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基金資產配置總監馬蘭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邱利 陳鋒 北京報道
12月6日,由華夏時報社主辦的2024(第十八屆)華夏機構投資者年會在京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向‘新’而行,探尋發展之‘質’”,匯聚業內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及金融機構高管,凝聚共識,貢獻智慧,推動行業以“質”致遠。
會上,富國基金資產配置總監馬蘭表示,2025年A股市場多空博弈的焦點,仍然是中長期宏觀經濟與政策發力之間的角力,明年A股可能總體維持震盪上行的執行態勢。
信心邊際修復
回顧今年以來的市場,Wind資料顯示,A股行情主要分為4段:1月的調整;2-5月的修復;6-9月的調整;以及9月底以來的上漲行情。
在馬蘭看來,從1990年以來全球股市的歷史去看,“924行情”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漲幅。而短期極致行情演繹,傳遞的訊號是:政策有底,市場有錢,A股有錨。
馬蘭分析稱,從行情執行的主線去看,主要是宏觀經濟和政策變化的角力,進而帶來的投資者預期變化。在2段下跌行情中,同時悲觀預期主導A股市場出現調整;而在2段上漲行情中,宏觀政策“轉向”,扭轉了投資者對中長期經濟的悲觀預期。“總結而言,從三因素拆解看,2024年的行情中,情緒大於盈利、利率的影響,天量成交的背後是信心邊際修復。”
海外經濟新變化
站在全球維度而言,馬蘭認為,2025年全球經濟的底色,或將在兩個層面上博弈:一是全球經濟動能的再平衡,通脹高位回落,各國央行開啟降息週期,疫情期間財政政策陸續退坡;二是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上臺後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新變化”,新政府主張的對內減稅,對外加關稅等政策,政策效果或推高其國內經濟增長和通脹,對非美經濟或造成一定的壓力。至此,“再平衡”和“新變化”之間的拉扯或是2025年的重要主線。當然,目前來看其政策實施的順序、速度和程度有著很高的不確定性。
她進一步分析稱,對未來中國政策預期與經濟修復力度將是A股市場最核心的邏輯。隨著11月關於“10萬億化債”方案的公佈,市場期待的主要政策短期內基本落地,部分“炒政策預期”的資金熱度明顯降溫。
馬蘭指出,整體來看,政策加力“促內需”或將是保障穩增長、穩預期目標的重中之重。考慮到中、日、美三國中央政府的槓桿率水平,未來我國財政依然有較大的加槓桿空間。
採用啞鈴型策略
展望未來,馬蘭向本報記者表示,A股市場有望走出“三階段行情”:第一階段,政策推動之下的拔估值,目前已基本走完;第二階段,市場進入震盪調整,指數機會讓位於結構性機會,核心驅動在於本次政策將推動經濟和企業盈利修復,圍繞盈利增長積極佈局,結構上可能表現為“價值搭臺”;第三階段,盈利修復後,市場有望進入盈利和估值雙重驅動的“雙擊”,風格或進一步表現為“成長唱戲”。
具體投資主線上,馬蘭更多強調了盈利、利率和政策的三方“角力”下的選擇,“價值搭臺,成長唱戲”,採用啞鈴型配置策略。“價值搭臺”,一類是受益於政策發力“穩增長”,盈利預期改善的順週期;一類是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市場情緒提振的非銀金融。“成長唱戲”,市場有風,成長有故事。新質生產力負重前行和AI浪潮深度演繹,基本面有支撐;此外,併購重組風起、流動性尤為寬鬆,成長板塊或乘風而上。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