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投資設立紅綠燈的典型辦法,就是設定負面清單,什麼事情不能做、底線在哪裡,都要講清楚。一定要設紅綠燈的話,也是提出大的方向和目標,同時也要防止回到政府讓幹什麼才能幹什麼的老路。
——劉世錦
劉世錦: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劉世錦 | 文
如何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解決好預期不穩、資訊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當下各界共同關切和討論的重大議題。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改革開放應該說是始於撥亂反正,幾個大的時間節點,思想解放,理論突破,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紀70年代末,我們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90年代初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本世紀初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等等。
其實在這些節點上,我們回顧一下,當時都是有可能有兩條甚至更多的選擇,朝這邊走還是朝那邊走,但是我們選擇了事後來看是一個正確的道路。這些都是立足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拋開原有不切實際的理論束縛,極大解放社會生產力,推動中國經濟邁上新的臺階。
現階段我們要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們需要更多的依靠創新驅動,所以,我們比以往任何時間都需要理解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我認為我們應該以企業家精神為引領,在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推動企業產權和治理結構改革方面應該有一些大的理論和政策的突破。
我想講這麼幾個問題:
第一,要把企業家和資本家區分開來,我覺得這是一個理論問題。
工業革命初期是有本錢的人才能辦企業,資金提供者和企業的創辦者往往是合為一體的,當時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二者的不同,通俗地說資本家辦企業。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企業所有者、創業者和經營管理者封閉的現象,特別是熊彼特提出創新理念以後,人們逐步認識到企業家的才能或者精神是一種特殊的能力,所謂企業家才能或者精神,是指被稱為企業家的那部分人,他們是擁有好奇心、遠見、洞察力、冒險、探索、堅韌不拔、組織協調力、執行力等一系列特質。
主要職能就是組合利用包括資本勞動力、土地、技術現在還加了一個數據等等各類資源。所以我們說企業家才能和精神實際上是組合資源的資源,是高於資本的一種更為稀缺的資源,所以提供資本和有效組合利用,包括資本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這是兩種不同的能力。或者說我們通俗講的資本家和企業家,他們所從事的是兩種不同型別的職能,所以把這兩個是要區分開來的,不能混為一談。
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和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資本的人數量是大量增加,比如說中國現在已經形成上億人參與的資本市場,如果我們現在一定要找個資本家,你應該在這個範圍之內來找。
所以我想這個情況和工業革命初期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第二,改革開放以來,具有企業家才能的人識別並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組織各類資源創辦發展了大量充滿生機活力,具有創新進取精神的企業。他們通常是白手起家,我們所熟知的這些著名的企業,還有大量的不著名的企業,那些創業者開始的時候是有錢人嗎?是資本家嗎?基本上都不是,白手起家。
咱們通俗地說“窮光蛋 要思變”,過去叫“要幹要革命”,現在就是“要起來辦企業”。投資者更是看中了他們的企業家才能才把資本給了企業家,是因為投資者知道企業家比他們能夠更加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資本,所以企業家才能和精神對企業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型別的勞動。
之所以可以把它看成一種特殊型別的勞動,因為市場依照按勞分配或者按要素分配的原則給企業家以報酬,這個跟我們平常講的剝削不是一回事,即使企業家報酬多了也成為資本的提供者,與企業家才能這兩者是能夠區分開來的。
如果某個企業家不再具有企業家才能,投資者也不會把資本提供給他們。
第三,一個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社會,應該使具有企業家才能的人脫穎而出大顯身手,企業家才能其實是一個裡面一部分人才具有這個才能。
這個社會關鍵是你得識別它,你讓他們有一個成長,能夠有露頭的機會,我覺得這可能是關鍵的一點。
現在的企業是以企業家精神為核心的組織形態,企業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是否有效,一個關鍵的指標也就是能否使具有企業家才能的人,充當主角。
民營企業通常是由企業家創辦,歷史包袱不多,客觀上容易使企業家才能得以施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家精神在一個人身上能夠持續始終,內外環境的變化,治理結構的缺陷,也包括二代接班,都可能引發民營企業家精神的衰退或者斷檔,相當多的企業我們看到繁榮期並不長,可能也就十幾年。
百年老店更是少見,企業家精神不可持續是一個主力,而國有企業脫胎於政企部分的傳統計劃體制,經過多年改革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仍然擺脫不了行政化、官僚化、甚至極端化的困擾。
我們看到這些例子,有的新國企在市場競爭中表現也不錯,辦的也相當好,但是你仔細研究,你會發現它背後往往是有那麼一兩個具有企業家才能和精神的領導者,但是坦率地說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是常態。
