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兒乾貨#
新希望六合自從2013年“劉暢”接任董事長以來,轉眼已經過了10年。
我相信這十年她一定很不容易。
上位之初,如何接管這麼龐大一個上市公司,肯定傷透了腦筋。
好不容易完全掌控,到2020年大舉擴產養豬業務,卻連虧三年,外界一片質疑之聲。
不過已經成熟的劉暢似乎依然很堅強,在2023年吹響“凜冬之戰,即是生存之戰”的號角。
她當然知道現在面臨的是什麼,更知道新希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而且困難上升到“生存”的高度。
那麼這位80後的女董事長,能帶領新希望打贏這場生存之戰嗎?
一、生存之戰
新希望是否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當然沒有,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新希望的家底並不薄。
但是非常艱難也是真的,2021年虧損95億,2022年虧損19億,2023年三季報虧損45億。
意味著近三年已經虧損了159億,並不是小數目,而且如果按照2023年第四季度的商品豬價格,創了整年的新低,必然還是虧損。
所以這三年虧損,超過了2016年~2020年這四年淨利潤的總和。
不得不說形勢確實很嚴峻,而且生豬價格現在都還在低位。
從2023年8月份的頂峰17.61元/公斤之後,就一直下跌,這個月的上旬甚至還跌到了13.43元/公斤。
這種行情下,不只是新希望不好過,其實養豬三巨頭都很難。
牧原股份算是相對來說最舒服的,因為2021年和2022年並沒有虧損,只是2023年虧損了16.79億,而且第三季度還賺了11個億,只是2023年上半年虧了。
溫氏股份2021年也虧了135.48億,2023年三季報又虧了45.9億,同樣第三季度也賺了2.5億。
這樣算起來溫氏近三年總共也虧損了181.38億,這個金額比新希望都還高了22個億。
雖然都是難兄難弟,但是虧損的原因還是有所區別。
很多人都簡單的把原因歸結為生豬價格,當然這是很大一個原因,豬肉價格非常好的時候,當然足以掩蓋所有不足,反正都能賺錢,豬肉價格非常低的時候,一個都跑不了,全都虧損。
但是除此之外,各企業也還是有自身原因的。
比如溫氏的合作農戶佔比一直較高,雖然資金壓力會小一點,但是成本和抗風險能力不如自繁自養。
再比如新希望前幾年擴產太快,管理沒能跟得上,所以別人虧他跟著虧,別人微利他還是虧。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劉暢才會在去年的中秋節,給全體員工寫了封信,我看了這封信的全文,有三段很重要。
第一段:
“原材料價格波動頻繁,豬價持續低迷,社會庫存高企,終端消費疲軟,種種外部的被動因素,讓公司處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環境。”
第二段:
“我們已經告別了增量時代。在這樣的外部被動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就是進一步提升效率,進一步嚴控成本這兩點,以保持公司的競爭力。持續追求淨利潤,這是當前戰略和戰術上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務!”
第三段:
“行業過冬時,我們首先是要相信,我們所從事的農牧業,有其自然規律和生命力,她註定是生生不息的。”
第一段是外部原因,中規中矩,很多行業都有這個影響,不只是養豬行業。
而且在大環境下所有企業都是公平的,並不是只有新希望才有的困難。
第二段是自身原因,意思表達到位了,但是用詞不夠誠懇,可能是考慮到面子問題。
說白了就是管理沒到位,成本沒控制好,所以要降本增效。
我覺得這沒什麼,漢武大帝一代雄主,晚年反省,頒佈“輪臺詔”,直接認錯,單拿這個行為來說,後世沒人不敬佩。
沒有完美的企業,也沒有人不犯錯,有問題不要緊,勇敢承認,努力改進,就是很好的事情。
不過作為一位愛美的女孩子,害羞一點也正常。
對於這場生存之戰,劉暢確實在竭力奮鬥。
首先從管理上來看,成立了“豬BG”,開始更加註重一線,這是組織結構的重大調整。
再從成本控制上來看,細節非常多,比如從2023年的下半年開始,以劉暢為首的高管,都不發工資了,而且內部聚餐要從簡,不準再喝茅臺。
再比如北京的總部,原本是兩層樓,縮減成半層。
這類行政上縮減開支措施還有很多,雖然每一項可能金額都不大,但是蚊子腿也是肉。
從這些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式來看,劉暢已經成熟了。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我認為就是能夠直面問題,並且有斷臂求生的魄力。
新希望除了在內部執行降本增效之外,同時還做了非常多的取捨,典型的就是賣資產回籠資金。
二、瘦身過冬
新希望從2020年資產負債率突破50%以來,由於持續虧損,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導致現在負債率高達72.76%。
