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訊息●長江商報記者 潘瑞冬
三季度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和盈利資料出爐。
11月2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監總局”)釋出2024年三季度銀行業相關資料顯示,銀行淨息差收窄壓力進一步顯現。
根據資料,商業銀行淨息差一、二季度末連續穩定在1.54%,但在第三季度末收窄至1.53%。在淨息差承壓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淨利潤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實現1.9萬億,較2023年前三季度增長0.5%。不過,其中的大型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的淨利潤均出現下滑。
資產質量方面,從不良率來看,商業銀行三季度末與二季度末持平,均為1.56%。不過,更細分來看,不良貸款餘額中的次級類貸款較第二季度末微降,但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均增加,尤其是損失類貸款,大幅增加750億元至9294億元,遠超不良貸款餘額增幅的371億元。
不良率1.56%環比持平
根據金監總局官網,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439.5萬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189.3萬億元,同比增長9.2%,佔比43.1%;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72.8萬億元,同比增長4.5%,佔比16.6%。
從資產質量來看,商業銀行的關注類貸款佔比繼續上升。資料顯示,三季度末銀行關注類貸款餘額為4.9萬億,佔比為2.28%,前兩個季度末分別為2.20%、2.18%。此外,三季度末的不良貸款率與二季度持平,維持在1.56%的水平。
但是分銀行型別看,三季度末,大型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的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分別為1.25%、1.82%、1.79%、1.10%,較二季度分別上升0.01個百分點、0.05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0.06個百分點;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率與二季度持平,為1.25%,農村商業銀行不良率從二季度的3.14%降為3.04%,降幅0.1個百分點。
若是從不良貸款餘額絕對值來看,三季度末這一數字較二季度末增加了371億元。細分來看,三季度末,次級類貸款較二季度末減少566億元,但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均出現增加,分別增加187億元、750億元。據瞭解,損失類貸款指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的貸款。
雖然損失類貸款增幅較大,但商業銀行整體的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處於較高水平,為銀行提供了較厚的風險抵補能力。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204.54%,二季度末,這一指標升至209.32%,三季度末進一步微升至209.48%。
分銀行型別來看,大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最高,為250.28%;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和外資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均超200%;此外,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88.95%、148.77%,相對較低。
同一天,金監總局官網還披露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情況,2024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79.8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淨息差進一步承壓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在資產總額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淨利潤達1.9萬億元,同比增長0.5%。
但從商業銀行的資本增值能力來看,資本利潤率是呈現下滑的趨勢,也就是說,同樣資本條件下,賺錢能力下滑了。資料顯示,一季度末,這一指標為9.57%;到二季度末,這一指標降低至8.91%,三季度末,商業銀行的資本利潤率繼續下降至8.77%。
從利潤構成來看,前三季度,大型商業銀行的淨利潤為9792億元,佔比超過半壁江山。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淨利潤為4001億元,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淨利潤分別為2480億元、141億元、2080億元、212億元。
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分別下降1.32%、9.03%;其餘型別銀行淨利潤均實現增長。前三季度外資銀行淨利潤增速最高,為28.48%,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增速分別為1.21%、3.38%、2.92%。
大型商業銀行淨利潤承壓,背後更為主要的原因是淨息差持續承壓。
隨著今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三次下降以及存量房貸利率批次下調,疊加債券市場調整、投資收益下滑,商業銀行盈利增長和息差收窄壓力仍然較大。
資料顯示,今年2月、7月和10月,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三次下調LPR,其中,2月份僅對5年期以上LPR下調0.25個百分點,7月和10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0.1個百分點、0.25個百分點。
這導致當前的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處於歷史低位。2024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處於歷史低位。9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67%,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5%,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1%,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
淨息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的核心指標。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放緩,反映銀行業面臨經營挑戰大,主要與國內宏觀經濟波動,銀行業淨息差收窄等方面影響有關。
2022年來,商業銀行淨息差逐年下降,目前已經處於歷史低位。根據金監總局披露的資料,商業銀行淨息差一、二季度末連續穩定在1.54%,但在第三季度末進一步收窄至1.53%。
從具體機構型別來看,大型商業銀行三季度淨息差為1.45%,較二季度下降0.01個百分點;城市商業銀行三季度淨息差較二季度下降0.02個百分點,為1.43%;民營銀行三季度淨息差較二季度下降0.08個百分點,為4.13%;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三季度淨息差分別為1.63%、1.72%,與二季度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