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童書媽媽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涉川
不是炫耀牛娃,不是大秀雞娃藝術,而是追問:何為做父母的藝術?何為良好的教育?
三川老師興致勃勃給我們講述了她一個朋友的故事:這位朋友對學校教育相當佛系,把兩個孩子送進美國公立學校,花大把時間陪孩子在運動場上和64格的象棋棋盤邊兒,結果——
大兒子樂水 Warren Wang 非常爭氣,考上了大名鼎鼎的華爾街金融精英的搖籃——沃頓商學院,在四年間同時取得了沃頓商學院本科學位和賓大工程學院碩士學位,以Top 10%的優異成績畢業;
小兒子樂山 Wesley Wang “沉迷上網”,吸吮知識,自學電影製作,作品接連獲獎,被哈佛早申錄取。
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沒過幾天,樂山就以自己的高中生活為原型,寫了個短片本子,用高中最後一個暑假,編劇和導演了《nothing, except everything.》,放到YouTube上一炮走紅,至今吸引近八百萬的觀看量。
這兩個孩子的媽媽,楊鳴鏑老師,是三川老師的好友,也是雜誌《少年時》的創始人,談到她的家庭教育,猛料太多了!
今天的大問題是,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什麼是對孩子真正的愛?有一些你可能知道了,再來受一下刺激,有一些是你意想不到的。
給孩子綻放自我的空間
即使條件完全可以上昂貴私立學校,楊鳴鏑親手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送進了公立學校,原因很簡單:她認為,學校並非唯一學習的地方,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認知和對孩子成長環境的塑造,讓孩子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讓天賦在自由自然的狀態下綻放,去實現他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她選擇了離家近的公立學校,因為這樣的學校三點放學,給孩子很大的空間,讓孩子有大量的時間閱讀、運動、下象棋、做影片和朋友一起玩兒。
11歲時,小兒子樂山開始喜歡拍攝,要求媽媽給他買些道具,一兩塊錢的警察帽子、學生的小筆記本,買不到就自己做。看著兒子用紙糊了一個特別粗糙的頭套,楊鳴鏑笑了,並沒有當回事。
但是,當樂山花幾個小時測試各種角度的燈光時,楊鳴鏑知道,她不能在心裡笑他了。他是認真在做一件事了,從那之後,不管兒子有什麼要求,哪怕特別瑣碎、浪費時間的,她都全力幫助樂山。
孩子的夢想可以很可笑,但那也是夢想。孩子的夢想可以很大不著邊際,但那也比沒有夢想強。
樂山拍電影遇到了很多挑戰,最難的是說服別人一起做事。有一次他因為找不到演員,很沮喪地把頭埋在沙發的墊子裡大喊:為什麼沒有人當演員啊!後來,他就這樣一部接著一部,從找朋友當演員,到找到一些業餘演員,到15歲開始,組織7-8人的團隊,然後20多人,然後60-70人,最後爆紅的《nothing, except everything.》一共170多人參與攝製。
電影《nothing, except everything.》海報
好萊塢著名經紀公司WME嗅到人才和商機,打破常規,捷足先登和樂山簽約,那時樂山19歲。美國著名導演Darren Aronofsky主動找上門來合作,問他是否要從哈佛退學。好萊塢多家制片公司競標拍攝權,最終,索尼影視勝出,其相關負責人,感嘆自己幾十年影業生涯中,樂山是第一位在大學宿舍裡跟她談判的電影製作人。
在一次當地圖書館的活動中,曾經有個孩子問樂山:你怎麼如此自信,和好萊塢大亨們談判?樂山回答說,我從最小的事情做起,每件事都做到我能力允許的最好,一直做了八九年。
這期間,楊鳴鏑一家全力給孩子支援,甚至爸爸親自出演過兒子原創小電影的違章司機、醫生等角色。
如果說家庭氛圍什麼最重要,楊鳴鏑老師認為,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讀書的環境。她到現在都還記得,上大學的同學對她感嘆:你家裡好溫馨啊,有那麼多臺燈!
“我真的去數了一下,家裡果然到處都是檯燈,我之前一直也沒有察覺到,爸爸怎麼在家裡安了這麼多燈!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也給家裡裝上了很多臺燈,這就是最好的家庭傳承吧。”
在家裡,有文化的人是“地位”最高的。楊鳴鏑說:“我媽媽是家裡事業上成就更高的那個人,可她卻非常欽佩我的爸爸,透過媽媽的態度,我知道什麼更重要。媽媽身體力行地告訴我,有文化比有成就更有價值。”
一個家庭對閱讀和文化的尊重,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
書的空間隨著四季變化
16歲的時候,她隨父母搬家,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地方的時候,收到了一封父親的信,信中寫道:我知道你搬家後沒有朋友,會感到很孤獨,我已經訂閱了大批雜誌,從郵筒裡可以收到很多新鮮雜誌,這樣你就不孤獨了。
因此,她每個月都有很多雜誌可以讀——小說月報、十月等,“這些雜誌讓我非常期待,我每個月都在思考為何還不來,這樣的期待讓我感受到生活非常美好,創辦一本雜誌的願望就深深地埋在心底。"
愛的能力,才是最珍貴的傳家寶
有什麼是學校的教育普遍稀缺、家庭教育最應該給予孩子的?
