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新年伊始,各行各業都在力爭上游,希望以“開門紅”為全年奠定良好基礎。然而,如果我們將目光轉向資本市場,卻發現A股迎來了開門黑,其中,光伏這個被數以萬計的投資者看好的賽道,也未能倖免。
產能過剩依舊沒有緩解,價格戰依舊在持續,用跌跌不休來形容資本市場的光伏,恐怕是再合適不過了,像晶澳科技(002459)、賽伍技術(603212)、金剛光伏(300093)等不少玩家,都是迎來了一波跌停。
光伏產業板塊
作為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光伏元件這兩年也異常的熱鬧,最近多位相關玩家也釋出了業績預告,他們究竟能曬出什麼樣的成績單,未來光伏元件還能重回巔峰嗎?今天筆者帶你來一探究竟。
一、價格之戰,一觸即發
如果我們把光伏的產業鏈拆開,你會發現,光伏元件是能單獨提供直流電輸出的最小光伏電池組合裝置,位於整個光伏產業鏈中游、製造環節末端,直接面向終端應用市場。從商業模式上看,光伏元件的客戶主要包括終端業主、EPC、經銷商和安裝商等。
光伏產業鏈
元件這個行業最明顯的兩個特徵莫過於輕資產和低ROE,光伏元件企業的流動資產佔比大約在50%-60%,低於逆變器、膠膜等環節。此外,與矽料、膠膜、光伏玻璃等環節相比,光伏元件玩家ROE整體相對處於較低水平。
去年,光伏的市場規模仍然在不斷增長,新增光伏裝機達到了217GW,直接同比增長了148%,可以說是前四年裝機量的總和。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光伏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產品價格都迎來了下跌。
就比如PERC光伏元件,在去年下半年的時間裡,由1.6元/W跌至0.95元/W,不少玩家都進入了虧損狀態。今年年初,中電建42GW的元件框採開標,據筆者統計,PERC賽道上大玩家的平均報價0.93元/W,中小玩家的報價約0.94元/W,可以明顯地看出,元件龍頭進一步壓低報價中樞,其中投標最低價已跌至0.81元/W。
可以說,光伏元件這個賽道,沒有最卷,只有更卷,彷彿只有價格戰才能讓中小玩家被動出清。
二、業績慘淡、老大換人
從光伏元件的競爭情況來看,這些年國內玩家加速走出去的程序,目前全球前20大產能廠商中除韓華均為國內廠商,光伏產業看中國,這句話一點兒毛病沒有。
光伏元件的產能情況
從行業的集中度上來看,近些年龍頭廠商發展迅速,光伏元件行業集中度呈現出明顯的提升趨勢,頭部效應愈發明顯,尤其是不少玩家都開始進行一體化佈局,這樣就可以將上游的生產利潤留存到下游元件端,透過成本控制,從而主力助力元件環節的競爭力提升。像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等玩家都是這麼做的。
元件業務單瓦盈利情況
但從去年的統計資料上來看,晶科能源(688223)元件銷量超過75GW,市佔率14.5%-15%,從原來的全球第二一下躍居成為全球第一。要知道,在2020-2022年,全球第一大元件龍頭還是隆基綠能(601012)。
尤其是在近年N型高效電池技術變革期,晶科能源搶佔了先發優勢,選擇了TOPCon技術進行量產,因此也吃到了屬於自己的紅利,在TOPCon領域,晶科能源的市佔率已經接近40%。
據專業機構估計,2024年TOPCon在N型電池中的出貨佔比或達80%以上,可以說是在慘淡的賽道上,為數不多的結構性機會。
有抓住機會,努力奔跑在轉型路上的,也必然有一地雞毛的。比如作為膝上型電腦代工廠的英力股份(300956),在2022年決定進軍光伏產業(設立飛米新能源),但是追“光”一年多,進行了大筆投資,但是據公開資訊,元件產線已經停產。
前幾天公司也釋出了2023年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2800萬元-4000萬元,同比上年虧損持續擴大,核心原因也是光伏元件生產線的投資因為市場變化劇烈,導致結算沒有達到預期。
三、展望未來,尋找出路
當雪崩來臨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就在這幾天不少元件玩家都發布了業績預告,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比如天合光能(688599)預計去年淨利潤同比增加43.27%到58.36%,除此之外,業績實現增長的還有東方日升(300118)、協鑫整合(002506)。
對於業績的增長,背後的主要原因筆者理解是N型元件的貢獻,像天合光能TOPCon元件產品的銷售佔比顯著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去年四季度的淨利潤已經環比下降了至少50%,價格戰的威力已經開始顯現。
但是,還有不少玩家還沒有披露業績,相信業績的下滑將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
展望未來,結構性的機會除了N型電池+一體化佈局之外,還有大尺寸,畢竟大尺寸元件提效優勢顯著,且可以從各個方面大幅降本,在價格戰的背景下有著關鍵的作用。
光伏元件何時迎來光明,最終還是需要從供給端入手,讓供需重回合理區間,才是根本方法。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