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行情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各有不同,
本人資深股市編劇一枚,1998-2024所有A股、港股、美股劇本我都熟悉。
喜歡從行為金融的角度去考慮股市劇本的發展。
以下是前幾期劇本大綱
想知道後續劇本,請先關注。
說正題
今天這個盤中V型,背後不是藏著潑天富貴?大家都是怎麼看的?我瞭解下來分歧真大。和大家說說。
一,同樣的訊息,不同的態度
對於V型反轉
有人說,又在騙人,怕散戶都跑了,趕快說老鄉別走;但也有人說,後面是9.24行情的第二波潑天富貴要來了。
對於縮量
有人說,縮量基本漲不上做頭了;也有人說,上漲不需要量,巨量是因為分歧太大造成的,縮量反而好。
對於融資盤
有人說,融資盤開始下降了,投機資金撤退;也有人說,融資盤撤了,行情才能好好漲。
對於關稅
有人說,老川加關稅,機構風聲鶴唳;也有人說老川老早就說要加10-20%,如今10%是下限,利好。
實際上,最無聊的事情就是去分析他們說的對。立場不同,結果迥異。普通人該做的就是看清楚,觀點和市場機構的動作是否匹配。
如果你看好,但機構動作都是消極對待,再看好也是白搭。
如果你看空,但機構動作是積極參與,你的看空就是YY。
二,小馬過河
說到底其實,無論怎麼看,關於利好或利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都是「小馬過河」。因為大家的立場是不同的,所以看到的也將完全不同,而各說各的理,毫無意義。
但換個角度看,很多人就會發現:多數時候,利好或利空,就是做給散戶看的,當多數人看多(或看空)時,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看少數人的行為,也就是看機構的「交易行為」。
這就要使用大資料統計工具了,這些工具是透過長期的資料累積,並提取具有機構交易特徵的資料,再進行比對,用以衡量交易活躍程度。這麼說比較抽象,大家看下面的資料,一看就明白了:
前幾輪潑天富貴到來之前,機構很多都是提前動手,跌的稀里嘩啦的時候,機構已經積極參與其中了。
這樣的股票實際是有很多的,9.24行情之前,調整股票比比皆是,但有一些就是和下面圖裡股票基本是一個狀態。用系統觀察「機構交易特徵」,是能夠看到代表機構積極參與的橙色「機構庫存」持續不斷的狀態。說明調整中機構參與特別積極。
圖一:
圖二:
現在震盪的股票極多,關鍵震盪背後沒有「機構庫存」資料要看清楚。看清楚的好處是,跟傳統的觀察行情的方法完全不同了,自然看出風景也不一樣,一定是避開多數人視角的。
三,談談最近的劇本
顯然,在3250點下方是有強支撐的。從市場情緒以及很多指標變化來看,目前市場執行階段,最接近2019年4-5月和2020年8-9月,這兩個階段之後的A股風格也很有意思。劇本我以前都研究過。
2019年,A股的市場風格輪動差不多有四個階段:
1月是白馬風格,主要是市場資金迴避中小創爆雷後的商譽減值風險,這一個月也是延續了2017開始的藍籌風格。
2-4月是5G帶動的全面普漲行情,也是熊市結束後漲幅最快的階段,只不過是偏小盤TMT的概念炒作。
5-7月是消費股為王,隨著經濟復甦,消費復甦,標誌就是隨著茅臺零售價站穩2000元,各大名酒紛紛提價,白酒板塊最終帶動了整個消費板塊的行情,漲幅居前的還有家電板塊,市場風格迴歸白馬股2019年年中川普重啟對我國高科技行業的對抗,重點目標之一是華為的晶片業務再加上日本對韓國半導體行業的制裁,整個市場的交易從順週期的經濟復甦,8-10月A股轉向了政策導向的半導體,新能源和信創等科技炒作。
之後是新冠的突然打斷,就不說了。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謝謝點贊。
宣告
以上相關資訊是本人在網路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資料、資訊,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係的,都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