愛的能力。
在英文裡,有一個詞語可以詮釋愛的能力——“情感支援emotional support”。我們談論愛的時候,不一定都是激情之愛。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愛的能力,也是一個家庭代代傳承下來的。
楊鳴鏑說,她印象最深的,是父親講述的自己上大學的故事。當年父親選擇去參軍,爺爺對他說:你不要去參軍了,我供你念大學。父親堅持要去參軍,甩開奶奶的手就走了。在軍營裡的一天,父親在軍營裡的山頭上,看著遠處的大學裡燈火通明,心中湧起一種渴望:能唸書多好…..
父親現在已經91歲了,愛的期許、對待愛的態度,也代代傳承下來。
“其實小孩需要花時間去尋找自己的路,在這個過程中,他能夠看到你和他站在一起,不管他們遇到什麼,你都會支援他,我覺得這挺重要的。”
在楊鳴鏑眼中,所謂愛的能力不是你愛不愛孩子,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而是,你能否意識到,什麼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不是overparenting去幫著孩子背書包、陪著孩子做作業、幫著孩子處理和決定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而是允許孩子獨立和我們不同,無論多麼不同;允許孩子建構自己的夢想,無論這是不是我們自己的夢想。
因為最終,他們能繼承原生家庭好的價值,也能背離原生家庭的羈絆,才可以得到真實的成長。”
善良是可以學習的能力
一個家庭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楊鳴鏑的家庭也在她剛創辦小多(《少年時》的公司)的時候,遭遇了重創。
當時她家的房子正在裝修,可能是電路出現了問題,凌晨兩點牆燒起來了,然後一聲巨大的爆炸,所幸她和先生看了晚場電影剛剛睡下,比較警醒,拉起三個熟睡的孩子(當時侄女也在她家過寒假)跑出來了,打了消防局電話,幾分鐘後消防員到了。
五個人坐在車裡,默默地看著房子在燃燒,沒有人說話,只記得老大說了一句:我攢的錢還在裡面……
突然,一輛紅色的車出現在他們車邊,一位女士探出頭來說,跟我走,我帶你們去我工作的酒店。楊鳴鏑後來才知道,她先生是消防員,他的BB機被火警啟動,夫婦二人同時衝出房子,一個奔消防局開車,一個直接來家裡帶她一家人去酒店。
後來楊鳴鏑家在半年後動工重建的第一天,這輛紅車又出現了,女士探出頭來說:我恰好路過這兒,看到你們動工重建家園太為你們高興了。
“天啊,那一刻我相信,世上真有天使存在。我從此再沒有見過她。”
火災後整棟房子都被燒燬了,再加上楊鳴鏑媽媽的帕金森綜合症病情加重,那段日子,她在開車去公司的路上,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在此之前,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強者,似乎什麼事情都是別人來尋求自己的幫助,但這一刻,突然感覺自己變成了弱者,內心很難接受。在寒冬裡無家可歸、帶著一家老小搬進酒店之後,她才感受到了,什麼是一家有難、八方支援。
火災第二天,為了讓孩子們有正常的生活,楊鳴鏑還是把他們送到了學校,下午放學回來時,他們穿著不知道是誰家的羽絨服,裡面的衣服也換上了半新的,還揹著新書包,放著各種文具書本,甚至還有老師放了孩子歷年的成績單……
“鄰居們送來了各種衣服、還有食物,孩子的學校還發起了募捐,送來了一張大支票,支援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日子。”
後來楊鳴鏑心裡一直想著為學校做點什麼,看到學校外的小花園需要修葺,寫了1000美金的支票,又不太好意思拿出去,不知道這些錢是不是夠,支票就一直放在抽屜裡。
後來學校的小學校長得癌症去世了,大家想要重建小花園,作為對校長的紀念。就像是冥冥之中上天在幫助自己實現心願,楊鳴鏑問了最高的捐助數額,便寫了支票,捐贈給了花園一張桌子,學校邀請捐助者一起參加小花園落成典禮,一家人穿戴整齊都去了,這個小花園也是她現在散步常去的地方。
這樣的經歷,讓孩子們深受影響,兩個孩子都是全美的國際象棋大師,火災後第三年,在社群裡創辦了一家非營利機構CHESSanity,教授社群的小朋友們下象棋,用這些錢,捐助給全美的貧困學校象棋和棋盤。
時至今日,這個機構已經辦了11年了,惠及全美47個學區的501所學校,一直到哥哥、弟弟離開家上大學,又把機構託付給了爸爸。願意奉獻的新一代棋手們也在步他們的後塵,繼續參與機構的志願活動,回饋社會。
哥兒倆的公益組織CHESSanity應贊助學區的邀請,給三個小學開設初級象棋班
兩個孩子在給《少年時》投稿的文章裡講述了他們的這段經歷:
學校過度的安全預防措施實則是不安全感的表現,在這些學校,犯罪填補了學生早期生活的空白。我們發起了【捐助一所學校】的倡議,想要解決這些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幾所小學授課之後,我發現我期待的影響力已經達到,這些年幼的孩子們開始利用他們的空閒時間來研究《鮑比·菲舍爾教象棋》這本書。
