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真的來了啊!寒意正在傳向每一個打工人。比如這兩天的熱搜,對於打工人特別的不友好。
比如從這個月開始,在一些職業社交APP上,被當成人才輸送向社會、降薪、停發或者拖欠工資、取消年終獎或者1X薪的各種小道訊息,搞得人心惶惶,肉眼可見的,很多人這個年是不好過了。
前兩天,小柴做了一個類似的盤點「停發或拖欠工資,縮食減物……年底裁員潮滾滾而來?」,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的獨角獸企業、上市公司,甚至是頭部大廠,都開始動刀子了。
小柴也在上述文章中提到,這將是年底企業從「用工」環節降本增效的前奏,沒成想這個預測來的有點快,比如今天的熱搜上,又掛了幾個相關的話題。
比如「傳富途裁員引發不滿,官方暫無回應」「成立剛滿一年,網易旗下一遊戲工作室停運」「吉位元取消16薪,主動離職賠償N+1」「週六加班,取消調休和加班費」
看了這一圈話題,本來想跳個槽漲點薪的小柴本牛馬,突然感覺自己的老闆還能堅持真是太不容易了。
自然,現在這種情況,企業好像和打工人雖然難處不一樣,但一樣難,還能正常發薪、能加班保住工作,以及被輸送向社會的時候,能夠拿到補償就不錯了。
畢竟,幹完活工資被拖欠不發,甚至是老闆當了甩手掌櫃,撂挑子跑人,留下打工人原地不知所措的事情,對打工人才是最慘的。
比如最近在小某書等社交媒體上,有不少打工人爆料,已經成立了十多年的知名母嬰品牌可優比疑似暴雷了。
爆料稱,該公司老闆目前已不在國內,業務部門的經理、總監都離職了,內部討論後,裁員補償要3個月以後兌現,同時,公司加上投資方和供應商的欠債,大概有一億多。
據爆料的資訊還顯示,讓打工人不知所措的是,因為一些部門對裁員協議不滿,拒籤後目前裁員也被喊停了,也就是現在不搞裁員了,想待就待著吧,12月就降薪,關鍵是薪資還不確定會發,90%的機率是不會發。
什麼意思呢?立馬離職,意味著賠償沒有了,留著,大機率連工資可能都沒有。
在小某書上,小柴檢索了一遍發現,傳聞是真真假假,越傳越邪乎,比如有網友曬出自己所在的可優比倉儲店社群解散。
還有消費者則表示,好多旗艦店都沒發貨了!
不過也有使用者表示,「旗艦店還在正常發貨」「剛去總部買完,還在執行啊」
隨後,小柴在可優比旗艦店諮詢客服,客服表示目前依然正常發貨,關於網路傳聞,客服則表示「不信謠不傳謠」,關於裁員傳聞,客服也回覆表示「目前沒有聽說」。
但值得注意的是,可優比更新較為頻繁的微博、小紅書賬號,最後一次更新均在11月15日,之後,僅在評論區有新回覆,沒有具體的更新。
對於暴雷跑路傳聞,可優比創始人楊樊親自發布影片回應,否認倒閉,稱沒有這回事,只是壓縮一下人員。
其表示:「可優比交給職業經理人經營目前確實出現了問題,銀行貸款已經停了,產品和員工都需要大規模最佳化,但仍在積極對接恢復中,預計用三個月時間處理這些問題,沒有網傳的直接倒閉。」
話裡話外,我們也不難看出,目前可優比經營的確出現了問題。網傳的裁員爭議,至少是存在的,打工人在風裡凌亂也是存在的。
比如在該影片的評論區,疑似有不少員工留言質問其回應言論。「作為一個企業家,你的素質呢,對員工的責任呢」「每次出事時你都去美國,然後說起來,錯都是別人的錯」
而關於老闆跑路美國傳聞,楊樊稱本人和家人確實都在美國,但不是近期才來的,已在美國很長時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9月,楊樊股權遭到凍結,同時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
公開資料顯示,其被執行標的達三千七百多萬,且截至目前,全部未履行。
不過,人家目前已經和家人遠渡美國,這個老賴的名號,似乎對他們已經不起作用了。
尤其按照楊樊的說法,因為職業經理人導致經營出了問題,面臨一堆欠債,銀行都不給貸款了,老闆又跑美國躲債,可優比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了。
