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雨,編輯:小市妹
自9月底反彈至今,A股已有多個熱點板塊相繼爆發,券商、半導體、軍工、低空經濟等輪番登場,各領風騷。
事實上,還有一個行業也正在悶聲發大財,其未來幾年的潛在空間絲毫不亞於上述板塊,但近期市場似乎並未給予應有的重視,這個行業就是特高壓。
【從發電到輸電】
從底層邏輯來看,此輪特高壓景氣週期是風電和光伏狂飆之後的必然產物。
2022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佈局方案》,提出到2030年規劃建設總裝機455GW的風光基地,其中大部分電力需要透過特高壓外送。
按原計劃,“十四五期間”將新增電力外送需求150GW,“十五五期間”將新增165GW,總計315GW。然而截止到今年年初,現存外送通道的送電能力只剩下約40GW尚未利用。
換句話說,從2024年-2030年,整個外送通道缺口達275GW。以單條特高壓直流對應10GW風光大基地外送規模來計算,2030年以前還要再建成28條特高壓線路,而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之前已累計建成投運的特高壓工程加起來也不過才39條(20直19交)。
在《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當時給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風電、光伏發電量佔比達到16.5%左右。但現實的發展遠超計劃,到今年上半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已達11.8億千瓦,約佔全國發電總裝機的38%,上半年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為9007億千瓦時,已經佔全部發電量的約20%。
如果風電和光伏繼續超預期發展,那特高壓的建設規模恐怕也要跟著往上提。
“十三五”期間,國內特高壓投資2800億元,到“十四五”這個資料提升到3800億,根據東吳證券的測算,“十五五”特高壓的總投資額預計將在5000-6000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十四五”期間規劃的特高壓專案有很多都被延宕,今年和明年將是集中開工建設期。
綜合所有這些因素,未來5-6年,特高壓產業相比上一個週期已經有翻倍的潛力,且產業規模決定了其完全有資格成為市場的一條重要投資主線。
【從估值到業績】
特高壓產業鏈雖然環節眾多,但附加值高的核心環節卻並不多。
以金上-湖北±800kV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裝置與材料招標資料為例,該專案2023年共招標並公示了147.43億元裝置材料,將不直接參與電力傳輸的鐵塔和線路金具排除,僅從分裝置招標金額量來看,排名前五的零部件分別為換流變壓器(34.8億)、導地線(19.6億)、換流閥(13.3億)、絕緣子(8.0億)、電容器(5.4億),佔全線路裝置總金額的比例為23.6%、13.3%、9.0%、5.4%和3.7%。
這些細分領域基本全部握在大型上市公司手中。
比如變壓器主要由特變電工和中國西電霸佔,根據國網2020—2023特高壓裝置招標資料,兩家企業換流變壓器在特高壓直流工程中的市佔率分別高達34%和31%;再比如換流閥,國電南瑞在國網2020—2023特高壓裝置招標中獨佔換流閥50%的市場,中國西電則拿到21%的份額;此外在導地線領域中天科技和特變電工合計市佔率在40%左右,在絕緣子領域創元科技和大連電瓷加起來也有超35%的市場份額。
在整體都有向上機會的情況下,此輪特高壓建設週期還有一個重要的結構性變化,就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普及。
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能獨立控制有功和無功功率,可四象限執行,能獨立實現整流和逆變,在解決遠距離、大容量弱交流系統和新能源併網系統方面有獨特優勢。基於此,柔性直流輸電正快速取代傳統直流輸電,而這一發展路線的轉變將直接重塑特高壓固有的利益格局。
上文提到過,傳統直流輸電中主裝置投資主要以變壓器為主,但柔性直流換流閥價值量巨高,約為同規格常規直流換流閥價格的3-4倍,這使得換流閥在柔性直流輸電主裝置中的價值佔比達到50%以上,直接反超變壓器成為新的核心。
2024年10月31日,國網電子商務平臺釋出第五批特高壓裝置中標候選人,本批次特高壓裝置總規模超過87億元,其中換流閥招標規模達到43.46億元,幾乎已經總招標規模的接近一半。
從具體訂單資料來看,這塊蛋糕基本被常州博瑞(國電南瑞子公司)、中電普瑞(國電南瑞子公司)、中國西電、許繼電氣四家均分。很顯然,隨著換流閥的地位超過變壓器,國電南瑞的風頭也蓋過了特變電工,這也就是為什麼後者的股價始終不盡如人意。
任何一個行業,其行情演繹都必然會經歷估值驅動和業績驅動兩個階段,特高壓從去年以來持續拉昇,目前板塊平均PE在30倍左右,如果剔除2014年超級牛市帶來的估值擾動,這個資料已經基本回到歷史平均估值水平。
所以,接下來行情將主要由業績驅動,相關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已經開始兌現,接下來在策略上應該去弱留強,跟蹤國網招標資料,主抓業績彈性大的核心企業,尤其是上述重點提到的國電南瑞、中國西電等企業。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