國有企業我們現在講國企要改革,國有企業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改革是否到位,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才,能否發揮主導作用,仍然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第四,企業家才能和精神作為一種特質,一種精神狀態,它體現在具體的企業家身上,如果這種體質和精神不復存在,那麼這個人也不能稱其為企業家。
所以,一個被稱為企業家的人能否始終名副其實並不具有必然性。企業家作為具有特定的能力和精神狀態,同時他們作為經濟人、社會人必須遵紀守法自我約束加強道德修養,企業家的身份並不能提供特權,相反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方面應該說正反兩方面的例子都不少,有一些曾經的企業家或進行不正當競爭損害消費者和公共利益,或過度膨脹重大決策失誤,陷入嚴重的風險或危機境地,或官商勾連公期私用敗壞社會信用和風氣如此等等,這些年這些例子已經很多。
這些作為與企業家精神毫無共同之處,恰恰是企業家精神衰落,或者被丟棄的後果,這個都是需要引以為戒的。
第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成熟,不同所有制資本股權多元化和相互融合成為常態。比如大型央企境外上市,有大量的海外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而民營企業的股東中也不乏直接或間接的國有股東,現在我們要找到純粹的國企或者純粹的民企事實上越來越困難。
那麼按照所有制出身劃定企業性質和類別越來越遠離企業和市場的實際,更重要的是,這種劃分實際上低估企業家才能和精神的作用。按照這種思路資本的屬性,資本所有制屬性它的地位和作用是第一位的。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甚至更低,實際上這對企業組織結構是缺乏正確的理解。
正像我剛才講的在現在市場經濟競爭中,企業家是組合包括資本在內的各種要素資源的資源,是重要性高於資本的資源,我們現在經常講一句話說是要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過去我們是要素驅動,現在我們要轉向創新驅動。
其實資本實際上是一種要素,企業家才能體現的是創新,所以我們講企業家才能優於資本或者高於資本,這個其實也是我們現在經濟轉型的要求。
資本所有者可以挑選好的企業家,但是它不能代替企業家,因為這樣的話也才符合資本所有者的利益,所以我們現在需要擺正企業家才能和精神,也包括資本在內的其他生產要素的關係,使企業家才能和精神充當主角,這應該是各類企業治理結構變革的核心要義,對提高企業的活力、競爭力、創新力至為關鍵。
對民營企業如此,對國有企業更是如此,一個具有合格或優秀企業家的國有企業,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對完成國家賦予的戰略職能更是不可或缺,另外企業家精神簡單的說就是創新精神,不僅各類企業需要,進一步說各級政府官員,特別是政府的主要領導者也需要,我一直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地方競爭,而地方競爭過程中我們地方主要領導人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
企業家精神翻過來Entrepreneurship,實際上它指的就是一種開拓、創新、冒險這樣一種非常非常少見的這麼一種精神,簡單說就是創新精神。
所以我們下一步我想中國經濟下一步要發展,就是地方主要領導者的企業家精神也至關重要,依照上述對企業產權和治理結構的認識,需要對企業分類作出相應調整,不在區分國企民企這是我們一個建議,而是按照企業的規模技術就業等特點進行分類,並出臺相應政策,同時對投資者按照所有制分類,企業就不要分類了,按投資者進行分類。
這樣的調整也符合國際慣例。事實上按照所有制對企業的分類,是傳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留下的痕跡,現在已經有必要也有條件正本清源迴歸常態。
第六,在糾正所有制歧視方面,應該取得實質性進展,要改變行業准入、專案招標、資金獲取、國家安全等方面國企、民企不平等的潛規則。
以此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形成相關行政監察社會監督法律訴訟等制度,允許和鼓勵平臺企業特別是大型科技骨幹企業,大膽投資積極創新,參與國家重點專案建設,實現常態化,負面清單為主的管理。
前一段時間的討論,對企業投資設立紅綠燈的問題,紅綠燈是前段時間引導規範資本行為的通俗說法,其實設紅燈的典型辦法,就是設定負面清單,什麼事情不能做、底線在哪裡,都講清楚。一定要設紅綠燈的話,也是提出大的方向和目標,同時也要防止回到政府讓幹什麼才能幹什麼的老路。
在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的問題上,通常政府並不比企業更聰明,更瞭解市場情況,也不會承擔決策失誤,這些年並不少見情況是政府倡導的企業往往是一哄而上,資源錯配產能嚴重過剩,更要緊的是創新是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你像咱們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一個以前都沒做過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對它的要求也過高,實際上他批了可能也不一定要負責任。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批,實際上創新的大門也就關上了。所以還是要擺正政府和企業的關係,政府可以剔除負面清單也可以對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走勢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在此前提下,把選擇權還是交給企業和市場,這樣的話才能推動創新和增長潛能的充分發揮。
(注:劉世錦,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本文系他12月8日在上海的發言)
本文選自:商聞。
編輯:米果。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絡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