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大家說過化債三部曲:
1.用低利率債置換高利率債;
2.用長久期債置換短久期債;
3.拉高通脹。
很多人都懷疑我們的通脹能起來。
為啥呢?
就跟股民判斷股市走勢一樣的。
上漲的時候會認為繼續漲;下跌的時候會認為繼續跌。
我們的CPI在低位已經保持太長時間了,所以大家認為永遠起不來。
而且本來還有一個日本作為先例,所以總是拿日本說事。
但事情真是如此嗎?
我們跟日本真的一樣嗎?
想搞清楚這個事,我們要弄懂為啥我們的CPI一直在低位。
我們的核心CPI長期都保持在2%以下,疫情之後更是持續在1%以下。
這種低通脹是怎麼造成的呢?
之前跟大家講過,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生產出來的東西要賣向全球。
隨著人力成本增加,我們的優勢在逐漸減少。
為了維持住優勢,也就需要抑制人力成本。
怎麼壓制?
營造低通脹的環境唄。
對應的就是低福利、低物價、高儲蓄。
國家倡導省吃儉用,把節儉當做好的習慣,把消費和玩耍當做不務正業。
從而增加我們的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壓低通脹有很多手段,央行方面的手段是:穩健的貨幣政策!
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壓制通脹的良藥
要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就知道三種利率。
1.限制性利率;
2.中性利率;
3.刺激性利率。
限制性利率是指,能抑制經濟活動的利率,通常是經濟過熱時,央行加息加出來的;
中性利率是指,既不刺激也不限制經濟增長的短期政策利率;
刺激性利率則是指,能有效啟用經濟的利率。
在過去的年份裡,我們只看到有兩年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其他年份都是穩健的貨幣政策。
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應的央行操作就是政策利率圍繞中性利率打轉。
換句話說,央行基本上就沒有主動積極去刺激過。
它降息僅僅是因為發現中性利率下降了,所以跟隨式降息。
這種跟隨式降息跟擠牙膏差不多,是不會刺激經濟的,也不會引發通脹。
於是我們就能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央媽降息降準幾乎都沒啥用。
最終,經濟大都是靠自身的自愈能力恢復的。
當然,也不能完全說是自愈能力,因為財政是積極的。
比如,棚改貨幣化安置、各地搞基建等等。
咱們的內需起不來,根源就在這裡!!!
即便財政積極,但貨幣保持穩健,就把財政的積極給對沖了。
唯一一次起作用的,就是2008年到2009年那次,財政和貨幣雙寬鬆。
不過,之所以貨幣長期不寬鬆,上面也說到了,是因為我們是出口導向的國家。
我們不能有通脹,我們更歡迎低物價,低工資,從而維持出口競爭力。
利用出口趕緊發展自己的產業鏈,實現產業升級。
這是我國曆史階段的使命決定的。
看到這裡,咱們就明白,並非是我們的通脹起不來!完全是因為利率沒有下降到中性利率以下。
三、中性利率是變化的
那麼現在的中性利率是多少呢?
中性利率並不固定,會隨著經濟狀況的重要變化而波動。
影響中性利率的因素包括:潛在GDP的增長率、勞動參與率、人口結構和勞動生產率、財政與債務槓桿,以及國債市場供需等。
這些變數不僅直接影響經濟的潛在產出, 還間接影響資本的長期價格,即投資者對長期邊際實際回報率的期望值。
也就是說,中性利率是不能被事先觀察到的,這是一個後驗的資料,我們只能透過一些現象進行估算和推測。
我估計當下的中性利率是1.7-1.8%。具體的推測過程,我會在我的社群裡深入探討。
央行最新的立場是要進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那麼它會把政策利率向中性利率以下推進。
現在的政策利率是1.5%,在美聯儲進一步降息後,央行在明年會進一步把利率推進到1.3%,如果效果不好,還可能推進到1.1%。
值得注意的,中性利率會變。
當央行把政策利率調調降到政策利率以下後,會有效刺激經濟,經濟復甦的過程中,中性利率會抬升。
此外,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會抬升中性利率。
隨著中性利率的抬升,而央行還不著急加息,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就會更強,最終會強到把通脹給幹起來。
四、中性利率要盯住1年存單利率
雖然我國的政策利率是7日逆回購利率,但由於我們的利率通道並不暢通。
在傳遞的過程中,會被各種資金池阻擋。
導致政策利率傳遞到終端是打了折的。
所以,央行不僅要降低政策利率,還要打通利率通道。
當利率通道被打通後,1年存單利率就會隨之降低。
所以不要只看政策利率,這是火車頭,但火車頭的動力能否傳遞下去,還要鬆掉剎車。
你不可能一手踩油門,一手踩剎車吧,這樣能讓車開動起來嗎?
當下一年存單利率已經來到1.7%了,繼續往下,就會低於中性利率的下緣,從而開始對經濟產生刺激作用。
利率下降得越低,維持的時間越長,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就越大。
當利率低於中性利率後,降準降息才會刺激作用,財政政策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大家眼睛只盯著財政政策是狹隘的。
央行的貨幣政策其實真的很重要。
在貨幣和財政雙寬鬆的情況下,股市會在震盪中持續上行。
再補充一點,由於我們的利率還低於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所以政策利率也不可能降得很低。
那麼央行的策略就是在中性利率以下的位置維持的時間更長一些。
這就使得刺激持續的時間更長,而不是一下子來個猛的刺激,用時間換空間。(2020年美聯儲一下子把利率降到0就是以空間換時間)
那麼這次牛市就更有可能是慢牛了。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來我的同名公號:睿知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