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趕碳號科技
光伏元件越便宜,光伏電站的投資成本就越低,理論上就應該越賺錢,但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隨著光伏元件成了歐洲人的柵欄與圍牆,我國很多光伏電站竟然也爛大街了。
光伏製造行業的價值體現,最後其實就是光伏電站,也是唯一的兌現形式。光伏電站資產本身越值錢,光伏製造行業就越有價值,反之亦然。所以,新增裝機規模,決定著光伏製造行業的興衰與枯榮。
光伏元件、逆變器、支架等,只能決定光伏電站的硬體成本,卻不能決定光伏電站的價值。真正決定光伏電站資產價值的,似乎只有一個核心要素,那就是電價。
電價合理、划算,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率就高,光伏製造業的日子就水漲船高。反之,光伏上網電價便宜甚至是負電價,光伏電站就會變成無人問津的低效資產、垃圾資產,光伏製造業當然也會虧得找不到北。
現在,在國內市場正出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光伏電站正在成為不受歡迎的垃圾資產。
是我們的光伏電站建得太多了嗎?是光伏發了大量的垃圾電、現在真的已經無法併網網消納了嗎?還是,光伏發電動了別人的乳酪?
01 上網電價暴跌,讓光伏電站失去投資價值!
分散式電站企業向央國企轉讓電站情況;根據各家公司公告不完全整理
有投資當然就會有退出。不少民營企業轉讓光伏電站,很多都是採取“滾動開發、部分持有”的經營模式。但是,最近對於光伏電站資產的甩賣,卻不是出自這種原因,而是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出現了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低電價、零電價、甚至負電價,正在擊穿追光者的信仰。
趕碳號梳理了最近一兩個月來的光伏發電上網情況:
山東:2024年11月,山東光伏現貨均價為0.11 元/度,11月下旬,山東光伏現貨均價一度降至0.03 元/度。
山西:2024年11月,山西光伏現貨均價為0.18元/度,較2022年有所下降。
陝西:據電力市場交易服務商 “颸合科技” 統計,2024年11月陝西電力現貨市場在光伏大發的11時至16 時,新能源均價全程都在0.1元-0.2元/度區間,最低現貨均價在13時左右僅為0.10元/度。
寧夏:2024年11月1 日-30日開展的現貨市場第四次結算試執行中,12時至15時光伏最集中的時段,新能源現貨均價全程低於0.15元/度。
河北:2024年11月份,河北南網區域內在光伏大發的12時至15時,新能源現貨均價幾乎全程低於0.15元,在13時附近還跑出了最低價5分錢。
新疆:新疆電力交易中心公佈的2025年度雙邊交易資料顯示,光伏的申報均價較2024年小幅下降0.56%,降至0.16477元/千瓦時。
上述省份的脫硫煤上網電價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光伏發電好便宜,光伏真是個好東西,但光伏電站持有人,卻笑不出來了!
隨便挑個例子,重點說說甘肅。
2023 年,甘肅省光伏專案的綜合電價在0.25至0.28元/kWh 之間。但到了2024年,甘肅出臺了分時電價政策及新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的新規,谷時段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價上限為燃煤基準價的50%,結合 9:00至17:00 的谷時段劃分,光伏參與市場交易的電價上限被設定為0.153 元 / 度,預計甘肅光伏電站全年的綜合電價在0.2元/度左右,相較於2023年顯著下降!
正泰在甘肅區域的集中式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從0.3元/千瓦時左右降至2024 年一季度的0.18元/千瓦時;晶科甘肅區域集中式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則從0.49元逐漸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0.27元/千瓦時,電價跌幅均達到40%以上。
之後,甘肅省對《關於最佳化調整工商業等使用者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進行了更新,谷時段調整為10:00至16:00,光伏綜合電價略有上升,但仍大不如前。
有一位當地開發商在2022年獲取光伏專案指標,2023 年年中開始建設(注意:是在光伏元件價格高點)並完成元件招標。然而,2024 年甘肅分時電價政策的執行以及新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的新規,使得該專案因電價調整而面臨高達8000 萬元的虧損。
市場經濟,願賭服輸。但這真的就是市場經濟嗎?
