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抱怨監管環境,不如著重錘煉內功”
除了直接提供信貸資金外,銀行業也在圍繞科技型企業提供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服務。
微眾銀行科創金融部總經理助理梁煥向鈦媒體App表示,除了提供科創貸,微眾正在試圖出傳統銀行的思路,用非金融的服務來幫助科創小微企業獲得更多資源。
比如, 政府希望把優惠政策傳導至產業,但企業並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項貼息政策。微眾銀行接入深圳南山區、香洲區等政務平臺,企業透過一鍵貼息功能即可完成備案。再如,在創投方面,微眾推出了微創投平臺,幫助科創企業深入瞭解創投機構的偏好賽道、風格和過往戰績,也能為企業精準匹配合適的創投機構。甚至微眾銀行還在與招聘平臺合作推出科創企業人才招聘等服務。
長期以來,企業、政府、投資平臺與銀行之間缺乏可直接對接的有效平臺載體,以上的探索正是為了試圖搭建起這一平臺。
“投貸聯動”模式也在加速推進。所謂投貸聯動,是融合銀行信貸和股權投資的一種業務模式,商業銀行和VC/PE等投資機構合作,或透過銀行自身的投資子公司,以“股權+債權”的模式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2023年5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釋出檔案,鼓勵銀行機構創新開發信貸產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與外部投資機構深化合作,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大型銀行要做投貸聯動,同時要向一家企業進行貸款和股權投資,可以輕鬆實現。當然,我國這一業務目前處於試點階段。”
以民生銀行為例,其與下屬子公司民銀國際已在寧波設立科創母基金,並在蘇州、杭州成立科創股權投資基金,與母行協同為客戶提供投貸聯動創新產品服務。目前已完成對多家中小科創企業的股權投資。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透過對比中美之間關於科創金融的監管條件指出,“我國銀行在目前的監管條件下,從事多種型別的科創金融似乎障礙並不大,甚至有些細節比美國還寬鬆。”例如,以上我國大型銀行可以從事的投貸聯動模式,在美國並不允許。
王劍認為,關鍵在於“我們的銀行們有沒有能力完成對各種科技企業的行業和個體的深度研究,掌握這個行業最新的技術前沿,及其行業前景。同時員工‘個人能力’能不能轉換為‘組織能力’,比如一線經營人員搞清楚了科創企業,行內有沒有順暢的業務流程去完成審批、投放和管理。”
在他看來,“與其抱怨監管環境,還不如著重去錘鍊內功。”(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蔡鵬程,編輯|劉洋雪)
更多宏觀研究乾貨,請關注鈦媒體國際智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