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推出了一支特別的新基金。
投中網獲悉,高瓴剛剛完成一支新基金首關,該基金名為“保護型策略基金”,目標規模控制在30億內,首關已達到目標規模約一半。事實上,高瓴早在2020年就曾推出該基金的首期,規模在20-25億左右,主要包括地方國資和大型險資,二期LP主要新增了鏈主型企業和企業家。
新基金的主要投向是科技、製造業升級、消費以及生物醫療等賽道。底層資產,按照新聞稿的描述,主要面向“成熟度高、防禦性強、現金流穩定”的優質企業——這是一支偏重投後期的基金。
其實光看命名,策略能猜個七八成——“求穩”。作為綜合大基金在多策略中的一環,高瓴的“保護型策略基金”之前並未過多曝光,從規模上、策略上,該基金似乎不在高瓴之前通常的打法裡。但相較於首期推出的時點(一級市場正值火熱的2020年),在當下的存量時代,探討一支“求穩”的基金更有價值。
這支基金“求穩”的定位,顯然是緊切市場情緒的。考慮到不論是主流出資方,比如國資、險資的資金屬性和風險偏好,或是情緒持續淡化的市場化LP,求回本,求保值增值,是毋庸置疑的前置訴求。
至於“穩”如何實現?高瓴在這支基金的具體方法是:一,投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二,靈活運用金融工具;三,控制基金規模,控制投資久期。
第一點並不出奇,每當一級市場出現波動,“投現金流”就是行業的普遍選擇。第三點是基金設計的考量,規模是業績的天敵,兩期基金都控制在30億內,想必考慮了規模和穩健的平衡,投資期限據說稍短於業內平均水平,而且首期基金已經實現多次分紅。
第二點是這支基金的特別之處,高瓴的這隻基金,尤其值得關注投資工具的創新。該基金的底層資產是企業股權,但參與方式並不止股權投資這一工具。新聞稿引用“創投十七條”一段話,給出了投資工具的訊號——“還將透過優先股、可轉債、認股權等方式進行投資”。也就是說,這是一支有夾層色彩、股債混合型的基金。
簡單看下幾個新工具。優先股,通常意味著股東擁有固定股息,在利潤分配和財產清算方面有優先權,但在公司治理層面有一定限制;可轉債,具有股權和債券的雙重特性,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轉換;認股權,允許股東在未來某一時間以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
相比純股權投資的“大起大落”,幾個工具都帶著“進可攻,退可守”的色彩,理論上能在一定程度穩固回報下限,保證LP收益。
事實上,這些工具在一級市場早有區域性運用,尤其可轉債,但之前鮮有一級機構明確亮出明牌。今年6月釋出的“創投十七條”裡,第八條明確提出“鼓勵推出更多股債混合型創業投資基金產品,更好匹配長期資金配置特點和風險偏好,透過優先股、可轉債、認股權等多種方式投資科技創新領域”。
在這一語境之下,這隻基金算得上在基金創新上“打頭陣”,探索投資機構如何運用和以往不同的形式,匹配到成熟期資產的發展當中。
除了這支“保護型策略基金”,高瓴一系列動作也折射出了人民幣策略上的顯著變化。兩年,除了今年上半年年高瓴旗下HHLR募集了一支60億左右的二級基金,高瓴在一級暫未推出大規模的盲池基金,而是切成多個主題基金:比如,去年曾披露過的40億規模的人民幣碳中和基金,落地南京;50多億規模的醫療健康產業基金;35億規模高麓一期工業物流人民幣基金等等。
在增量時代,高瓴的策略是近乎極致的高舉高打。到了存量時代,高瓴拿了一條近乎相反,但也最順勢可行的玩法——擁抱地方國資,不做大盲池,而是規模適配、方向具體的主題基金,在其中發揮出自身在生態、投後、產業整合等能力半徑的優勢,解決具體的發展問題。
相應的,“單獨成團”也意味著更高的溝通和落地成本,高瓴要更積極的姿態去靠近不同維度的人民幣市場,站到不同LP面前分別去講單獨的募資故事。
策略轉變的考量或許很多,但這事的合理性沒有問題。一級進入國資時代,頭部大VC大PE深入地方合作成立基金的例子比比皆是,高瓴手握大量認知經驗工具箱,斷不可能錯過大勢。至於大盲池與否的選擇,只能說,高瓴在人民幣策略上選了條不那麼路徑依賴的方向——做多元化,用更具體的產品和工具匹配不同LP的訴求,走一條“辛苦的、必要的”同時也是“最穩妥”的路。
低調兩年,高瓴近期相對活躍。兩個月前,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見了跨國企業家、海外投資人代表,以及久未路面的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小小震撼了一把一級市場。兩週前,張磊在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2024)與國際投資者對話環節中公開發言,談到關於私募股權在亞洲發展、中國企業發展、出海機會、私募基金與銀行合作等話題,基調是看好中國市場發展。
就在上週,外媒還報道了高瓴可能於明年募集超80億美元的全球併購基金,聚焦主投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地的併購投資機會,這是個大手筆動作。今年8月,高瓴創始合夥人李良也曾公開透露,截止當時高瓴今年37筆(這個資料說現在已超過50),涵蓋了人形機器人、大模型、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早期企業。相比國內不少機構“個位數出手”甚至“零出手”,高瓴的出手節奏不算低,近期還完成了數億美元對國際學校德威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