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場我很期待的直播對談,先來說第一場。
我邀請到了育兒暢銷書《養育女孩》、《養育男孩》的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來好好講講,養育男孩女孩到底區別在哪,對不同的孩子怎麼用對力氣。
這次直播主題是:《好的養育,就該“男女有別”》,時間是11月12日20點,也就是下週二晚上8點。
史蒂夫本人親自來中國,機會太難得了,你們如果有什麼育兒問題,也歡迎給我留言或者直播間互動哦。
今天是久違的播客分享。
我願稱之為碎片時間給頭腦增值的作弊大法!特別是沒有時間看書學習的雲閨蜜,一定要試試。
我是一直有零零散散聽點什麼的習慣,早起、做家務,趕在出差的路上,都會順手開啟。每次聽主播們放聲大笑和侃侃而談,睏倦、煩惱也就洗刷一空了。
而且,聽播客真的是打破資訊繭房的便捷方式,當思路順著電波往外伸展,就會滋滋冒出火花:聽到一本好書,知道更多領域的變化,激發出新的見解……日積月累還真收穫了不少!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我最近反覆聽、特別喜歡的節目。讓我們一起在這些播客裡躺平,給大腦和心情做個馬殺雞。
01
巖中花述
我的年度“精神充電樁” /
收聽方式:小宇宙app
我單方面宣佈,《巖中花述》是我年度最愛的播客!
聽名字就大概知道,巖中花述專門邀請的是“從堅硬磐石中綻放出花朵”的女性們。
現在出到第6季了,節目訪談的嘉賓,來自不同的行業,有心理諮詢師、有影視明星,譯者、創作者……在各自領域裡,她們也許不是頂頂成功的,但都是活得非常灑脫通透的女性。
這些女性聚在這裡,聊她們的職業、讀過的書、看過的世界,體味過的人生,討論專屬於那些階段的女性議題。
她們的故事,真的能夠帶給我那種堅韌與溫柔並存的女性力量。
當從生死邊緣掙扎新生的張春說:
“我們一起活下去吧。活到我們都能重新定義這一切,定義自己的活法。”
當“非典型學霸”詹青雲說:
“我從來不是在人群中一下子就能耀眼的人,但是我堅信慢慢努力就會變好。越往前走,越覺得是不是能夠再往前一點?等到回頭的時候,竟發現 已經走了這麼遠。”
當經歷過網暴的張靜初說:
“我只是變成了一個植物,不能反抗,任人踐踏,但很多那些失去生命的人,他們變成無機物了,被降到了存在的最底層,我呼籲女性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權拿回來,不要為了別人而放棄什麼或做些什麼。”
在這些故事裡,我被每一位分享者的真誠深深打動,被這些女性身上所綻放出來的力量,激起一層層雞皮疙瘩!
截幾期內容看一眼:
真好啊,女性豐盛的精神世界,在這個舞臺展現得淋漓盡致
自從第3季,魯豫接棒巖中花述的主持人開始,這個節目在小宇宙上就獲得超高的熱度。我對主持人魯豫也有了很深的濾鏡。
女性播客簡直就是魯豫的主場!在這裡,她鮮活、自在,真實又輕鬆。
我常常驚歎於她的知識儲備,跟每一個嘉賓對談,不管聊啥,話永遠不會掉到地上。哪怕是嘉賓突然提到某個冷門的電影,書,或者藝術作品,她都能接上。我忍不住驚歎:“天吶,她的閱讀量也太豐富了吧!”
對節奏和進展,魯豫的把控能力也非常厲害。她有很敏銳的觸角,總能在你來我往的回應中,層層推進,但完全不會燒腦,聽著播客像追劇一樣舒適!
有時候我腦海裡一晃而過的,沒來得及細想的問題,魯豫就問出來了!連身為心理諮詢師的張春,都連連說,“沒想到我們今天會談到這些”。
這是小宇宙中少數能一口氣聽完,不帶一點口水話的高質量播客,清爽利落,暢快淋漓,真的太喜歡了,強烈安利你們都去聽一聽!
