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汽車工人在鬧罷工……
當地時間12月2日上午,大眾汽車在德國多地的工廠爆發罷工。
圖片來源:CCTV 13
大眾管理層
裁員、降薪、工廠關閉
大眾汽車工人罷工
目前已有9家大眾汽車工廠,共約66000名員工加入罷工行列,進行為期兩小時的罷工,導致部分生產線暫停……
在未來幾周,可能會涉及到德國西部的12萬名工人和東部薩克森州的1萬名員工,罷工範圍進一步擴大。
圖片來源:CCTV 13
為啥德國工人突然鬧罷工?
這事還得從10月說起,大眾公開表示考慮要關閉德國三家工廠(大眾汽車在德國現有10家工廠),涉及到一萬多個工作崗位。
大眾1937年成立以來,從來沒有過關閉本土工廠。
並且它還要終止自1994年實施的就業保護協議,該協議是用於保障員工在2029年年底前不會被裁員。
如果真終止協議了,那大眾明年就可以開始裁員……
大眾CFO安特利茨表示:“最近幾年整個歐洲少賣了200萬輛車,汽車行業減少了5萬個工作崗位,這些需求一去不回了,大眾損失了50萬輛的銷量,相當於兩座工廠的產能,所以我們需要降低成本。”
而歐洲最大工會跟大眾就關廠裁員的事,無效battle好幾回,並且大眾還想再取消老員工的獎金。
所以工人們才在12月初發起了大規模罷工。針對此次罷工,大眾表示已採取措施儘量減少影響,並將與工會繼續談判,預計下一輪談判於12月9日開始。
圖片來源:CCTV13
大眾是怎麼了?
我們可以從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第三季度財報裡找到答案……
從銷量看,第三季度銷量同比下降7.1%至217.6萬輛;同期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9.8%至18.9萬輛。
從利潤看,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63.8%至15.7億歐元,其營業利潤同比下降41.7%,降至28.6億歐元。
從中國市場看,第三季度在中國的銷量為71.15萬輛,同比下降15%。
一方面大眾想透過關閉德國工廠來自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歐洲汽車行業都在面臨相似的困境:需求疲軟、成本高昂、轉型落後。
之前歐洲車廠還可以靠吃老本維持銷量,但隨著中國汽車的飛躍式發展,歐洲汽車市場寒冬已至……
大眾汽車正在尋找市場新的增長點,目前看是押寶了電車。
大眾集團提出“在中國,為中國” 戰略,並制定了相關規劃。
2026年,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至少會推出6款純電車型,價格在2萬歐元(摺合人民幣15.49萬元)左右;奧迪與上汽集團研發的3款電動車型,首款車型預計在明年推出;到2027年,大眾汽車將在中國市場推出40款全新車型,其中20款為新能源車型,包括純電和混動車型。
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共同宣佈,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在合作的初期階段,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
最近小鵬也憑藉小鵬MONA M03,11月交付量突破10000臺,上市不到3個月交付量已突破3萬臺。
未來三年,汽車市場也會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起見證吧!
部分資料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爆雷!裁員數萬人,關閉工廠!
財經雜誌:第三季度利潤下滑42%,大眾集團繼續押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