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是中國經濟在三年疫情後的第一年,身處諸多外部環境和內部發展的壓力,但經歷艱難,我們更應堅定信心。
在谷底,走向上的路。觀點新媒體繼續策劃和推出年度系列報道——“谷底一年”,以求全面與深刻聚焦在困難時期裡,優秀企業群體的堅強與堅韌,它們遭遇坎坷,心向美好。
與此同時,我們亦將繼續對話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豐富學識的經濟學者與行業領袖,從他們的角度,解讀中國經濟與行業未來發展。
觀點網這家知名AI公司,沒來得及和它的靈魂人物說再見。
12月16日,商湯科技釋出訃告,宣佈公司創始人、人工智慧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於2023年12月15日23時45分去世,享年55歲。
湯曉鷗是一名科技大咖,正如我們熟知的,作為一名學者,他不僅培養了一批AI人才,更創辦了知名AI公司商湯科技。
離世前5年,湯曉鷗逐漸淡出商湯,迴歸最初的身份——教育與研究。
除了在商湯擔任執董外,他還是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作為人工智慧浪潮中崛起的視覺識別領域代表性公司之一,商湯專注打造人工智慧產品和方案,先後推出了手機端AI服務、自動駕駛方案、城市與企業方舟平臺,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汽車、智慧商業四大業務板塊。
AI獨角獸也頗受資本追捧,2021年12月30日,商湯科技於港交所上市,成為“AI四小龍”最先上市的一個,市值一度突破3000億港元。
兩年多時間過去,2024年初,商湯市值已跌至300億港元上下。
股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資本市場的情緒,一家企業在發展歷程中需要經歷很多風雨洗禮,大到技術替代、週期風險,小到管理失控、轉型曲折等等。
尤其是迭代更快的科技企業,大家關心著快速增長的估值、鉅額的融資、虧損的挑戰以及仍在進行的商業化探索。
逝者如斯,商湯道阻且難。
湯曉鷗和商湯
湯曉鷗身上有很多標籤和身份,學者只是其中之一。
1968年,他出生於遼寧鞍山,學習成績優異,17歲便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
1990年畢業後,遠赴美國求學,在羅徹斯特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
湯曉鷗被業界稱為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1996年畢業後便前往香港任教,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立實驗室,繼續從事計算機視覺相關領域的研究。於2005年開始兼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視覺計算組負責人;2008年,在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多媒體整合技術研究室任主任和研究員。
2009年,湯曉鷗迎來學術生涯的高光時刻。
這一年,他被評為IEEEFellow,是計算機資訊領域最高榮譽之一。他和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何愷明聯同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孫劍博士,憑論文“基於暗原色的單一影象去霧技術”奪得IEEE電腦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CVPR)該年度“最佳論文獎”。這也是在CVPR創辦25年來,第一次由亞洲團隊拿到了這一獎項。
更廣為人知的,是湯曉鷗和Facebook人臉識別比拼上。2014年,Facebook對外發布Deepface人臉識別技術,識別準確率達到97.25%,已接近人眼的識別能力。
而湯曉鷗團隊Gaussian Face演算法,人臉識別準確率達到98.52%。
當年6月,湯曉鷗團隊釋出名為DeepID的人臉識別模型,該系列演算法更是將人臉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55%。
在IDG投資人牛奎光的推動下,湯曉鷗在同年底創辦商湯,據說,“這是IDG少數沒有看產品就投資的專案”。
與曠視2011年成立、依圖2012年成立的時間相比,商湯創業起步稍晚一些。但眾所周知,商湯後來居上,受到眾多知名機構投資追捧,一度是全球融資最多的人工智慧公司。
據統計,在2021年底上市前,商湯科技一共經歷了12輪融資,投資人有IDG資本、銀湖、鼎暉、晨興、光際、淡馬錫等頭部機構,以及阿里巴巴、蘇寧、高通等戰略合作伙伴。
商湯Pre-IPO之前最後一筆融資,是軟銀投資的10億美金,累計總融資金額達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6.58億元),估值達到120億美元,讓其之後一度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密度和估值都排名第一的公司。
正如商湯官網上所呈現的,湯曉鷗為商湯制定的公司使命是:“堅持原創,讓AI引領人類進步”,商湯科技給自己的定位,也是一家“賦能百業,行業領先的人工智慧軟體公司”。
早期投資商湯科技的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曾直言:“商湯創立之初,AI還是一個不太受人關注的領域。但短短數年,人工智慧對各個行業的改變已全面鋪開。”
商湯最初的模式是透過做技術平臺,讓下游應用方或合作伙伴運用到各自的場景裡,但現在受到了質疑:作為第三方提供AI技術的形式,是否一種長坡厚雪的商業模式?