如此高的負債,經營現金流淨額卻只有幾十個億,讓賬上現金非常緊張。
所以從2022年開始,新希望就開啟了“瘦身計劃”,不斷出售旗下資產。
僅算大額出售就有四件之多。
首先2022年12月27日釋出公告:
把川渝地區的11個在建豬場,以9.27億的價格賣給了興新鑫農牧。
而且裡面包括約4.3億的股權價款,還有約4.97億的債權。
新希望是“興新鑫農牧”的參股方,成都天府鄉村發展集團持股60%,屬於國企,新希望持股40%。
原本是計劃合作養殖,但是新希望不但沒錢繼續投入,自己還急需資金。
所以把這11個豬場的股權和債權都賣了,回款9.27億。
然後四個月之後,還是這個“興新鑫農牧”。
這一次還是川渝地區的7個豬場,以13.17億的價格轉讓。
本次轉讓要複雜一點,因為涉及到擔保,建議仔細去看該公告原文。
然後到了2023年12月份,又賣了兩個專案。
先是食品加工專案。
新希望把子公司“德陽新希望”67%的股權,以約15億的價格,賣給了“海南晟宸”。
其實海南晟宸也是新希望100%控股的子公司,而且只是一個投資平臺,並沒有實際經營業務。
德陽新希望原本是五糧液的全資子公司,2021年以6102萬的價格,賣給了新希望,主要做食品深加工。
然後在同一天,又有了第四起出售公告。
這次交易是新希望把“中新食品”51%的股權,以約27億的價格,賣給了“中牧集團”。
公告的說法是“引入戰略投資者”,確實沒錯,兩家公司沒有關聯,屬於實實在在的出售。
上面這四個出售專案,總金額大概64億。
從交易細節來看,新希望上市公司等於是砍掉了食品加工業務,一部分給了新希望集團,一部分給了新投資者。
意味著新希望六合這家上市公司,未來只有飼料和養豬這兩大業務。
從往年的業績結構來看,這兩塊也是大頭。
按照2022年的資料,飼料營收792億,豬產業營收224億,兩者總共1016億。
意味著砍掉那些專案後,新希望依然還是千億營收的巨型企業。
除了賣掉18個豬場之外,還退租了一大批豬場。
新希望快速擴張的模式是“自建+租借”,不然速度做不到這麼快。
2019年的時候,新希望生豬出欄量才355萬頭,2020年就猛增到829萬頭,而2023年生豬銷量更是高達1768萬頭。
如此快的增速,自建豬場肯定來不及,所以從2022年開始,新希望就採取了“三七模式”,70%租借放養,只有30%自養。
這麼多租回來的豬場,租金無疑是一大筆開支。
所以2022年就退租了178個豬場,2023年前三季度又退租了41個。
當然退租也不完全是縮減開支的原因,因為新希望現在自己的產能大概是500萬頭左右,而產能利用率只有一半。
另一半都是剛建好沒多久,也可以投入使用了。
三年前新希望的口號是“年出欄4000萬頭”,不過從2023年後就不再追求出欄量目標了。
事實上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完成這個目標了。
即便不出售豬場,也不退租,要達到4000萬頭,意味著規模還得翻一倍,這不現實。
要把虧損的一百多個億賺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本次瘦身之後,新希望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出欄量,應該都不會超過2000萬頭。
三、現狀
新希望當下的困難是實實在在的,資本市場也給出了相應的待遇。
2019年之前,公司股價都只是在10元以下上下小幅度波動,但是到2020年,頂峰時期高達42元,這麼短的時間翻了4倍。
一時風光無限,市值曾逼近2000億。
然而如今卻跌到只剩386億,簡直不能用慘來形容。
但是從創始人“劉漢元”最近一次公開採訪來看,新希望似乎並沒有外界想的那麼誇張。
其實他不止一次說過:
“新希望不會倒、不躺平、不焦慮,新希望要活120歲。”
新希望能不能活120歲,這個肯定不知道,但是短時間內倒閉,也不至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劉永好自己說的,他說:
“好多企業都說要“擰毛巾”,毛巾擰一擰總有水,有水就能熬過去。相比之下,我們可能是一條浴巾,40多年的發展讓這條浴巾儲水更多。”
這句話雖然出自劉永好之口,有自誇的嫌疑,但是新希望的家底,不用懷疑,肯定比外界想的要厚。
所以是不是浴巾不知道,毛巾肯定是沒問題的。
第二個是2024年1月份的投資者關係活動傳達出來的資訊。
我看了整個溝透過程,有這麼幾個重要資訊。
問:
生產情況如何?
答:
PSY從年初的21提升到25,斷奶成本從年初的400多元,下降到334元/頭。
問:
2024年的出欄規劃和成本目標是多少?
答:
預計平均成本下降到15.5元/公斤。
不過沒回答出欄目標。
問:
成本改善如何?
答:
能繁母豬的轉固成本從年初的4500~4600元/頭下降到2800元/頭,明年計劃降低到2500元/頭,存量母豬的淨值已經由年初的4700元/頭左右降低至3200元/頭,那麼對未來斷奶仔豬成本中母豬攤銷成本會下降0.3元/公斤,也會使得種豬淘汰成本下降0.8~1元/公斤。
問:
償債壓力如何?