收聽方式↓
02
姐姐好讀
文學怎麼能這麼可愛又生動啊 /
收聽方式:小宇宙app
這是我近期慢跑時的最佳伴侶!——一檔關於女作家與女讀者,在閒聊中親近文學的節目。
看到“文學”這兩字先別怕,這個播客非常非常接地氣,不僅能把你一下子拉進文學的世界,還會喚醒你身體裡湧動的文學基因~
4位主播都是終極文學發燒友,有豆瓣小有人氣的職業讀者曼仔、幽默而不自知的編劇老袁,還有兩位總能給出專業解讀的高校文學“教書匠”xiaojiao和希希。(“姐姐”且打個引號吧,有幾位可能還比我小一些呢)
“姐姐”們聚在一起聊文學,相當好玩,不掉書袋,也不會過度強調性別論。就是女性特有的那種真誠的,細膩的,感性的表達。
我最愛老袁,她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又要來說些不上臺面的話了”;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詩,就直呼“這不是一種詐騙嗎?”
哈哈,她對閱讀最直接的反饋像極了我們每個普通讀者的樣子,特別真誠,但感受力又非常敏銳。
我是從金愛爛那一期入坑的(真的強烈推薦你們去聽)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袁講《你的夏天還好嗎》(這本書我也很喜歡!)給她的感受,她說:
“這本小說特別像在拿一雙一次性的筷子,就是我們去髒攤或者沙縣吃東西,都會給的那雙一次性筷子。它看著是光滑的,但有時候會有一些毛刺,刺到你的手裡,讓你有一段時間,甚至幾個小時、幾天都不舒服,因為它刺到了你的皮膚裡。
但比較尷尬的是,它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疼痛。它沒有傷口,你也沒有辦法給別人展示,那個疼痛只有你自己知道。
小說底下的那些人物也會讓我想到一次性的筷子,他們長得都差不多。沒有經歷過巨大的痛苦,沒有福貴那樣能拿出來說的悲慘人生,都是湧入人海就不會被人記住的普通人,就像是一群時代的耗材,一次性的筷子,你用完了,就會扔掉。
我看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很痛苦,因為我覺得我也是一雙一次性的筷子。”
真的,這個解讀太精彩了!我聽得頭皮都發麻了~
於是從這裡開始,每一期我都追著聽完了,蕭紅,亦舒、薩莉·魯尼,簡·奧斯丁…
幾位“姐姐”的碰撞和互補,以及對人物的細膩解讀,時常會給人意想不到的角度。
比如談到蕭紅,曼仔說,寫作是蕭紅的“非如此不可”,在風雨飄搖的人生中,拼盡全力也要放下一張書桌。
談到亦舒,希希和老袁說,雖然她寫的是言情小說,我更覺得她寫的是世情小說,亦舒的愛情離不開物質,她透過營造這樣的世界,給十幾歲的小鎮青年模擬了一個陳慧珊式的香港都市麗人的想象…
“姐姐”們的討論氛圍也超級好,她們毫不吝嗇地互相欣賞和誇讚:“你說得太好了!”“XX姐姐講得非常好了,我小小補充一下”……
讓我也不由得深深感動,嗯!實在是太好了!
收聽方式↓
03
縱橫四海
一本邏輯清晰的人類使用說明書 /
收聽方式:小宇宙app
這檔播客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網際網路貴人”。主播攜隱melody每一期都會深讀一本或者幾本相關的書,全場一個人solo。
她的音訊,說實話不適合碎片時間聽,動輒3-4小時的單集時長,算得上是播客界的馬拉松了,一口氣真的聽不完,但就內容的精彩程度來講,我不允許我的雲閨蜜們錯過了她。
尤其是喜歡讀書但不太懂,或者無法沉下心讀一本書的朋友,恭喜你,發現了這個寶藏!
