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財經 屠俊
春節期間,賈玲的電影《熱辣滾燙》突破26億,減肥話題又再一次被引爆。醫藥市場方面,以GLP-1受體激動劑為代表的減肥藥也越來越受到市場追捧,有券商研報顯示,2030 年國內"降糖+減重"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
近日,首個國產減重GCGR/GLP-1R雙靶點注射液上市申請獲CDE受理,由信達生物和禮來製藥共同推進,作為國產PD-1"四小龍"之一,信達生物的PD-1信迪利單抗為第二個獲批的國產PD-1單抗,不過,眾所周知,PD-1內卷嚴重,而近年來信達生物也處於連年虧損狀態,是否能依靠減肥藥扭虧?
"賽點"前的紅海
司美格魯肽無疑是開啟減肥新紀元的最重要的產品,根據其原研廠商諾和諾德公佈的2023年財報,司美格魯肽目前包括的3款產品,分別為注射液Ozempic(2型糖尿病適應症)、注射液Wegovy(肥胖適應症)和片劑Rybelsus(2型糖尿病適應症),2023年全年銷售額共計1458.11億丹麥克朗(約216.15億美元),同比增長88.78%,佔總營收62.78%。
2021年4月,司美格魯肽首次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輔助飲食和運動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控制,而其減肥適應症還未在國內獲批,目前處於臨床三期,且諾和諾德已經將其臨床試驗適應症,BMI範圍下調為24.0kg/m^2,這意味著正常體重之上的超重、肥胖等人群都將可能成為這款產品的潛在目標人群。
不過,司美格魯肽中國專利將於 2026 年過期,在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已經佈局了這款"網紅老員工"的仿製藥,而以其為代表的減肥藥周劑注射賽道也已經臨近"賽點"。
司美格魯肽之外,2月7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資訊顯示,信達生物申報了GLP-1R/GCGR雙重激動劑瑪仕度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作為全球首個進入臨床III期的GLP-1R/GCGR雙靶激動劑瑪仕度肽(IBI362)頗受業內關注。
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歷史資料,申報新藥後,大概需要12-16個月的時間,以此推算,瑪仕度肽的獲批上市時間或在2025年。
而司美格魯肽仿製藥方面,華東醫藥參股子公司杭州九源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是國內最先進入臨床 III 期的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此外,包括重慶派金、惠升生物、齊魯製藥等多家企業佈局了司美格魯肽的仿製藥,且均已經進入臨床三期。
也就是說,等到2026 年司美格魯肽中國專利過期之時,GLP-1賽道或將有多個產品集中陸續上市角逐這個"千億"市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周劑注射賽道,目前已經有多款產品正在競速,而多款生物類似物已經進入臨床三期階段,屆時,首先撞線獲批的產品會有一定的市場紅利期,但是,由於後續競爭者陸續上市,這種"花期"是否短暫並不好說,而這或許是國內新藥研發賽道內卷普遍面臨的"劇本"。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上市,或許還存在集採、價格競爭等風險。
事實上,去年12月,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資訊公示平臺顯示,信達生物啟動了GLP-1R/GCGR激動劑IBI362(瑪仕度肽)頭對頭司美格魯肽的III期臨床試驗,研究的人群為早期2型糖尿病合併肥胖患者。
從去年5月,信達生物公佈的高劑量組 II 期臨床結果資料顯示,高劑量 9mg 的瑪仕度肽在治療 24 周後取得了顯著的減重效果,減重幅度達到了 15%,展現了良好的減重效果。此外,針對不同肥胖程度瑪仕度肽開發了個性化給藥方案的藥物,分6mg和9mg雙規格開發不同適應症。
雙靶點疊加個性化的給藥方案或許是瑪仕度肽的一個重要賣點,不過,諾和諾德作為該賽道的最大玩家,面對諸多的潛在競爭對手,也沒有坐以待斃,除了拓寬減肥適應症,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底,諾和諾德的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片獲批上市了,相對於注射劑,片劑顯然服用更為方便。
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劉立鶴表示,在GLP-1的研發佈局層面,時間壁壘、藥物的差異化設計、以及卓越的藥物療效是成功的關鍵。
此外,劉立鶴也指出,完備的多肽合成產業鏈、以及在本土市場充分的商業化經驗是眾多在GLP-1賽道競爭的中國藥企的優勢。
事實上,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和禮來製藥的替爾泊肽在全球都處於供需緊張的狀態,為了緩解產能不足,諾和諾德大股東諾和控股(Novo Holdings)還在近日宣佈,以總價高達1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6.98億元)作價收購CDMO公司康泰倫特(Catalent),以此提高其暢銷減肥藥Wegovy和Ozempic的產能。
而這或許也給到本土企業以競爭卡位的機會。
整體市場方面,我國GLP-1 行業起步較晚,在發達國家,按照銷售額計算,GLP-1RA市場份額2022年已達到33%;按照治療患者數,GLP-1RA佔比 10%。而在我國,2022年,我國樣本醫院銷售額,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及度拉糖肽三款最主要的 GLP-1RA 藥物,合計佔比 17.1%。
根據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研報資料測算,國內GLP-1 行業即將步入收穫期,降糖+減重2030 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 億元。GLP-1 針對糖尿病、超重、肥胖三種適應症的市場空間分別有望達到430 億元、150 億元、430 億元,空間巨大。
總體來說,市場在進一步擴大,還有上升空間,但是隨著眾多參與者的入局,各家企業面臨的也是一片競爭"紅海"。
信達扭虧倒計時?
說到醫藥行業的"內卷",PD-1無疑是反覆被拎出來討論的範本。
信達生物作為PD-1四小龍之一,2018年12月,其PD-1信迪利單抗(商品名:達伯舒)以3L經典霍奇金淋巴瘤正式獲批,成為第二個獲批的國產PD-1單抗,而這也一直是信達生物最主要的產品。
2023年前三季度,信達生物的產品收入約4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16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PD-1藥品達伯舒的銷售收入2.8億美元(約19.67億元),同比增長19%,佔整體產品收入的約47%。
業內觀點認為,去年信迪利單抗在原醫保基礎上,新納入一線胃腺癌和一線食管鱗癌兩項新的大適應症為其銷售重回增長的主要原因。
不過,此前,其合作伙伴禮來曾披露,2022年達伯舒銷售額2.94億美元(約19.77億元),同比下降29.7%。
2019年,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以64%的降幅成功進入醫保目錄,年費用由28萬元降到9.67萬元/年。2020 年,恆瑞、信達、百濟、君實分別以 85.21%、63.73%、79.60%、70.82%的降幅全部納入醫保目錄,平均降幅78%,年治療費用直接降到5萬元/年。
可見降價後對於達伯舒的銷售還是產生一定影響,而此後PD-1賽道也一直被業內作為"內卷"代名詞。
而對於信達生物來說,其盈利能力一直是其被詬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信達生物還處於連續虧損中,2020-2022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為9.98億、27.29億和21.79億。去年上半年,信達生物在成本和費用端大幅精簡,其中研發費用約9.23億元,同比下降21.4%。
而這或許也是其期內虧損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
信達生物2023年中報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約27.02億元,同比增長20.63%;期內虧損約1.39億,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5.36%。
而至於是否能徹底扭虧,除了節流,如何開源,在紅海中獲得更高收益或許是關鍵,瑪仕度肽是否能複製司美格魯肽的火爆,藍鯨財經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