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市場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數微跌。
盤面上,固態電池概念股再度爆發,領湃科技、盟固利、有研新材等20餘股漲停。AI應用方向表現活躍,、星輝娛樂等漲停。紡織服裝股震盪走強,日播時尚、紅豆股份等漲停。下跌方面,CPO概念股陷入調整。
截至收盤,滬指跌0.1%,深成指跌0.17%,創業板指跌0.02%。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4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2995億。全市場超3700只個股上漲,逾150股漲停,逾200股漲超9%。
市場熱點"散亂",短線炒作仍火爆
今日,A股市場整體延續弱勢整理格局,指數一度嘗試修復,但因跟進買盤不足再度回落,尾盤雖然迎來拉昇,但最終三大指數仍小幅收跌。從上漲方向看,市場熱點依舊較為散亂。
首先,鋰電池方向領漲。東海證券認為,當前全球鋰電池國內供貨佔比約七成,電池材料國內供貨佔比均在九成左右,供應鏈優勢明顯,但是鋰電池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分位低點,隨著2024年板塊資本開支放緩、中低端產能出清、2025年產能消化加速,估值有望改善。
其次,AI應用方向再度走強,AI製藥等方向漲幅居前。訊息面上,國家醫保局表示,為了支援相對成熟的人工智慧輔助技術進入臨床應用,同時防止額外增加患者負擔,國家醫保局分析人工智慧潛在的應用場景,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康復類專案中設立"人工智慧輔助"擴充套件項。
再者,大消費板塊同樣展開反彈,旅遊酒店、冰雪產業、服裝家紡等漲幅居前。訊息面上,外交部表示,中方決定擴大免籤國家範圍;同步最佳化入境政策,將交流訪問納入免籤事由,將免籤停留期限自現行15日延長至30日。同時,隨著冬季的到來,冰雪旅遊熱度再起,也對消費股起到催化作用。
此外,國資併購火爆。國資重組概念集體大漲,兩面針、獐子島、格力地產、南京商旅、南京化纖等眾多個股漲停。訊息面上,上海、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深圳等相繼釋出併購重組支援政策,推動企業透過併購重組做優做強,以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短線題材方向仍維持著較高的熱度,超150股漲停;高位股如期持續走強,粵桂股份、東方精工、有研新材等個股再度漲停。整體而言,市場反彈力道相對有限,分析人士提示,由於指數端的風險尚未充分釋放,留意後續是否會對短線炒作情緒形成一定的拖累。
學習時報:千方百計保護好投資者權益
近期,A股行情波動之下,官媒再度發聲,呼籲保護投資者。
學習時報頭版今日刊文《千方百計保護好投資者權益》。文章指出,只有各方面齊心協力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才能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資本市場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擁有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投資者群體,投資者總數超過2.21億,其中99.76%為個人投資者。中小投資者是市場之本、活力之源。
以人民為中心,維護人民的利益,具體到資本市場就是切實保護好中小投資者權益,這是堅持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如何保護投資者?文章指出三點:
第一,監管部門要站穩人民立場,把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作為最重要的中心任務來抓。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在制度制定修訂過程中,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意見建議。
第二,上市公司必須提供質量高、品質優、回報好的產品和服務。發行人和上市公司應向投資者充分及時進行資訊披露,資訊越透明,對數量龐大的中小投資者越公平。證券發行要堅持誠實守信,繫牢資本市場活動中維護投資者權益的第一粒釦子。把尊重投資者、回報投資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項機制,以切實的投資回報夯實維護投資者權益的市場基礎。讓高成長、高回報、優品質的公司股票、債券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流產品。
第三,行業機構服務要專業細緻。各類行業服務機構必須心繫投資者,真誠善待投資者,更好服務投資者,真心實意當好維護投資者權益的專業市場"看門人"和"服務員"。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維權救濟渠道。認真學習借鑑各國在投資人保護工作中的成功經驗,綜合用好各種投資者保護制度工具。
中信證券:A股12月再次凝聚共識
最後,看下A股後市走向。
近期市場面臨階段性回撥壓力,透過梳理歷史上六輪牛市中跌破20日均線的情形,廣發證券認為,本輪調整的流動性衝擊/盈利風險(空窗期)均可控。在未來政策積極的預期下,後續市場顯著下行風險有限。
對於當前A股,中信證券指出,市場的定價主力正處於從個人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切換的階段,前期以個人投資者為代表的活躍資金情緒從亢奮中逐步冷靜,相對提升了機構投資者的定價能力。績優股的加速出清給機構提供了更好的入場時機。
目前市場面對著三重因素影響:第一,新一輪化債政策組合如期落地後,市場進入政策空窗期。第二,四季度國內經濟有望穩步改善,但外部擾動下市場對明年的預期比較紊亂。第三,房價和社融發令槍仍需耐心等待,預計12月重要會議將重新凝聚共識。
整體而言,中信證券判斷,市場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的起跑線上,等待房價和社融的發令槍。
配置方面,當前可以用部分可攻可守的低估值順週期品種過渡,如鋁、銅、國有大行、國有地產開發商和物業服務企業,以及低估值的港股品種如網際網路、恒生紅利和零售,一旦房地產領域超預期提前企穩,這些順週期品種可能成為全市場預期差最大的跨年主線;此外,待價格訊號的拐點明確出現後,可以逐步增配業績出現拐點、持倉充分出清的績優成長和消費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