同樣講書,和前面的《姐姐好讀》不同的是,《縱橫四海》傾向於學術的、實用類的工具書(內容涵蓋心理學、大腦神經學、身體保健、職場發展等多個領域)的解讀。
就像主播melody對這檔節目的定義——“人類使用說明書”一樣,是一個實用性很高的個人成長類讀書節目。
melody講書很細很深,特別擅長旁徵博引,由一本書帶出很多領域,很多相關內容的延伸,像給你織了一張網,邏輯清晰,資訊濃度超高~有網友說,聽她講書幹得“得就著2L水服用!”
像我自己,讀過一本書除了當下會記錄一些自己的感悟,隔一段時間也會去網上找找相關的解讀看看,就會發現“哇,又補充了一些我沒看到角度,真好啊!”所以挖到這檔播客的時候,真的蠻驚喜的。
雖然內容密集,但聽感其實很好。melody講解的時候,會穿插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她自己的相關經歷,以及其他領域的細節作為補充,不會讓你覺得死板或者費勁,聽完感覺自己不僅是對書,也向外延伸出了更多新鮮的觸角。
小紅書上還有好多人聽完了做成筆記的也可以補充看看
我通常會在飯後遛彎,或者長途坐車的時候聽,同事說自己會在看牙的時候開啟,躺在牙科椅上的1個小時,才會變得不那麼煎熬。
推薦大家先去聽一聽《精力管理》那一期,也許你會回來感謝我的
收聽方式↓
04
野史下酒
古人八卦,用脫口秀的方式講給你聽 /
收聽方式:小宇宙app
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歷史故事節目。
他不僅講歷史,也講名著經典,以及影視劇背景裡的歷史脈絡和作者用意,就是聽著故事也能漲歷史知識的那種!
我最開始是無聊時候點開的,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這個節目的講述風格吸引了。
主播波哥,特別擅長把古人八卦,用脫口秀的方式講給你聽。一邊給你設懸念一邊給你拆解。經典故事、歷史朝代,英雄賢者,娓娓道來。
就好像置身在茶館之中,看“說書人”,杯蓋輕掩,醒木一響,“啪”的一聲,我的耳朵和好奇心都被叫醒~
而且他對經典作品和相關歷史的分析清爽又詼諧,角度也特別“刁鑽”。
就比如講《聊齋》裡的席方平那一期,竟是教你如何在地府裡卡bug?
你知道嗎,我們在所有中國的鬼故事裡看到的,地府、地獄、黃泉,冥界根本不是同一個地兒。
地獄是漢朝以後隨著佛教傳入才有的概念,而地府是道教的體系,後來都被吸納到中國的鬼故事裡,成為陰間的不同城市;
它們的職責也是不同的,我們一般認為底下跟食品加工線似的,刀山火海,油炸小鬼,是屬於地獄的,而地府是不受罪的;還有十殿閻羅,則是不同的行政體系……
我是頭一回聽有人研究陰曹地府研究得這麼認真的。不僅如此,主播每一個故事都是這樣。
比如講《黑神話悟空》就拿著各種相關文字(甚至還有不同朝代版本的西遊記),分析悟空西天取經的真實動機,提出了一個問題“成佛這個結果,是猴要的麼?”
我真的特別佩服他的探究精神和獨到的視角。
說實話,我小時候可太不愛背這些歷史材料和大部頭名著了,但人到中年,重新感受到歷史、經典的魅力,還真得益於這些播客,包括之前給大家分享的紀錄片。
對我來說,它們就是一個個開啟興趣的開關,給了我蠻多驚喜,讓我順著一個點想要知道更多,拓展很多。
自己聽得開心,還攢了很多跟娃聊天的神奇素材哈哈,一舉兩得啊~
收聽方式↓
好啦,今天的播客分享就到這裡了,之前推薦過的也一併給大家放上(),也歡迎你們來留言區裡反向安利哦!
想看更多其他資源分享,可以點選文章開頭《大J研究所》的圖片。
正在團
歡迎閱讀我的新書
解鎖思維模式,做個有能量的“自己”
搜尋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