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隻看到歐美現在對我們的電動汽車各種徵關稅,其實,我們曾經比他們收得多。
1994年以前,我國對進口汽車的關稅是180%-230%。
同樣的車,在中國落地價比歐美高出3-4倍,就是這麼來的。
1994年以後,為了滿足加入WTO的條件,我們才開始大幅下調汽車關稅,當年就降到了110%。
如果1994年買過進口車的人應該有這個印象,比之前一下子便宜了不少。
之後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調,2002年加入WTO的時候是43.8%,到2006年下調到25%以後就一直維持至今了。
12年的時間,從最高230%下調到25%,中國為了加入自由貿易的世界陣營,做出的決心是巨大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汽車關稅反映了國與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競爭能力,稅率高的往往處於防守狀態,反之,稅率低的就是進攻狀態。
按照這個邏輯,燃油汽車時代就是歐美全面進攻的時候,而我們一直都在防守,這也比較符合事實。
然而到了電動車時代後,我們彎道超車了,放眼全球,真正能在電動汽車上與中國一較高下的也就只有美國的了。
這種情況下,中國電動汽車就成了進攻方,輪到我們瘋狂輸出了,歐美的位置就反過來成了捱打的防守方,自然就要在進口關稅上做文章。
只是,歐洲和美國做的文章又各有各的特色。
美國是沒有理由,我就是擺明了搞你,一下子提高到100%,跟掄大棒一樣
歐洲還講點道理,說徵的是臨時反補貼稅, 10%-40%不等,要柔和得多。
歐洲確實本來就有反補貼稅這個東西,就是根據企業在國內獲得的補貼來徵稅,獲得了多少補貼,就徵多少稅。
而且,還把在中國生產的特斯拉也框進去了,顯得人家是一視同仁。
當然,不管有沒有道理,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護犢子”,我們曾經也幹過,沒什麼稀奇。
80-90年代我們要不是徵那麼高的關稅,最大限度地擋住了進口汽車的正面進攻,哪有國產品牌汽車的崛起。
我們擋住正面進攻的同時,又給歐美汽車開了側門,他們可以拿技術來換市場,以繞開高昂的進口關稅,於是各種合資汽車品牌就誕生了。
1983年,美國克萊斯勒汽車是最早透過這個側門進入中國的,北京jeep由此誕生。
1984年,德國大眾聯合上海汽車,於是有了桑塔納,至於神車捷達,那是1991年才引入中國的。
之後,歐美日著名車企都以這種方式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汽車產業也就此開始了飛速的發展。
不過,如今的情形又有些不同,歐美並非技術跟不上了,只是,中國的速度太快了。
歐美車企跟不上,只能用關稅防守,給他們國內蠕動的電動車企們保留一個相對寬鬆的生存空間。
畢竟,他們知道,一旦放開,他們是“卷”不過中國車企的。
關於美國的大棒政策,走的就是不講理的路子,你跟他談什麼WTO規則都是沒用的,就是專門針對中國的,唯一的應對策略只有反制。
倒是歐盟的反補貼稅把電動車企們獲得的補貼大概排了個序。
最新的歐盟徵稅訊息顯示,特斯拉獲得了最低徵稅率,只有7.8%,也就是說,特斯拉從中國獲得的補貼是最少的。
這也正常,雖然在中國生產,但畢竟是美國獨資公司。
而國產電動車企們的徵稅率最低的是比亞迪17%,其次是吉利18.8%,然後上汽等其它車企都是35.3%。
上汽等車企稅率翻倍,原因是不配合歐盟調查,也就是說,不給查賬。
怎麼說呢,不給查賬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不屑,二是不敢,但不管什麼原因,如果想在歐洲賣,總歸是繞不過別人的門檻的。
當然,關於這個事兒還沒有定論,歐盟國家也不全是投贊成票的,德國、西班牙、瑞典等就表示反對,最終的結果如何,還要看10月份的歐盟國家投票。
其實,不管最終是什麼結果都不重要,有進攻就有防守,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