湯曉鷗也於2019年前後逐步淡出商湯,僅保留執董身份。
在離世前四五年,湯曉鷗更多以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的身份活躍在業界。該機構成立於2020年7月,湯曉鷗擔任實驗室主任,牽頭科學家還包括姚期智院士與陳杰院士等。
經營底色
多年來,商湯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以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多個垂直領域,形成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商業和智慧汽車四大業務板塊。
資料顯示,目前商湯科技已經和國內外1100多家知名企業及機構建立了合作,其中包括SNOW、阿里巴巴、蘇寧、中國移動、OPPO、vivo、小米、微博、萬科、融創、本田等。
近年來,商湯調整了經營策略,包括收束“賦能百業”的範圍至智慧城市、智慧汽車、智慧商業和智慧生活;“垂直整合”不僅做軟體演算法,還向下做算力基礎設施、向上做應用,如在上海建立了有超3萬塊GPU的算力大裝置;抓住大模型的機會。
具體來看,智慧城市業務以城市方舟平臺為核心,主要透過向系統整合商交付軟體,並由整合商向最終城市管理者交付包括軟體、硬體以及服務的組合,商湯收取城市方舟平臺和預裝人工智慧應用的訪問收取軟體許可費用,部分會採用軟體訂閱模式。此外,還會透過銷售人工智慧軟硬體一體產品產生收入。
智慧生活業務主要面向C端使用者,以物聯網裝置和相關應用為核心,利用技術能力進行智慧化升級,主要包括SenseME、Sense MARS、SenseHome以及SenseCare四大平臺,產品涵蓋人工智慧賦能軟體平臺、人工智慧應用以及嵌入式人工智慧硬體。
智慧汽車產品為SenseAuto絕影智慧汽車平臺,包括絕影智慧車艙、絕影智慧駕駛、絕影車路協同平臺,以及自動駕駛功能車。
智慧商業的業務涵蓋範圍則非常廣,觀點新媒體獲悉,一般無法納到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車的業務,均被納入智慧商業。
雖在技術方面有優勢,但虧損一直是懸在商湯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額研發投入令其虧損始終處於高位。
資料來源:企業公佈、觀點指數整理
財報資料顯示,2018-2022年,商湯科技營收分別為18.53億元、30.26億元、34.46億元、47億元、38.09億元。但歸母淨利潤均為虧損,分別錄得淨虧損34.28億元、49.63億元、121.58億元、171.4億元、60.45億元。
2023年上半年,淨虧損則為31.4億元。
據統計,從2018-2023年上半年的5年半時間裡,商湯科技累計虧損額高達469億元。
資料來源:企業公佈、觀點指數整理
2020年,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安暉公佈過一個數據:全球近90%人工智慧公司處於虧損狀態,中國AI產業鏈中90%以上企業也處於虧損階段。
因為人工智慧應用轉換路徑長,需要構建反覆訓練的真實模型,編寫精密演算法、採集海量資料和花費大量時間去訓練。
這呈現在商湯高企的研發費用上:從2018-2021年,分別為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和36.14億元,佔當期總收入比重分別為45.9%、63.8%、71.3%和76.89%。
資料來源:企業公佈、觀點指數整理
2022年,商湯科技的研發開支進一步提升至40.14億元,同比增長11.07%,佔當期總收入比重達到105.38%,創近幾年新高。
這一年,商湯積極推進AI技術的應用落地及業務結構轉型,實現營收38億元,同比下降19%,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車的營收佔比大幅增長,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有所下滑。
其中,智慧生活營收達9.55億元,同比增長129.9%,佔總營收比重由2021年的8.8%大幅增長至25.1%;智慧汽車達成營收2.93億元,同比增長58.9%,總營收佔比由2021年的3.9%增長至7.7%;智慧城市業務收入同比下降48.8%,智慧商業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5.2%。
資料來源:企業公佈、觀點指數整理
