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多家公司釋出回購方案。 但一看用途,主要用於員工持股或者股權激勵,用於登出的基本沒有,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一點便宜都不肯給股民啊。
用於股權激勵,其實就是公司掏錢(全體股民的錢),買來股份送給一小部分人,等於是散戶們做了件好人好事,還不留名。
這部分股份只是持有主體變了,並沒有登出,也就不能增厚每股收益。
對於這種回購拍手稱讚的人,相當於這種:一養猴子的人,原定早上給猴子4顆栗子,晚上給3顆,但猴子不滿。於是乎,改成早上給3顆栗子,晚上給4顆,猴子大喜,忙不迭地點贊在看。
在此點名表揚、梅花生物、楚江新材、家家悅等公司,他們在正兒八經地回購登出。
行業明燈在前:公司,11年間登出超過百億流通股,股價漲了14倍。
01
回購登出的積極性不高
李迅雷曾提到,他曾與成熟市場的監管者們有過交流,多數認為,新興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公司治理。
陳果近期提到的一組資料,也反映了類似的差距:相對港股和美股,A股股票回購比例較低,2022年,A股回購金額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1.93%,而港股回購金額(人民幣約1072億)佔比2.69%,美股回購金額佔比64.30%。
從回購目的看,用於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回購,在A股佔絕大多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0月12日, A股年內釋出的回購預案中,93.3%用於上述目的。
美股之所以幾十年慢牛,除了權重股公司盈利持續增長,另一原因是每年大手筆、大比例的回購。
02
學習蘋果好榜樣
股票收益率,可以分解為股利回購收益、股票估值和企業盈利3個部分的影響。在美股,股利回購收益甚至是股票資產主要的收益來源。
這是因為,ROE作為投研體系中重要的財務指標,在公司進行股票回購後也會出現明顯提升。
以蘋果為例,股票回購在2012年以前基本是沒有的,2013年是個轉折點,回購金額開始大幅飆升。
2012-2023年二季度,蘋果公司累計投入6000多億美元進行回購,這一金額相當於阿里和騰訊市值之和。
持續股票回購並登出,蘋果流通股越來越少,從2012年的264億股減少至2023年的156億股,11年間登出超過百億流通股,同期股價卻增長了近14倍。
如果單看淨利潤增速,蘋果2012財年是417億美元,2012-2023年淨利潤的年化複合增速只有8%%。這個增速放到A股市場,也是阿貓阿狗的水平。
但透過大量的股票回購,蘋果公司的ROE從2013年的30%左右,提高到了2023年的172%。
但透過股票回購,蘋果的ROE從2013年的30%左右,提高到了2023年的172%。到2021財年,蘋果回購金額高達860億美元,幾乎可以抵上當年的淨利潤。
在股票回購下,公司股價出現大幅提升,但市盈率卻並不高,因為每股收益出現了相應的提升。
03
美股長牛的秘訣
有一些美股公司,就更極端了。
比如說一家公司,自己每年賺1億,但是它並不滿足於用這1億去回購股票,而是還要去借錢回購。
回購後登出,增厚了每股收益,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估值=股價÷每股收益,因此估值相應變低了,從而支撐了股價繼續上漲。當然,很多管理層也有市值增長的考核,股價上漲對高管也是有利的。
咱們天津有句順口溜:“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說的就是這種心態。
美股走牛這麼多年,而估值始終不高,這就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原因是美股的業績確實好,不像其它地方上市幾年就打回原形。
標普資料:過去十年,美股中蘋果、Alphabet、微軟和Meta四家大型科技公司,總共投入了達1.1萬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金額幾乎接近當前英偉達的市值。
從長週期維度來看, 2000年以來標普回購指數年化漲幅接近標普500指數的2倍,近十年美股的回購的效果明顯減小,2010年以來的超額收益僅有1%。但在指數下跌時期,回購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更高。
04
“市值考核”可能是催化劑
反觀咱們這邊,回購多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市值管理、盈利補償等形式,而真正彰顯信心的回購登出比例並不算高。
很多有識之士已經在呼籲了。
1月26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表示,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將回購股份用於登出,但在港、美股市場,透過實施股份登出以滿足市值管理需求的回購比例一直較高,A股登出式回購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1月24日zjh表示,大力推進上市公司透過回購登出、加大分紅等方式,更好回報投資者。
國資委表示,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這可能也會推動回購登出的加速。
且行且期待吧。
•END•
個人觀點,僅作參考,不作推薦。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