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市場上,白酒這兩天有異動,且貨幣政策轉向後,市場對其預期有一定的強化。從前三季度白酒企業上市公司的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到,白酒的業績當前穩定性依然較強。
但如果談到未來的增長性,不同於當年,或許沒人能夠用肯定的口吻喊話:茅臺市值再增一個萬億的新高!更何況整個白酒行業的增速本季度看出現放緩。
白酒行業:你是你,我是我
論道白酒行業的盈利能力,在A股當中無疑是比較賺錢的行業。據筆者統計,在申萬二級134個行業中,前三季度,白酒營收超過3000億,排名第38位。對比消費來看,遠高於化妝品、旅遊等概念。
圖片來源:choice
但就白酒而言,A股上市的21家白酒企業,前三季度營收總額達到3377.1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9%;淨利潤1316.9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7.8%,低於兩位數。
白酒盈利能力雖然驚人,但營收增速已經超過淨利潤增速。如果深入對比,筆者選取2020、2021年三季度資料,經過測算,彼時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長基本都能達到19%左右。
畢竟,白酒行業不像高科技行業,不需要怎麼搞研發。研發不會是重要的資金去向,淨利潤不及增速有可能是去花錢搞營銷了。
圖片來源:choice,財經早餐整理
在現有格局下,白酒“一哥”茅臺盈利能力依然當仁不讓。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07.76億元,同比增長16.95%;淨利潤608.28億元,同比增長15.04%。酒鬼酒、天佑德酒、金種子酒、皇臺酒業營收是為數不多營收出現下滑的企業,不過,皇臺酒業的淨利潤卻同比去年有所轉暖。
控價的階段性效用
得益於一季度節日效應的影響,白酒的表現還有支撐。如果單看第三季度的話,白酒消費增速並不特別出彩的情況會更加顯著。
捨得酒業三季度淨利潤下降79%。瀘州老窖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66億元,同比增長僅2.58%。
白酒行業整體不振的景象,也可以透過茅臺價格的反覆橫跳來佐證!某種意義上,作為高階白酒的代表,茅臺可是奉行著白酒價格越高,品牌越香的定律。
然而,這個定律成立的條件,是在整個經濟環境,或者說金融、地產領域發展增速較快的時期。
隨著整個經濟週期的切換,茅臺這類對標奢侈品屬性物品的價格會受到不同幅度的擾動。
雖說奢侈品頻頻提價,但面對蕭瑟的大環境,奢侈品集團的業績該不好還是不好,比如,LVMH集團第三季度收入下降4.4%。
作為龍頭,茅臺價格的風吹草動總是能撩撥到市場的神經!10元、20元的下跌亦成為各家媒體的頭條,被大眾議論紛紛。
在9月臨近傳統消費旺季的時候,茅臺的價格曾有幾日連連出現下跌。市場零售價格也有所下跌,在電商平臺上,53度的飛天茅臺售價某時普遍在2300元/瓶左右。
而反觀去年,9月初,原箱和散瓶飛天茅臺的市場批發價約為3005元/瓶和2785元/瓶左右。
不久前,茅臺價格又出現小幅度下跌,飛天系列,2024、2020、2016、2014年飛天原箱下跌10-20元/瓶不等。
雙11期間的大促,也是把茅臺酒的價格打到更低。據報道,在部分線上平臺的大促補貼後,飛天茅臺的價格一度低於2000元引發市場關注。
有媒體透過線下酒類零售店探訪發現,茅臺價格每天都在變,尤其今年以來跌了比較多。
白酒行業庫存積壓、價格倒掛普遍背景下,電商平臺上壓低價格的做法,白酒企業、經銷商與電商平臺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也促使三者之間出現博弈。
就茅臺而言,市場一度有茅臺出手控價的傳聞:落款為貴州茅臺河南省省經銷商聯誼會的通知,內容表示為應對當前市場變化,將暫時停止向市場出貨。
不過,據媒體報道,經銷商的行為並未來自茅臺所指示,而是經銷商自發組織。有媒體報道顯示,經銷商暫停出貨的原因為應對茅臺市場秩序檢查。
10月18日,劍南春也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釋出《致劍南春消費者的告知書》,稱部分電商平臺店鋪存在授權書造假的情況。外界或許會想,電商平臺的酒到底真假?
短期控價或許是個戰術性法則,但如果沒人喝白酒了該咋辦?
未來,要換種邏輯
往後看,白酒會怎樣?
先從時間點上看,四季度天然是個助力,由於春節的節慶效應在,三季度的業績可能會促使經銷商減少發貨,降低庫存。
到了四季度,渠道庫存可能會消化不少,供需變化之下,價格能夠企穩,經銷商或許會加大進貨。因此,從經銷商存貨角度推測,或許會樂觀一點。
不過,怎麼說呢,這個小的節慶效應,或許沒有辦法抵禦白酒行業動能增速減弱、消費傾向改變的一個大的影響。
據統計局的資料,消費結構上,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6206元,增長7.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1%,比重依然很大。
然而,從增速上來看,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增長、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增長是一眾消費品類中,增速最快的幾個類別。
大家對於花錢買精神愉悅、富足感十分看重。白酒能帶來情緒價值嗎?似乎顯示不太能。畢竟,大家通常只會借酒消愁。
從人群消費結構上來看,騰訊與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消費白皮書》顯示,白酒的主力消費人群:1975年-1994年出生的人,對應30-49歲人群,主要用於商務、聚餐以及社交需求。
白酒消費者以企事業單位職員等為主,中上收入水平,重視商品核心,購買白酒主要用於自飲、宴請和送禮,單次花費多在201-800元,更傾向於購買中端、醬香型、中度白酒及250-500ml容量的產品。
消費者看重白酒的口感味道、酒精度數等因素,對原漿酒、年份酒感興趣,喜歡打折等促銷方式。飲酒場景豐富,聚會應酬是主要驅動因素,不同場景下對白酒的選擇有差異。
結合年齡和白酒消費檔次,三類人群決定著白酒行業的未來!
商務人群,聚焦千元以上的白酒消費較多,高階商務應酬多,品質檔次追求高;95年後出生的職場新人,消費價格在300元內的,大部分用於職業初期階段的社交應酬活動;
85-94年出生的普通白領,聚焦100元內的白酒,事業發展遇瓶頸,希望借酒澆愁(自飲需求),品牌的忠誠度不高,價格驅動。
當年,茅臺在經濟發展快速的時期,靠著商務宴請的高階化轉型成為龍頭一哥,未來誰有可能抓住最大公約數的新消費群體,誰或許更加有利。
此外,從政策層面看,促銷費會是接下來的重點,但是促汽車、促家電這些政策看到過,促進白酒消費的政策還真沒看見過。
圖片來源:民生證券
成長股的邏輯,或許不太適用於白酒啦!
免責宣告(上下滑動檢視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