我們終於填補了他們生活的空白。無論是他們下棋時的迴盪在樓裡的誇張的歡笑聲,還是我上課時整個教室裡籠罩著的專注的寂靜,抑或是我和弟弟收到的來自感恩的父母的小小的微笑或者一聲聲謝謝——毫無疑問,我將永遠珍惜和這些孩子在一起的經歷。
大獎也比不上小小孩子們寫來的感謝暖心小卡片
一個家庭遇到的困難,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困難中收穫的善意,可以促使孩子走向心靈的成長,從一個索取者變成一個付出者。善意是迴圈的,當我們付出善意時,善意也會繼續迴圈下去。
做父母,是遺憾的藝術
每次採訪、直播,主持人都很熱衷於問楊鳴鏑:你是如何把孩子培養得這麼優秀這麼好的?你看看孩子取得了什麼成績、獲得了什麼獎狀,似乎都是父母成功養育的勳章。
楊鳴鏑卻說:做父母,是有很多遺憾的。這種遺憾,很難在外面對人言說,卻是一個家庭真實的樣子:都有雞飛狗跳、都會犯錯。
有一次孩子拿回家一張獎狀,爸爸很開心,孩子卻直接把獎狀扔進了垃圾桶,說:這是給你的,不是給我的。
14歲時,樂山對電影痴迷,但距離取得國際象棋國際大師稱號 (IM)還有一步之遙。他問了爸爸一個靈魂拷問:“爸,你以為我真的喜歡下棋嗎?”爸爸被問懵了。
爸爸從他五歲就開始培養他下棋,當時他已經拿到國際棋聯大師頭銜(FM)和九次全美冠軍稱號,很大的榮譽了,孩子卻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話。
其實他很早就已經對電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了,父母卻還矇在鼓裡。
“我再去回想,看孩子以前的錄影,我發現我們做父母,真的很瞎。因為他從三四歲就開始畫很多的畫,六七歲開始寫文章做原創的遊戲,七八歲就開始拿自己的連載小說作品去賣,後來自學三種樂器,這個孩子明明就是對文化對藝術感興趣,我們卻還在那推著他下棋。”
做父母,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楊鳴鏑坦誠說出這些遺憾的時候,何嘗不是對天下父母的慰藉呢?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家庭教育,有時我們會著急、有時我們會犯錯,那也沒有關係,父母和孩子,本身就是在共同成長的。
樂山與索尼影視簽約那天,楊鳴鏑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
“想起樂山剛剛開始寫劇本拍片的時候,爸爸是他原創小電影的違章司機主角,後來逐漸退居當醫生配角,然後是被主角叫住的路人甲群眾演員,最後變成開車鏡頭一閃的背景演員,到了最近拍的一部短片,終於沒有任何角色演了。
這像極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逐漸退位,像極了紀伯倫《致孩子》詩中的話: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弓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編輯後記
當我談論家庭教育的時候,很多時候談論的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孩子沉迷網路什麼辦?
當我們太專注於具體問題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問題背後更本質的大問題:什麼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
楊鳴鏑老師說:
一個受過教育的人,能夠自己掌控生活,自己做獨立的決定並承擔後果和責任;
一個受過教育的人,能夠看到別人的觀點和處境,允許萬眾不同;
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懂得愛的侷限、獨立的價值和對不同生活的想象。
這時候我們可以說,接受教育不是讓孩子們去適應現實,而是可以打破現實的藩籬,改變世界。
童書媽媽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書評論人、TEDkids智庫專家、中國營地聯盟理事,親自下場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閱讀寫作教育者,致力於用順應天性的閱讀法與寫作法讓更多人愛上閱讀,享受寫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愛寫作》(即將出版)。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