答:
短期借款可以滾動續貸,公司年度經營性淨現金流1~9月為67億,預計2023年全年在 100億元以上,還有貨幣資金保有量在90億左右,所以能夠滿足生產經營。
沒有直接回答是不是有壓力,所以可以預設有壓力,看下圖就知道。
問:
現金流入來源都有哪些?
答:
1、公司養豬的付現成本還是足夠低,現在不會虧到現金,另外飼料業務和民生銀行分紅都會帶來的正現金流入,今年的現金淨流入大概是80億。
2、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剝離交易的交割,到2024年所有的款項支付完,大概會帶來20~30 億的資金淨流入。
3、閒置豬場處置已經有一些比較明確的交易方案,2024年隨著豬週期的反轉,對手方的交易意願也會更強,應該會有相應落地,這部分會有一些資金淨流入。
4、提效降費可以節省大概6~7個億。80億-100 億左右,加上之前的貨幣現金 110 億,足夠在未來兩年去做支撐。
這幾個方面現金流入應該會有80億~100 億左右,加上之前的貨幣現金110億,足夠在未來兩年去做支撐。
這個現金流入來源,除了第三點處置限制豬場之外,其他的都靠譜。
不過這個第三點也透露出兩個資訊,第一個公司認為2024年豬週期會反轉,第二個即便反轉,依然會賣掉部分豬場。
到底會不會反轉這個說不準,沒人知道,是動態的,如此堅決的賣豬場,看來新希望確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存亡之戰”上了,先活過來。
那麼200億左右的現金,能撐2年嗎?
如果單單隻看負債規模,肯定不能。
截止到2023年三季度,總負債近970億,即便是流動負債也有577.6億,這肯定不夠。
所以關鍵在於能否“續貸”,只要授信額度沒問題,那麼絕大部分債務就可以先不用管,反正滾動就是,無非每年付20億左右的財務費用,這個相比生死存亡來說,不算什麼。
那麼最大的問題是還會虧損多少?因為這才是最吞噬現金流的。
不要以為虧損只會體現在利潤表裡面,生意的本質是賺了才會有可以放到口袋裡的現金,否則就是財務遊戲。
尤其是像新希望這種已經連虧三年,更加需要利潤空間,如果繼續虧損,現金流會越來越差。
那什麼情況下,能撐2年呢?
很簡單,只有豬價在15.5元/公斤以上的時候,才有可能。
因為預計2024年的出欄成本下降到15.5元/公斤,想要盈利的話,當然要高於這個價格才行。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二師兄在2024年會不會飛起來。
四、總結
其實這輪豬週期本應該早就完了才對,簡直是破歷史紀錄的長。
原因也很簡單,為什麼會有豬週期呢?
因為當豬價好的時候,大家都使勁養豬,養多了供大於求,豬價下跌,大家虧錢就不養了,庫存消耗完了供小於求,豬價上漲,大家又開始使勁養。
以前都是這麼個過程,一直輪迴,每輪週期都是3~4年。
但是這一輪從2018年開始,已經超過5年了,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其實就是那些巨頭自己造成的,每一家都想逆週期擴張。
新希望為什麼會選在前幾年擴產,而且那麼瘋狂?
千萬不要覺得這是衝動之下拍腦袋決定的,肯定是經過諸多計算的。
但是當每一家都這樣計算,然後又都抱著逆週期擴張的想法,那完了。
本來應該去產能的時候,某些農戶確實因為虧錢所以不養了,但是這些巨頭擴產太大了,又把這部分去掉的產能給補回來了。
所以這輪豬週期實際上產能就沒有減少,意味著一直供大於求,豬價怎麼可能會漲。
那這個時候就只能熬,誰撐不住了,誰退場,然後把產能空出來,重新回到豬週期正常軌道。
很顯然現在是新希望撐不住了,所以不在擴產。
但是不擴產沒用啊,要減產才行。
那新希望會減產嗎?不知道,投資者問了2024年的出欄規劃,也沒有正面回答。
不過這個是瞞不住的,反正每個月都要公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過幾個月多看幾份簡報就知道了。
在我看來,新希望撐過去是沒問題的,即便2024年豬價依然不理想,即便繼續虧損,只要不太離譜,以新希望集團的底子,承壓能力比很多人想的要強很多。
不過對於43歲的劉暢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戰。
這次存亡之戰如果打贏了,那麼不管是在新希望內部,還是在外人眼中,地位將徹底打牢,沒人再說二代公主,而是成為真正的劉董。
劉暢說:“這場凜冬之戰,即是生存之戰,希望就在前方。”
現在整個養豬行業都在“渡劫”,不一定是壞事,就像小說裡寫的,渡劫成功,那就是更上一層樓。
那麼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態度也必然是180度大反轉!
但是如果渡劫失敗,在滾滾雷劫之下,那就慘了!
我做了下面這張《A股核心資產研究彙總》表,裡面精選了上百家優質的龍頭公司,並附數萬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上面這個表裡更新資料。
一起探索企業基本面的研究,收穫必然巨大。
小拇指,發財手點個贊......
#財經##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