值得關注的是,商湯科技於4月釋出的AI產品系列包含了5款生成式AI應用,幫助智慧商業、智慧生活、智慧汽車和智慧城市四大板塊客戶快速迭代基於大模型的新產品。
2023上半年,商湯生成式AI相關業務取得670.4%同比增長,對業務的貢獻提升至20.3%。
另一個被市場關注到的是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
上半年,商湯科技應收賬款高達77.26億元,是收入五倍之多。而在房地產市場下行時期,大量且不斷增加的應收賬款或面臨無法收回的可能。
資料來源:企業公佈、觀點指數整理
毛利率方面,商湯科技亦逐年走低,上半年為45.3%,同比下滑20.7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硬體和AIDC相關成本佔比上升。
真正的挑戰
顯而易見的是,商湯最初的設想面臨著現實的挑戰。
觀點新媒體獲悉,2023年,商湯全力投入大裝置和高效能計算,4月釋出大模型體系“日日新SenseNova”,包括模型“商量”(SenseChat)、文生圖模型“秒畫”和數字人影片生成平臺“如影”,類同ChatGPT。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表示:“在這個半年度,商湯迎來了極其關鍵的發展時期,我們的‘日日新’大模型體系和AI大裝置SenseCore帶來了出色表現。我們抓住技術突破帶來的新機遇,釋出了國內第一個綜合能力超越GPT-3.5-turbo的大語言模型,讓生成式AI相關收入實現了670.4%的同比增長。我們希望給行業帶來更強的大模型能力,助力使用者在生成式AI時代做出顛覆性的產品。”
有分析指,由於軟體技術擴散更快,AI演算法的競爭力不易保持;由行業內企業掌握的大規模製造能力、商務關係或行業認知是更深的壁壘。當時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本身也不夠通用,還做不到在很多場景裡低成本遷移。
現在,包括海康、位元組等企業,都在利用AI技術獲益。這也意味著,商湯們想賦能的物件在自己賦能自己,這是一批純AI公司共同面臨的商業化困境。
曾有報道中指,一位商湯高管最初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後來發現這並不適用所有情境和階段。在中國市場,技術要產生收入,要麼下沉做成基礎設施,要麼往上綁住應用。
11月28日,灰熊釋出針對商湯的做空報告,認為商湯科技透過高度可疑的迴圈方式來誇大收入,認為其核心業務不再盈利。
灰熊在報告中稱,商湯與其自稱人工智慧公司,不如自稱“人工誇大收入公司”,透過收入迴圈方式,已走上財務操縱的道路。
灰熊認為,商湯科技缺乏差異化的人工智慧技術,因競爭激烈等原因,核心面部識別業務已經變得無利可圖。再加上一些額外的人工智慧研發專案,幾乎沒有機會在未來獲得可擴充套件的利潤。
“我們相信,它所有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討論都只是為了吸引投資者。”
對此,商湯緊急作出回應:灰熊做空報告並無依據,包含無根據推測及誤導性結論和詮釋。
受此影響,商湯-W股價短線跳水,一度跌超9%,收盤跌4.86%,報1.37港元/股,總市值458.52億港元。
“真正核心的AI技術會是終端品牌廠商全棧自研、自行掌握的,而不會交由第三方。”亦有投資者指出,作為第三方提供AI技術的形式,並不是一種長坡厚雪的賽道/商業模式,或許這才是商湯麵臨的真正挑戰。
種種困境下,有投資人選擇減持商湯。
2023年12月19日,軟銀將對商湯的持股從11.07%降至10.97%。
截至6月30日,創始人湯曉鷗持股20.63%,聯合創始人徐立、王曉剛、徐冰分別持股0.86%/0.67%/0.31%(A類股份);同時徐立、王曉剛、徐冰以及聯席公司秘書林潔敏透過SenseTalent共同持有公司10.77%的股份(B類股份)。
轉型尚未成功,又失去了靈魂人物湯曉鷗。
還記得2023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是湯曉鷗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在演講結尾,湯曉鷗再次向他的學生們致謝。
他借用了電影《老師好》中的一句臺詞:“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谷底一年 | 在谷底,走向上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