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塗瀚文 文/圖)1月31日,在北京亞奧商圈經營了十餘年的遠洋未來廣場,走到了跟消費者說再見的時候。
在閉店前夕,中國商報記者實地探訪,看到遠洋未來廣場部分出入口、自動扶梯和導覽屏已停用,各個樓層均有多家商鋪提前撤離,但過道擺滿了售賣低價服飾的攤位,用“最後的狂歡”為經營畫上句號。
位於北京北四環的遠洋未來廣場。
未來,該專案將不再以“北京遠洋未來廣場”的名義對外經營,而是由新東家居然之家改造為智慧家庭體驗中心,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重新入市。
遠洋未來廣場閉店在即
“是我的青春回憶,以前下課了總到這兒吃飯”“家住附近,沒事就過去溜達一圈”“老亞運村人的回憶”“要是留下離我最近的電影院就好了”……近日,隨著遠洋未來廣場營業接近尾聲,社交平臺上出現了許多老顧客惋惜的聲音,其中不少網友表示,閉店“太突然了”,尤其是對周邊居民來說難以接受——“北四環本就不多的大商場又少了一家”。
遠洋未來廣場門口張貼著終止營業公告。
2023年12月15日,遠洋未來廣場釋出終止營業公告,稱其因商場調整,將於2024年1月31日結束營業後,正式終止經營,微信小程式也將於2月1日整體關閉並停止運營。據瞭解,遠洋未來廣場是2012年12月開業的大型綜合類購物中心,經營業態覆蓋零售、餐飲、娛樂、教培、生活服務等,長期以來為周邊居民提供一站式休閒購物體驗。
“平常總買的咖啡、奶茶、麵包店這兒都有,叫外賣很快就送到了,趕上不忙的時候還可以來逛逛集合店和書店,或者跟同事大吃一頓火鍋,以後就沒這麼方便了。”在附近工作的消費者陸女士告訴記者,對她來說,遠洋未來廣場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步行抵達的商場,雖然感興趣的服裝品牌很有限,但這裡的餐飲門店停業讓她“一下子少了很多快樂”。
位於商場5層的海底撈火鍋仍在為顧客提供美甲等服務。
家住北京惠新北里社群的消費者張女士也表示,周邊一帶“太缺像樣的商場了”,儘管離她更近的北京伊藤洋華堂可以滿足其大部分購物需求,但遠洋未來廣場一直是家庭聚餐、看電影、親子娛樂的便利之選,目前還沒有找到令她滿意的替代場所。“每次帶孩子過來上課、玩遊戲,樓上樓下吃飯的地方人都不少,像西貝和海底撈排隊是常事兒。”張女士說。
位於商場2層的西貝莜麵村將於2月1日起停止營業。
中國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商場內的不少餐飲、娛樂體驗類商戶都選擇了堅持營業到最後一天,在工作日的午餐時段,海底撈、西貝莜麵村、和府撈麵等幾家餐館仍是消費者的熱門選擇。而像寶島眼鏡、樂高、綠光派對、九木雜物社等多家零售商戶已經提前閉店,出現了大量空置鋪位,還有部分商戶正在進行打包整理工作。
樂高、九木雜物社等商戶已經提前閉店。
部分商戶正在打包整理物品。
“最後的狂歡”需擦亮眼睛
撤店往往伴隨著清倉甩賣,遠洋未來廣場1月31日閉店的訊息傳出後,大促活動力度就成了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不到100元錢就能買到一雙鞋”“Zara折上折的羊毛值得薅”等省錢攻略。
走進閉店前夕的遠洋未來廣場,隨處可見“全場1折起”“低至99元”“全場清倉,一件不留”等標語,商場內原本寬敞的過道多了不少衣架,站在一旁的經營者不時賣力吆喝,兜售39元的毛衣、69元的運動鞋、99元的兒童漢服等低價服飾。
商場過道擺滿了衣架,略顯擁擠。
隨處可見閉店清倉的標語。
“給家裡人買了圍巾、手套、帽子,這一堆東西只花了200多元。”張女士拎著幾個購物袋,稱自己被價效比吸引,忍不住“囤了些將來用得上的東西”,像她這樣滿載而歸的消費者還有許多。
消費者正在挑選低價服飾商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多位網友在某社交平臺上提醒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想趁閉店“撿漏”還需要一雙火眼金睛。據瞭解,從去年12月開始,多家商戶陸續撤店,隨之而來的是POLOWALK、YG-NIUBAILUN、THE CUXTH FOSN等“李鬼”品牌湧入商場,借閉店清倉的名義銷售廉價商品,這也讓部分消費者“有種被詐騙的感覺”。
部分“閉店清倉”的商戶是新進駐商場的。
“一進門看見COACH‘閉店1折起’我就蒙了,遠洋未來哪有COACH啊,這個位置原先好像是賣新能源車的吧。”陸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熟悉的優衣庫等品牌撤店比較早,1月下旬剩下的大多是從未在這家商場見過的陌生商戶,“感覺像蹭閉店的流動攤販”。
有網友表示,某些商戶專門“借殼”甩賣,找到像遠洋未來廣場這樣即將閉店的商場,租用場地進行“閉店清倉”,用誇張的折扣誤導消費者購買,其實大部分商品原價就很低。至於商場原有的連鎖品牌完全可以將貨品調往其他門店、倉儲中心,因此折扣力度相對有限,例如松山棉店僅僅採取了“第二件半價”的促銷措施,需要仔細甄別謹防“掉坑”。
松山棉店的貨架已經空了大半。
不過,也有消費者對此表示,只要質量過得去,牌子是什麼並不重要,買得實惠就夠了,以所謂的“清倉價”購買便宜貨,與其說是上當受騙,不如說是“願打願挨”。
“這些衣服主打一個性價比。有住在附近的,已經是我們的老顧客了,一個月的時間,過來買了十幾二十件。”一位經營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