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相簿
1
講真,你有沒有跟孩子發過脾氣?
孩子最後是恨你還是原諒你呢?
前幾天一個媽媽在朋友圈說:“真的後悔,早上因為兒子出門的時候拖拉了一下,我就吼了他,當時在電梯裡,看到他眼睛紅紅的,忍住沒哭!我想他會不會恨我? 結果晚上回家,他又是歡歡喜喜地叫我媽媽媽媽!還把從幼兒園帶回來的蛋糕餵我吃一半。 為什麼我總是不長記性,想來想去,這脾氣真的被兒子慣壞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能容忍你的壞脾氣。
一種是愛你的人,因為愛你,所以願意包容。
還有一種是怕你的人,因為怕你,只能讓步。
而如果這兩種人合二為一的話,那就是孩子。
他們愛著自己的父母,面對父母那無厘頭的脾氣,最後還是原諒了。
他們也怕父母的壞脾氣,因為那簡直就是他們世界裡的狂風暴雨。
2
以前我上班租住的地方,週末的時候,樓下的媽媽常常一大早就開始罵自己的孩子,凶神惡煞地吼著:
“我跟你說了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記不住!”
“快點!你總是這個樣子,我為什麼生了你這麼一個孩子!“
有時候那罵聲一直持續了好幾分鐘,偶爾還會夾雜著摔東西的聲響。
這個時候你的腦中瞬間就會出現這位媽媽氣急敗壞、齜牙咧嘴的樣子,以及默不作聲的孩子。
而最後冷靜下來,讓媽媽們難過的是,發過脾氣後,自己沒有道歉。
反而聽到孩子說:媽媽,我原諒你了,我知道你罵我是因為心情不好,我犯了錯誤。
孩子們總是善良而選擇性遺忘那些不好的東西。
這真的是造物主賦予他們的超級能力。
當然。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小小的他們也沒得選擇,只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於是有很多的父母就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一不順心就對孩子發脾氣。
很多父母的脾氣,真的被孩子慣壞了。
倘若小小的孩子也會冷戰、也會跟你頂嘴了,那時就會收斂很多吧。
所以很多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就發現孩子變了。
以前可以對他罵罵咧咧,如今說一句大聲的話都會引來極大的抗拒。
親子關係突然就陷入了緊張的地步。
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你一直沒有改變。
那個曾經願意聽你發脾氣的孩子,長大了!
遺憾的是,當父母真正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已經晚了。
因為這個時期,父母是很難走進孩子內心,而且父母的影響力早已削弱。
你還選擇大吼大叫,或者肆意威脅的方法讓孩子就範,不可能有當年的效用。
3
有了孩子之後,我常常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控制脾氣。
可還是有一些失控的時候,讓自己後悔莫及。
記憶最深刻的是小小魚3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教他一首古詩。
本來跟他好好的講,結果根本就沒有用心。
所以一句詞總是背錯。
那天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
直接就吼了過去。
我看到他臉上本來帶著笑的。
就在那一瞬間,笑容凝固了,然後呆了幾秒。
我還沒停下。
但是當我看到他回答我的時候,說話都抖抖索索。
整個身軀似乎也在抖動。
這時我意識到自己過分了。
然後去外邊冷靜了一會,他還是在房間裡沒說話。
等我過去的時候,就看著我。
我說:“我們再來一遍,認真一點,好不好。”
他沒有說話。
“剛剛是爸爸不對,不應該發這麼大脾氣,一遍不會就多講幾遍。”
這時他開始晃動了一下。
“來,坐過來一點,爸爸給你講。”
這時就慢慢靠過來了。
當然,這件事他應該早就忘記了。
可我一直記得。
因為不能因為孩子選擇了原諒,就肆無忌憚的一錯再錯啊。
4
很多的父母,關心孩子的吃穿住行,卻唯獨忽視了孩子心理的發展。
常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人留言說:
“我們當初被打著罵著,還不只是長大了。” “你們如今就是太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了,太慣著了。”
