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玄鐵
編輯丨林偉萍
24日收盤之後,央行宣佈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25日,中石油罕見漲停,三大指數全部收紅,中長線來看,制度糾偏的政策利多正在發酵,春節長假前的反彈行情已然啟動。
大底臨近甚至已現
抄到熊市大底,是股民的終極夢想。 在最近火爆的電視劇《繁花》中,主角阿寶政策嗅覺敏銳,借錢買進電真空股票的次日,三大救市政策出爐,滬綜指在1994年7月的谷底325點成為歷史大底,其後在32個交易日大漲約2.2倍。 類似的詰問再現: 2724點是歷史大底嗎?
筆者認為,答案是大底臨近甚至已現。 從技術面來看,自2023年1月28日以來,滬綜指出現多個如同搓衣揉衫的揉搓線組合,多空爭奪進入肉搏戰,衰竭底特徵已現。 美中不足的是市場並未明顯放量,這或與春節長假效應有關,主力逼空意願不強,在等待政策利好的穿雲箭。
謹慎來看,底部臨近,類似325點的一夜暴富機率卻難再現。 325點是衰竭底(較峰值暴跌79%)和超級利好相結合的產物,且當時場外增量資金湧進極快。 且不算股市市值佔GDP比值等常規資料,僅從牛市擴張效應來看,1994年年底,證券投資者開戶總數僅為全國人口總數的0.92%,約為1108萬戶,較上年大增32.6%,堪稱一呼百應。
當下則不同,中登公司資料顯示,截至去年8月,投資者總數約為22142萬戶,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15.7%; 當月新增約為百萬戶,佔比0.45%,僅為涓滴效應。
央企藍籌有望迎來制度紅利主導牛市
支撐A股底部臨近的主因之一,是市場情緒面已是極寒。 上證50ETF(510190)1月22日~24日累計上漲1.23%,溢價率為-0.06%。 其淨值較2021年2月峰值縮水36.3%,總市值降至1.37億元。 在鱷魚效應主導下,止損式減倉已成場內機構慣性思維。
同樣是小盤基金,易方達MSCI美國50ETF(513850)同期連拉三個漲停板,溢價率高達32.52%,22日和23日標普500累計上漲0.51%。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這是“股神”巴菲特投資的核心原則: 逆向思維。 多數人在股市虧錢的主因,是在牛市高峰看漲,期待搶籌帶來的流動性溢價式上漲; 在熊市谷底看跌,看衰棄籌導致的流動性折價式下跌。 不幸的是,個體看似理性的操作往往導致集體荒謬。
曾提出融漲(melt-up)概念的Yardeni Research創始人Ed Yardeni日前預測: 21世紀前夕的融漲盛況如今或將重現,投資者因怕錯過上漲而追高買進,類似羊群效應催生的上漲與基本面無關。 截至23日,標普50收盤再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為1.99%,較2009年穀底上漲6.3倍。
彭博社資料顯示,截至22日,美股總市值比中國A股和港股市值的總和還高出38萬億美元,創下新紀錄。 從估值來看,MSCI中國指數比美國股票基準便宜六成。 A股如此便宜,國家隊已在用錢投票。 據Choice資料估算,截至2024年1月23日,華泰柏瑞、嘉實、易方達、華夏基金旗下的滬深300ETF年內區間淨申購額共計921億餘元。
有個訊號值得關注: 22日,恒生AH股溢價指數最高漲至157.18點,上一回觸及如此點位還在2009年3月,當時港股正遭遇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 當晚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 ”當下,徹底逆轉制度熊市的機遇或正漸至。
果然,政策利好開始加速落地。 24日收盤之後,央行宣佈,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流動性1萬億元。 當日,兩大估值窪地板塊上證B指和恒生AH股H指數提前發力,分別上漲4.04%和3.74%。 25日中石油罕見漲停,三大指數全線暴漲。
無獨有偶,國務院國資委亦表態,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 同日,證監會表示,“將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質量評價標準,突出回報要求,大力推進上市公司透過回購登出、加大分紅等方式。 ”若此利好兌現,央企藍籌將迎來制度紅利主導的牛市。 此外,官方罕見強調回購登出這一市值管理模式,或也預示著美股藍籌控盤式上漲將在A股頻現。
(作者系職業投資人。本文已刊發於1月27日《證券市場週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提及基金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