和時間計劃。
區別人生的不是上不上班,而是能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現實已經擺在眼前,我們能做的只有跨越它,而不是逃避。
祝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支點,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能力。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