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包凡微博頭像
這是華興失去包凡的第353天。
距離2023年2月16日,華興資本控股宣佈暫時無法與包凡取得聯絡,即將一年之久。
包凡“缺位”期間,由創始合夥人之一的謝屹璟(Kevin)先生負責華興資本控股集團的日常管理和運營,並在公司停牌期間簽署多份重要公告。
從外表看,華興資本的一切業務均在正常運轉,併購業務穩步進行,FA交易偶有發生,就連公眾號的併購與戰略投資雙週報、華興交易、行業觀察報告,都在如期釋出。
看似從容應對的華興資本,卻失去了包凡時代的狼性。
遺忘
被行業遺忘似乎是華興2023的關鍵詞。
2023年華興資本的名字幾乎被各大媒體的榜單遺忘,華興資本公眾號僅在5月轉發了一條獲獎榮譽:華興資本榮登了投中榜“2022年度中國最佳新型投行TOP1”,華興資本榮獲2023 “澎橙獎 · 年度醫療健康財務顧問機構” 。
相較於以前,華興資本可是各大媒體榜單上的“常客”。譬如2022年,華興投資業務榮獲CVCRI2022金投獎年度中國影響力PE投資機構TOP20、IPO早知道年度IPO最佳投資機構TOP20;投中網年度中國最受LP關注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30。
華興投行業務榮獲企名片、IT桔子、母基金研究中心、科創板日報、介面頒佈的最佳FA機構。
包凡個人榮獲FOFWEEKLY股權投資行業年度社會責任投資人TOP10,CVCRI2022金投獎年度中國影響力PE投資家TOP15。
問及同行華興資本2023年的資料時,大多數的回應是:“他們今年暫時不報了,或不太清楚”的言辭。
榜單對於一家投資機構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是其在行業內仍舊活躍的憑證,是給LP的安全感,是給被投企業的信心,是給團隊簽約專案時的底氣,是品牌持續發展下去的榮譽徽章,這一年,華興資本卻選擇了暫時放棄。
這一年華興資本也遺忘了「年終總結」。
自2018年登陸港交所以來,華興資本就明確了自己的“四駕馬車”,分別為投行銀行、投資管理、財富管理和華興證券。彼時,一圖看懂華興資本的全年業績報告,成為華興資本公眾號上的固定欄目。
財報顯示,2018年華興資本總收入2.11億美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51.2%;經調整淨利潤穩步增長至6730.1萬美元。
財報顯示,2019年華興資本總收入及淨投資收益14.94億元,調整後淨利潤4.63億元。
財報顯示,2020年華興資本總收入及淨投資收益27.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8.4%;淨利潤10.3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20.5%。
財報顯示,2021年華興資本總收入及淨投資收益25.04億人民幣;淨利潤16.2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6.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華興資本的業績上升明顯,尤其是2021年,盈利創下高點。
2022年伴隨著IPO收緊,華興資本控股營收、淨利潤雙降,全年營業收入15.33億元,同比下降8.36%;全年虧損5.64億元,同比下降134.71%。
一圖看懂華興資本的全年業績報告欄目變成了「奮進2022|華興資本年度回顧」、「闊步2023|華興資本年度回顧」,展現華興一年的投資業績、榮譽、未來重點關注領域。
如今,失去包凡後,華興就連這些也一併失去了。
華興=包凡?
如果華興是一件藝術品,包凡就是背後的藝術家,當華興去包凡化開始,就已經失去了靈魂。
2014年華興10週年之際,包凡在微博寫道:應該不是利。我雖然不是出身豪門,但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家道殷實,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過因為錢而缺乏安全感。我工作第一年,欠著幾千美金的信用卡貸款,照樣天天歌舞昇平。財富在以前對我不是主要的驅動,現在更不是。我想應該也不是名。瞭解我的朋友知道我最不喜歡聚光燈。早年為了華興的品牌,我不得不拋頭露面,但現在我更寧願做一個坐在角落的觀眾。我對華興的感覺,更像是一個藝術家和自己作品之間的關係。每天我都會覺得自己的作品還有些瑕疵,總想把它做得更加完美,久而久之作品便成了人生。
包凡與華興之間是互相成就的關係,而非因為名利做一家公司,包凡的氣質也根植於華興的文化。
“江湖義氣”。在華興內部,包凡喜歡同事喊他“老大”,對於“包總”“老闆”這樣的稱呼,包凡有點排斥。
他最喜歡的電視劇是《兄弟連》,創業就是一幫兄弟混社會,“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用他的話說,“要做老大,就是每年分錢分得比別人少,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就是華興的文化。不然好事兒都被你佔了,爛事兒讓別人擦屁股,兄弟們憑什麼跟你混?”