其實,這就是時代的進步,你不能抗拒。
不是如今的孩子內心變得脆弱了,需要呵護。
而是當初還是孩子的我們,內心從未強大,卻無人呵護。
只是如今做了父母,有了這個機會。
在養大孩子的同時,也撫慰或者療愈內心那個曾經傷痕累累的小孩。
而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平和的情緒。
這不是說你就不能有情緒。
而是希望能調整、控制,讓暴戾之氣得到疏導。
因為父母的情緒穩定是孩子人格發展的關鍵。
我們常常覺得情緒是虛無的,因為摸不著。
可是我們卻無時無刻不受其影響。
而且情緒的表達是可以學習的,父母要教會孩子去表達,並且去運用它們。
比如我們會對著自己喜歡的人微笑。
孩子也會學習你的樣子微笑。
而你總是板著臉,對孩子兇巴巴的,對周邊的人也沒個好臉色。
孩子在社交上,也會學你的樣子,對周邊的人板著臉。
可以說,從嬰兒期開始,孩子的情感發展就受著照看者的影響。
在生命的頭兩年裡,各種情緒就會陸續出現。
比如會當你喂他或者抱著寶寶的時候,他們會有滿足的表情。
當尿片溼了,或者餓肚子了,會有厭惡或者痛苦的表情。
看到眼前的東西,會好奇地盯著,或者想著去摸一下。
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也會有憤怒的情緒。
而到了兩歲的時候,會產生複雜的情緒,比如孩子會出現害羞、內疚、嫉妒這樣的情緒。
5
父母的情緒還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從嬰兒時期開始,孩子跟養育者之間開始形成一種獨特的、區別於其他感情的親子依戀。我們稱之為“安全型依戀”關係,這種感覺會伴隨人的一生。
而且會影響到孩子人格發展、社交、情感控制等。
比如在早期(0-2歲)沒有發展出安全型依戀關係,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而父母穩定的情緒就成為孩子“安全型依戀”關係形成的一個核心。
媽媽一般是孩子的主要照看者,倘若媽媽極易情緒化,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孩子會變得無可適從。
常常看到一些父母跟孩子置氣,故意把孩子遺棄在路邊,威脅孩子聽話,否則就不要他了。
然後一個人走掉,非得讓孩子大哭著,然後才折返回來,又是一頓打罵。
還有的家庭,爸爸脾氣暴躁,遇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就發脾氣。
這樣孩子很難形成安全感。
我們一直期待孩子擁有美好的人格品性,比如獨立、善良、寬容、理解、開朗、有耐心、有意志力等等。
而這都建立在一個被愛著、被尊重著,處在一個家庭環境和諧、融洽的個體之上。
請別慣著自己的性子,傷害那個還願意聽你發脾氣的孩子。
(本文為魚爸原創, 圖來源網路,公眾號轉載可聯絡授權,歡迎個人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新書《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熱售中,點選下方小程式可參團購買,謝謝支援,一起成長。
支援原創就在文末點贊,讚賞魚爸,歡迎留言!
您 所見到的,也許就是朋友需要的! 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龍專家”小小魚和弟弟,很幸運與你相遇。魚爸曾是童書編輯,非常喜歡孩子這個神奇的群體,後來回家全職帶娃。
每天用心帶娃的同時,陪娃讀了上千本繪本,也在公眾號分享自己真實的育兒及親子閱讀的感受。平日好讀書和創作,累計釋出了800多篇原創分享,得到了幾十萬爸媽的關注。
這裡沒有條條框框的理論,只有真誠地分享。新書《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熱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溫暖你……
下面這8篇文章我猜你會喜歡
201:請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個陪睡的媽媽,全世界欠你一個擁抱
203:跟孩子哭窮,到底有多可怕?
205:內心強大的孩子是什麼樣子?
206:家有男孩,請好好“說話”
207:好好愛那個發脾氣的孩子
117:養男孩,三歲時需要一個關鍵轉變!
118:千萬不能錯過孩子閱讀的黃金十年!
120:爸爸,決定一個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