畢竟作為一家產品線極為豐富的母嬰品牌,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出現供應商擠兌與斷供。
公開資料顯示,可優比品牌成立於2009年,是國內母嬰賽道知名品牌,產品覆蓋用品、睡眠、玩教、紙品、餵養、洗護、孕產等母嬰全品類產品體系,擁有嬰兒床、床墊、嬰兒推車、餐椅、滑板車、學步車、平衡車、媽咪包、遊戲圍欄、收納架等用品,也包括奶瓶、餐具、浴盆、溼巾棉籤、口腔護理、尿不溼等日用品等。
同時,官網資料顯示,其商品SKU多達5000+,覆蓋1億家庭,倉儲面積達10萬㎡,自由園區達5萬㎡。也的確如此,基本上每個有小孩的家裡,都會有可優比的產品。
據官網資訊,其自2014年進軍電子商務以來,做到了單日創收突破2000萬的成績。更是在2017年突破20億,成為某電商平臺母嬰品牌的No 1.
從母嬰賽道的領導品牌,到與暴雷、老闆跑路等傳聞關聯在一起,消費者們也表示不敢相信。
比如有網友表示:這麼大的品牌也能暴雷?「啊?這麼突然嗎 我記得他們家牌子做的還挺大的啊」
「我家娃,我可買過很多次可優比,不希望倒閉」「這麼大企業」
從這些評論也不難看出,可優比在母嬰市場的知名度和消費口碑都還是非常不錯的,且結合官網公佈的資料,其電商平臺早在2017年就已經突破了20億,成為某電商等平臺的No 1店鋪。
不缺使用者、不缺知名度、不缺口碑,不缺銷售額,為何讓一個品牌能走到今天這種地步?或許這背後透露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實業在如今的電商時代有多卑微。
如今強勢與卑微之間無聲的戰爭已經到了不得不打響的時候了。
或許,關聯到最近實業領域兩大企業家、相繼炮轟電商平臺的熱點事件,我們不難發現這一點。
比如鍾睒睒評某電商平臺:「我認為價格體系的下降,網際網路平臺讓價格體系降下來,尤其是某平臺這樣的價格體系,對中國品牌、對中國產業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它不僅僅是劣幣驅逐良幣,它是一種產業導向」
再如名創優品葉國富評某短影片平臺電商生態環境惡化,大家醒醒吧,某平臺去年2萬億的GMV卻收了4000億的廣告費!”並附言稱,2萬億GMV中還要退40%以上貨,實際上只有1.2(萬)億真實交易。
兩人雖然發表觀點的角度不同,但共同指向的議題是,如今的主流電商平臺,眼裡只有宏大敘事裡的成交額,給平臺創造的鉅額廣告費利潤。
也就說是,平臺以交易額為奮鬥目標,就會無限制的讓商家卷低價,因為只有同品類價格最低者,才配享受流量展示,那麼商家就開始偷工加料,以次充好,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利潤持續下探的同時,退貨率持續飆漲。
在這個生態中,商家、消費者都成了受害者,只有平臺賺取到大把大把的廣告費、平臺費。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可優比作為母嬰賽道品牌,在產品的安全問題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是容不得閃失的,但凡出現相關的安全性問題,幾十年經營起來的品牌就會毀於一旦。
那麼顯然,他們卷如今電商平臺價格體系的空間是非常非常小的,最終只能被劣幣驅逐,甚至到了經營都出現問題的情況。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不管是品牌方,還是平臺,亦或是直播帶貨,都應該停下來反思,零售這條路是不是真的走歪了,產業導向出現了大問題?
如今各行各業的增長困難、利潤持續下滑、裁員的裁員、關廠的管廠、撤店的撤店……這一系列事件的集中爆發,有沒有可能,或多或少,和如今的這個錯誤的導向有關?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貳號
編輯|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