其中的兄弟就包括本次任命的董事會主席、執行長謝屹璟(Kevin)。2005年Kevin放棄瑞信高薪加入新創立的華興,對包凡說:“以後跟定你了,能成事是我們的運氣,不成大不了兄弟一場。”
還包括2006年加入華興資本的杜永波、王力行。前者目前擔任執行董事,並繼續負責投資管理業務,他是華興內部第一個提拔的合夥人;後者目前擔任聯席總裁,王力行清華畢業後就加入了華興,這是他的職業生涯的起點,任職期間成功帶領團隊完成了多起融資和併購交易。
“我們雖然是在做專案、做交易,我們也在做人,積累的是朋友,是人脈,朋友、人脈成就了華興的今天。”包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華興最早的兩個客戶徐長軍先生和俞渝女士,在包凡無品牌也無團隊的時候,義無反顧的將專案交於包凡,並寄語:中國以後的JP Morgan就指望你了。兩單合作的基礎就是包凡,看中了包凡過往銀行家的履歷。
由此可見,微博標籤備註的“偽經濟學家、F1狂人、MMA(綜合格鬥)、金融工作者”的包凡是一個義氣之人。
也有媒體走訪了很多離開華興的人,他們一致的觀點是:這是一個講究“價值觀”、以及少有的把“正直和善良”寫進企業文化第一條的投行。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過,“一個機構就是一個人影響力的延伸”。在華興,這個人就是包凡,“江湖義氣”的基因已經融入華興血脈。
“去包凡化”仍需時日
早在2015年,包凡就開始嘗試“去包凡化”。在一次春天的總結會上,他曾慷慨激昂地表示:沒有包凡,華興就沒有過去,可只有包凡,華興就沒有未來。
他提到過華興資本下一代領袖標準:沒有業務能力不能服眾,在這之上才能談以德服人,需要時間的考驗。
2018年,華興資本內部也推出過年輕領袖計劃。意在選拔出80後中最有潛力的高管,並花大力氣培養。前後共進行了兩期,共計有16個人。包凡失聯前幾天,宣佈替代叢林代行華興證券董事長一職的項威,即是這期計劃中的一員。
包凡失聯次日,公司股價大跌28.2%;2月26日,公司進一步宣佈,包凡正配合中國有關機關的調查。次日公司股價小幅回升2.11%。但與2月股價高點相比,股價已跌去近40%。
受包凡失聯及配合調查事項影響,核數師未能完成審計工作,也未能簽發核數師報告,最後公司延期釋出2022年年報,股票自4月3日起停牌。
路透社援引一位認識包凡的人士評論稱,只能說明華興仍是一個one-man business、key-person focus(關鍵人物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所以從企業治理來說風險比較大。
“失聯”接近一年後。2023年2月2日,華興資本控股在港交所公告,包凡由於健康原因及希望將更多時間用於處理家庭事務的考慮,已辭去本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執行長、提名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委員的職務,包凡確認其與董事會之間不存在任何分歧,且對於其辭任事宜不存在其他需要提請本公司股東注意的事項。
“包凡辭職,可能也是想救華興。”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2023年6月2日,華興資本釋出公告表示收到聯交所信函。信函中,聯交所提醒,倘若華興資本未能在連續停牌18個月內,糾正導致其停牌的問題、履行復牌指引並完全遵守上市規則以使聯交所滿意,並未能恢復股票買賣,聯交所上市部門將建議上市委員會著手取消公司的上市資格。
按照規定,如華興資本控股在今年10月仍未復牌,或將被港交所除牌,包凡心中的“中國JP Morgan”夢將破碎。
解決上述難題的重任,是否會落到謝屹璟和王力行身上,他們一直是華興僅次於包凡的2、3號人物。
謝屹璟是華興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今年53歲,1998年獲悉尼大學經濟學榮譽學士學位,然後就職於Credit Suisse長達7年,最高職務是該公司投資銀行部副總裁。隨後他離開這家公司,參與創辦了華興資本,是包凡之下的華興資本最大話事人。
王力行是包凡為數不多的親率弟子之一。2015年華興操盤的滴滴快的、美團點評、58趕集、攜程去哪兒四大經典併購案,包凡的身邊都站著他。
關小黑屋、談判勸酒、連夜趕飛機改條款,這些坊間傳聞的包凡“攻擊性”操作,是他的日常工作。
在包凡的字典裡只有兩類人,能搞定和搞不定的,其他都是藉口。“小白兔在華興待不下去。要麼被其他狼咬死,要麼被我幹掉了。”
包凡“失聯”後,華興資本的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上半年員工也流失了15%。全年業績也略有下滑,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完成了30筆交易,其中包括27筆財務顧問交易和3筆承銷(三房巷、震坤行、速騰聚創)。
華興的命運將走向哪裡?
那個身形精悍的上海男人嗜鬥、嗜拳、嗜車、痴迷極限運動、喜歡掌控感的包凡能再次拯救華興嗎?“我不喜歡賭博,從不進賭場,我喜歡駕馭能掌控或者改變結果的事情,不喜歡碰運氣,賭博是一個成敗完全靠運氣的事,我得不到快感。”(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郭虹妘,編輯|陶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