02 電價如此之低,是商業價值的 真實 體現嗎?
現在,主要光伏企業在努力自律、自救,推動限產限價。在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環節,卻只有限產(限制上網),沒有限價。
當然,並不能說上述極端的市場價格,就一定是被扭曲或者有什麼其他人為的因素。只能說,僧多粥少,狼多肉少,一番競爭下來,就是這個結果。
趕碳號認為,除了市場競爭激烈以外,也有機制體制不順、政策執行不到位等諸多問題。就以甘肅為例,一刀切式的分時電價政策,勢必會對光伏上網電價產生負面影響。
穩定的政策預期,對於光伏電站來說非常重要。趕碳號認為,應該儘可能減少政策的頻繁調整,制定長期穩定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為投資者提供明確的政策導向和穩定的投資環境,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預期管理真的很重要。
在2024光伏行業年會上,一位企業家表示,在他們所在的一個南美國家,他當地的合作伙伴從來不擔心電費收不到的問題,因為只要對方不交電費,遠端就可以給他停電,電價說好多少就是多少,沒有博弈,沒有人敢不交錢或少交錢,這就是預期。
2024年11月19日,晶科能源釋出公告稱,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晶科電力有限公司持有的橫峰縣光叄電力有限公司100%股權所對應的光伏電站。
晶科科技對原因也解釋得很清楚:“隨著電力市場化交易改革的逐步推進,光伏電站特別是地面光伏電站,已由過去的保障性收購逐步向電力市場化交易過渡。本專案所發電量未來強制參與市場化交易的比例將逐步提高,公司長期持有該專案面臨的電價波動、收益不確定性風險增加。”並且,“透過本次交易,公司可提前鎖定專案收益,實現資源的快速變現,降低不確定風險;同時快速回流資金,最佳化資產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現在,電站投資方擔憂電力市場改革,將會給他們帶來的收益的不確定性。
雖然還有諸多問題,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能源法》已出臺,明確支援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完善消納保障機制方面,《能源法》進一步完善了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消納保障機制,明確各省市的最低保障消納制度,壓實了供電企業、售電企業、相關電力使用者等的消納責任,使得光伏電站的發電量能夠得到更穩定的消納,降低了因消納問題導致的收益風險,穩定了電站的運營預期。
03 光伏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
2024年底,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蘇州有個演講,其中一段令趕碳號有些動容。
高紀凡說,“有一點我是相信的,現在的生產關係,可能是約束生產力發展的。但歷史規律證明,歸根結底,生產力的發展是根本的驅動因素。生產關係在某個歷史階段,會自我改變,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我相信,未來的電網,肯定會變成支撐或支援新型電力系統或新型能源體系的新的平臺——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我們要去改變,要自己去做一些破局和實踐,讓中央看到,讓全社會看到,給所有人以信心和動力。現在,在美國、澳大利亞、歐洲,新能源體系實際上已經建立起新的局面。”
這段講話的站位很高。趕碳號個人認為,光伏上網電價不夠合理,讓光伏電站資產這樣的綠色產業、金色產業,一下子變成了低效資產甚至是垃圾資產,其本質上,就是在電力新能源領域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關係,還沒有完全理順。
完善的市場機制,健康的生產關係,自然可以促進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生產力進步。比如,透過建立公平競爭的電力市場、碳交易市場等,能夠為可再生能源提供合理的價格訊號和市場空間,從而激勵光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擴大生產、投資規模。
相反,不完善的市場機制,落後的生產關係,也會制約光伏這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比如市場準入限制、價格管制、政策機制體質不完善等等,可能會導致企業創新動力不足,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但是,歸根到底,生產力將決定生產關係。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提高了能源的生產效率和利用效率,如儲能技術的應用,就可以有效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問題,使得可再生能源能夠更穩定地接入電網、並參與市場交易,從而改變和重塑各市場主體之間原有的利益分配關係: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儲能企業以及電力使用者等等。
一切問題,其實都是發展中的問題,都只是“成長的煩惱”,都要靠發展來解決。你你相信什麼,就能看到什麼。
光伏企業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活下來,活得儘可能強壯一些。同時,我們要對正在持續推進中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抱以耐心,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