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修斯之船悖論”(也稱為“忒修斯之船”)源於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斯的一個思想實驗:忒修斯的船隨著旅程的進行不斷地進行維修和替換木板,直到最後,每一塊原始的木板都被新的替代了。問題來了:如果忒修斯的船的所有部件都被替換了,它還是原來的忒修斯之船嗎?
同樣的悖論可以運用在指數編制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情況、經濟環境和投資策略都在不斷地變化,這要求指數應不停地調整其構成,來反映最新的市場狀況。但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果指數的編制方案、成份股被替換,它是否仍然是原來的那個指數?這強調了堅持一種動態方法來調整和更新指數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在維持指數的核心目的和定義的同時進行。換句話說,指數需保持其基本性質的同時做到與時俱進。
上證180指數便是在保持基本特質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更新了編制方案。新的編制方案相對舊版本而言,區別主要有四點:(1)在待選樣本中,按照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選取排名前180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2)增加可投資性篩選;(3)剔除ESG評價結果C以下公司;(4)明確要求一級行業權重佔比與樣本空間自由流動市值佔比保持一致。
圖:新舊編制方案對比
資料來源:中證指數有限公司;
新編制方案整體強調了可投資性、ESG投資理念、行業中性調整,迎合時代背景,提高了指數的投資吸引力。新編制規則下上證180的”進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對滬市的表徵性更強:指數樣本在滬市的市值、營收、分紅、淨利潤覆蓋度分別達到約61%、63%、76%、82%,比修訂前分別提升2.4%、1.4%、4.1%、4.9%;
(2)更能體現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資訊科技、醫藥衛生、工業等“新經濟”相關行業權重提升9.5%,科創板權重提升1.8%;
(3)指數行業均衡規則更合理:樣本權重行業分佈基本與滬市整體行業特徵保持一致,更好反映資本市場結構變化和產業轉型升級;
(4)指數收益率、穩定性進一步提升:近十年年化收益率提升約1個百分點,年化波動率降低0.1個百分點,近三年樣本週轉率下降至約8%;(以上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4/11/21)
正如忒修斯之船需要吐故納新以持續提升航行能力一樣,上證180指數也透過與時俱進的更新指數編制方案,以確保它們仍能準確地捕捉市場的現狀,更好地為投資者提供價值。上證180指數相關產品——上證180ETF易方達(認購程式碼:530183)正在發售。
以上內容與資料,與介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